先唐合歡美詩六首:合歡芳樹連理枝,垂條照彩拂鳳樓
早夏時節,合歡樹展葉開花。實際合歡和楝樹類似,都是晚春早夏時節開花,也頗類似。樹葉舒展青翠,花朵繁茂,盤踞在樹梢,遠看都如青鸾紫鳳,别有仙意。不過合歡和楝樹的不同在于,合歡更加高大輕盈,楝樹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經,應該可稱為上古神木,可是合歡樹,是什麼時候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呢?
合歡最早出自《神農本草》“味甘,平。主安五髒,利心志.令人獻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所欲。生山谷。"神農本草的下限,是東漢,上限則無窮,是中國有人類曆史就總結的草藥集合。所以可以明确知道,至少在漢朝,合歡樹就叫做合歡。
這在古代是很難得的雙名草本。
從醫藥上來講,可能是表明合歡樹,的确有着令人安樂的藥用療效。
從樹的形态上來講,合歡葉子也的确不同,它羽狀成雙排列,很工整,有向陽性,每到太陽旺盛的時候打開舒展,早晚或者陰雨則垂閉,在古人看來,這種樹是特别有靈性的。象征着成雙成對,恩愛不棄,宛如夫妻,早上分開,晚上一起。
合歡樹至少自漢朝就是愛情夫妻的象征。
所以合歡樹在漢朝就是非常吉利的樹種。
”新裂齊纨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漢朝班婕妤《怨詩》
漢朝的五言詩不多,尤其是西漢。
她這首詩裡的合歡扇,之所以叫作合歡扇,如果不能證明有另外的出處,那麼隻能說這種扇子像合歡樹的某一種狀态。而這樣圓圓的扇子,究竟為什麼叫合歡呢?
隻有一種解釋,就是像合歡樹葉那樣是雙層的,也就是以竹為框架,兩面蒙上潔白的絲絹,閉合起來,就像合歡樹晚上的葉子,雙雙閉合。
而這種寓意顯然是指的夫妻之間的團圓恩愛,顯然班婕妤是在寫自己并沒有像合歡樹葉一樣的好運氣,最終被冷落閑置。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
依倚将軍勢,調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垆。
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東漢 · 辛延年《羽林郎詩》節錄
一個将軍家俊美的仆從,姓馮,子都通常都是美男子的代稱。
這位英俊又彪悍的少年,仗着将軍的氣勢,去調笑在這裡賣酒的異國的少女。
這位少女年齡十五,春天在這裡賣酒。
她長長的裙子上綁着繡着連綿花紋的精美腰帶,上身是寬大的袖子的上衣。
懂得中國古代禮服的人,都知道,這種袖子,是兩片有弧度的一模一樣的布料裁剪而成。
這袖子,就像巨大合歡的葉子,或者上面也繡着合歡花的花朵。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漢朝詩裡的合歡,都和合歡的葉子和花有着聯系。
到了漢魏時代,嵇康《養生論》裡說”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也就是佐證了合歡在漢朝和魏晉時期,是廣泛種植和運用的樹種和草藥,因為普通人都知道合歡能夠解除煩惱。
其中有藥用的方面,合歡樹皮和枝條煮水,有甯神爽心的作用。
另外就是極其強烈的象征意義,夫妻和美,如影随形。
”南鄰有奇樹,承春挺素華。
豐翹被長條,綠葉蔽朱柯。
因風吐微音,芳氣入紫霞。
我心羨此木,願徒著予家。
夕得遊其下,朝得弄其葩。
爾根深且堅,予宅淺且洿。
移植良無期,歎息将如何。“ 東晉 · 楊方《合歡詩五首 其一》
這應該是第一首正面寫合歡樹的詩,稱為芳樹。在西晉時代。且他的故鄉是在浙江。
家的南邊有一棵奇異的樹,晚春開始萌發素淨的花朵。
那豐茂如羽毛尾巴的葉子,布滿長長枝條,那綠葉遮蔽了粉色柔韌的新枝。
在風中,枝葉交響,吐着輕微的聲音,而花朵像淡紫色的雲霞,淡雅芬芳。
我心裡實在是羨慕這種樹木,想把它挖回來,種在我的家。
我每天晚上在樹下徘徊,每天早上撫摸它的花朵。
無奈這棵樹根系巨大且深,我的家太小,且潮濕。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移植過來,除了歎息又有什麼辦法呢?
