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餐飲行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品質就是靈魂,效率就是生命,效率是決定餐廳生存、盈利的重中之重。如何通過精細化地管理,提升人效、坪效,打造一個高效率的賺錢門店是每一個餐飲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掌握目标營業額分析表
要做好一家餐廳,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之多,如果可以通過數據來量化每個經營環節,那将極大地提升經營效率。
首先,每需要制作一張數據表,統計餐廳每天的客源數、食材成本、人員成本、營業額、天氣、特殊事件等數據,基于這個數據,餐廳就可以制定下一年度的營業額目标,這樣計算出來的營業額比預估得更精準,并且還可以根據數據把控食材成本和人員成本,提升人效和坪效。
其次,根據曆史同月份數據,可以将目标拆解到具體的門店、每個季度、每周,甚至是每天。
例如,門店營業額目标是2萬元/天,人均消費100元左右,那麼就需要接待200個顧客,依次推算,需要準備多少食材、需要多少個服務員接待都可以一目了然。
最後,将目标落地到每一個員工身上,讓員工有目标感,這樣精細到每天的目标 總量控制,既不會傷害客人,也能控制開銷,還可以讓員工的智慧發揮到最大。
第二、做好流程标準化
要想科學化的經營餐廳,就要做好流程标準化,首當其沖,就是要為餐廳引入淨菜。
“淨菜即将新采摘的蔬菜經過整理(如去掉不可食部分、切分等)、洗滌、消毒等加工操作,在無菌環境中,真空包裝而制成的一種産品。”
淨菜直接由工廠進行配送,可以節省采購和切配成本,還保證了菜品的規格一緻性。
餐廳菜賣得好,不是說制作工藝有多優秀,而是原材料的标準配備得好。因為隻有統一标準的原材料,才能保證烹饪的統一性,菜品也會更加穩定。
引入淨菜後,以前4個人幹的活,現在交給2個人,發3個人的工資,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樣人效就有了翻倍的提升。
如果需要補充人力,就可以引入小時工做補充。這樣引入的小時工比較靈活,有時,三個小時工的薪酬加起來才隻有原來一個人的工資,效率卻大幅提升。
第三、對成本進行總量控制
後疫情時代,餐飲人進入“坪效”和“人效”的困難模式考場。
“原來用300平米做100萬營業額,現在能不能用240平米做到100萬?”
“原來用15個人做到的業績,現在能不能用10個人做到?”
時以秒計、物以克量,算清楚一盤土豆絲的制造成本,你會發現1.8元一斤的土豆,和2.8元一斤的土豆淨菜,你應當選擇後者。
“老闆們要想清楚,哪些工作量是餐廳必須解決的,哪些工作量可以省時省錢地交給第三方去做”,精細化管理,首先是老闆們思路上的轉變,學會真正的“精打細算”。
對每項成本進行總量控制,确保消費者體驗無差别,也保證了餐廳整體不虧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