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22年
每當生活中面臨選擇的時候,凡是人,總有取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又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難免患得患失,陷入糾結的深淵。
我常常在深夜想明白了某件事,白天卻又在入世中難以釋懷。每每這個時候,除了向朋友傾訴,我便喜歡讀書,喜歡寫作。
有些可笑又明白的是,在時間的長河裡,很多時候你曾經感到無比重要、會影響深遠的時刻,似乎也不再是那麼要緊了,可以風輕雲淡地講出來。
懷念的,也不過是青春的樣子和倔強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對我影響很深的書,書和電視劇都看過很多遍,我從中看到了大多數人的樣子,也看到了他們努力生活,改變命運的故事。
從豪情壯志到接受自己平凡的樣子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也許是某一個失敗的瞬間,也許是日積月累的生活,磨平了曾經的棱角。
但平凡就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的樣子,我們拼命生活,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那,也沒什麼不好的。我們拒絕平庸,也接受平凡。
像每一個書裡的人一樣,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選擇,走自己的路,不必彷徨,不必張望,更不必回頭。
寫在2015年3月
我是輕易不敢寫書評的,總覺得自己太過淺薄,又怕詞不達意,誤解了作者的本意和書中的精髓。《平凡的世界》(普及本)是許多同學推薦我看的,寒假看完之後,确實感受深刻,才敢提筆寫下自己的拙見,算是對路遙先生的緻敬吧。
我在看這本書時并不知道電視劇要上映,這冥冥之中也是一種緣分吧。把我想象中的人物變成了鮮活的演繹,讓這部經典的作品再一次以流行的形式進入大衆的視野。
我看書,覺得最大的挑戰是時代背景,很多時候,感到書中的内容難以理解,因為始終無法設身處地的融入到作者的寫作中,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時代不可避免的悲哀。
《平凡的世界》恰巧就處在這樣一個稍顯尴尬的時間,主題是農村,那些煉鋼,燒窯,離現在的我們都是很遠的,上一代人的勞動艱辛我們恐怕是難以感同身受了。
本書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關于平凡,我們總喜歡說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是英雄,又會說,平凡也是一種幸福,不管怎樣,說這些的時候還是有些不甘的心态在,所謂平凡,是不能也不該被選擇的吧。
我想,少安,少平也一定抱怨過,為什麼自己不能一出生就像潤葉一樣,可以過上好的生活,衣食無憂呢,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到現在也一定還有不少人會這樣想,大可大膽承認,無需逃避。
隻是在我們都隻能想想的情況下,卻往往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一些人自甘堕落,一生碌碌無為,稱為庸,庸者,常也(《爾雅》),而另一些人卻立志改變,發奮圖強,是我一直信奉的人定勝天。孫氏兄弟就是後者。
文章從孫少平在高中的處境寫起,沒錢買白菜和馍,少年青春期強大的自尊心讓他每次都是最後一個來打飯的,身上有一股憂郁的氣質,所以他才會遇到郝紅梅之後把她當作知己,甚至漸漸喜歡上了她。
年少的愛總是沒來由的簡單,或許他愛上的不是紅梅,而是那份小心的陪伴和自以為是的默契,因此後來,他才會為紅梅與顧養民的感情生氣,失落,甚至感到被背叛。
在少平的身上,不隻有農村人的淳樸和能幹,知識分子的思想,更有與生俱來的倔強和聰明,他敢一個人闖出雙水村,去縣城做建築工人,他承受着身體上巨大的壓力,依然是做的最好的建築工人,還衍生出後來被書記看中,有了想要他做上門女婿的念頭,他在賺錢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是家人,還為自己準備了一身體面的衣服。
面對不得已的分家,他勇敢地接受,供妹妹上學,為父母安置新家,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反而讓這些把他磨砺的更加堅強。下井工作後,他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堅持讀書看報,這些精神食糧讓他暫時忘卻了肉體的疼痛。
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着,面對愛情,他又顯得有些自卑,與曉霞從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密不可分的愛人,他總是在意兩個人的身份差距,不敢愛。