他的确說的是木本合歡花。因為花開紫紅色,樹葉茂密且特别耐看。而且合歡真的屬于根系發達而敏感的那種,最不耐的就是潮濕水澇,而且移植要非常小心。
看來楊方為了合歡,是做足了功課,最後不得已放棄的。
”青瑣門外安石榴,連枝接葉夾禦溝。
金墉城西合歡樹,垂條照彩拂鳳樓。“ 南梁 · 吳均《行路難五首 其二》節錄
南北朝梁朝吳均的這首詩,則寫了合歡花開在早夏。
在京城,富麗的豪門外種着石榴,這石榴成林一直連綿到宮廷的溝渠邊。
那金色的西城邊上,種植有高大的合歡樹,垂着的枝條上,有彩色的花朵,在陽光下明豔動人,帶着花的長枝,探過了高貴女子住的閣樓。
合歡樹高大,開花時節,花葉婆娑,如同青紫雲霞缭繞在高樓附近。就算不知道樓上美女真實的容顔,這樣仙美的視覺感,也足以讓人想象,那住在樓上的女子,何等美貌和高貴。
合歡樹開花本來就如紫鳳招展,那樓上的女子,定然貌美如凰。
”奇樹舒春苑,流芳入绮錢。
合歡分四照,同心影萬年。
香浮佳氣裡,葉映彩雲前。
欲識揚雄賦,金玉滿甘泉。“陳朝 · 張正見《芳樹 》
南北朝陳朝的張正見大約是第一次看到一棵這麼高大的合歡樹,且正在茂密開花。他一定也看過東晉楊方的合歡詩,所以直接頭兩個字,就襲用了,”奇樹”
這是在庭院内靠近窗戶的巨大合歡,那樹枝花葉直接探到了窗戶的花紋窗格。
端莊大氣的合歡樹,四面枝葉舒展,享受各個角度的太陽光,而花朵都是同心花,密密花開,如煙如霞,象征晚年好合。
合歡清雅迷人的香氣浮動在空氣裡,高大舒展的花葉,直接天上彩雲。
看到這樣壯美的合歡,不由得想到楊雄的甘泉賦,那裡面寫了各種高大奇葩的樹木和花卉。
而這樣的合歡花,最适合楊雄所描寫得如同天上的壯麗園林啊。
這首詩實際是寫合歡樹的高大,壯美,花開得仙意壯麗。
“合歡芳樹連理枝,荊王神女乍相随。
落花從風俄度春,空留可憐何處新。 ”隋 · 辛德源 東飛伯勞歌《節錄》
連理枝,最初是指的兩棵樹,在生長的時候纏繞起來。根不同,而樹幹合起來。樹木因為外力和機緣,偶爾出現這樣的狀态,比如兩棵樹靠近生長,枝幹因為摩擦,會去掉樹皮,從來捆生在一起。這種奇異的現象,被拟人化比喻成恩愛情侶和夫妻。
比如南北朝有一片柏樹林,其中有兩棵樹相近,互生纏繞。
但是很多人将合歡樹寫作連理枝,卻不是因為這種真實的互生,而是因為合歡樹葉非常茂密,白天枝葉互相交錯,但是到了晚上,合歡葉子和枝葉柄部有閉合垂懸的自然現象,且每片葉子也朝開暮和,給人的感覺,就像夫妻情侶一樣,如影随形,晚上一起休息,白天還手牽手在一起。
這首詩,寫的就是合歡樹的枝葉之美,如同楚王和神女的纏綿恩愛。
隻是合歡花落了之後呢,讓人感傷那種纏綿恩愛的短暫。
所以很多唐朝的連理枝,說的就是合歡。
比如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先唐時代已經構建了合歡樹合歡花無以倫比的合歡之美。
唐朝之後,合歡廣泛種植在普通家庭的庭院,産生了更多的美詩。但是合歡重要的關于恩愛,愛情,相守,仙意的内涵,來源于先唐對合歡的審美,隻是更有加重和升華。
比如李商隐的“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鸾共羽儀”,杜甫的“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白居易的“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下期詳解。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