愛情裡,優越的一方總會說我不在乎,可少平辦不到,他接受不了兩人實際的社會地位。可和曉霞在一起時,他又常常覺得兩人是平等的,在思想和境界上。
隻是回到現實,他又不免沮喪。當得知曉霞去世的噩耗時,他不敢相信,幾天前還和他一起說笑的心上的姑娘怎麼就不在了。
晚上,他躺在床上,滿滿的回憶讓他窒息,他隻能遵照着與曉霞的約定,準時來到樹下,思念他的女孩。
這是有情有義,面對師傅的死,他悉心照顧嫂子和孩子,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不顧旁人的流言蜚語,他同時盡力協調礦工之間的關系,帶領他們做出了更好的成績。
年輕有為,對家人,朋友,愛人,他都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這條平凡的路上的價值,他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信使。他是孫少平,獨一無二。
相較之下,孫少安似乎更符合我們心中對傳統農民的看法。第一次看到王雷的扮相,想象中的的那個孫少安好像觸手可及。她和潤葉青梅竹馬的結局令人唏噓。這跟少安骨子裡的妥協和門當戶對思想有着很大關系。
面對潤葉的主動,他一再逃避,對書記的女兒,他是不敢愛的。可他又是不甘平靜的,他不願意貧苦的過一生,他想要掙脫這種世代的結局,這才有了他後來大膽開磚廠的故事。
可他又不像少平,有那麼多的精神支柱——書,他的想法全都是經曆過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凝結成的。面對失敗,他會顯得手足所措,充滿懷疑,可最終他選擇了東山再起,建造了更大規模的企業,帶領村民共同走上了發家緻富的道路。
少安身為家裡的長子,擔負起養家的重任,他踏實勤勞,有活力,這個最年輕的生産大隊長,将用他的頭腦與智慧見證農村的風雲變革。
雖然過程坎坷,有失去愛情的不舍,可他對秀蓮和孩子是竭盡所能的好,有分家的愧疚,卻對父母至純至孝,孫少安還是憑着自己的韌性苦盡甘來了。他是平凡的世界裡許多人的縮影,是一代人的奮鬥先鋒。
當然,《平凡的世界》裡也不乏女性的光輝,可以說這個相對弱勢的群體造就了這本書的成功。田潤葉和田曉霞作為新知識分子的代表,給孫家兄弟的一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潤葉是大膽和熱烈的,對愛情她是敢于追求的。面對家庭的指媒,她勇敢地說“不”,隻可惜當時的社會并不給她這樣的機會,在得知少安結婚時,她心碎了,卻依然為他送去祝福,按照家裡的意願結了婚,男方對她很是滿意。
可婚後她對李向前也頗為冷淡,直到李出事,這時潤葉的善良才體現出來,在李提出離婚時,倒是潤葉終于承認了兩人的婚姻,并願意照顧他一輩子,那份最真的愛情也隻能留在她的記憶裡,在那裡,她的少安哥隻屬于她一個人。
曉霞是陽光張揚的,她一直是書中最快樂的人,沒有太多的顧慮,可不完滿的才是人生,在一次洪水的記者采訪中,她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可以說,她是少平的精神導師,她把書交給少平,和他談天論地,交流互助。
兩人在一次次的交談中感受到了靈魂的共鳴,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完全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當兩人沉浸在愛情中,忍受着分離的相思之苦和憧憬着未來的甜蜜時,她卻永遠的離開了。
其實在看到書上寫她去災區時,我好像就預感到了這樣的結果,毫無理由的,隻是會閃過這樣一幅畫面,連自己都被吓到,不敢看下去。
洪水吞沒了她的生命,留下了嚎啕大哭的少平,思念她的少平,認真赴約的少平,孤單的少平,她怎麼舍得。又或許她從未離開,那本日記留下了她的愛,讓少平懷想珍惜一生。
另一位典型的農村婦女秀蓮,在她眼中,丈夫少安就是天,她會有私心,要和公婆分家,可對他們也是孝敬有加,隻是她沒有那麼多的見識,她的心裡隻有她的小家,這是最真實的平凡。
面對丈夫事業的失利,她更是到處奔走借錢,安慰丈夫,吃苦耐勞,讓少安無後顧之憂,可能男人都會喜歡這樣一個“賢内助”吧,在少安的内心獨白中,也多次感謝秀蓮帶給她的踏實的溫暖。
若潤葉是紅酒,浪漫高貴,那秀蓮就是水,甘甜無瀾,卻是最細水長流的,過日子終會變得平淡,我們不能說一開始就兩情相悅的婚姻一定會走到最後,也不能否定日久生情的時間的力量。我們無法得知少安與潤葉相守的結局,卻真切地看到秀蓮身邊少安的幸福。
和秀蓮一起慢慢變老是少安平淡生活中的福氣。現在的人對作家的作品動不動就會講“鴻篇巨制”,《平凡的世界》百萬字這樣講并不為過,可總覺得與這部接地氣的長篇小說氣場不和,到不如講“最走心之作“。
每個人的結局都是最好的,我們不必為曉霞的死難過,不必為少安與潤葉的分手惋惜,他們一定在另一個時空繼續譜寫着屬于他們的故事。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故事,有人在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有故事的地方就是每一個平凡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