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惜炎 (讀史專欄作者)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過猶不及。
上古時期大禹之父鲧,因為脾氣太過耿直被堯舜以治水無功為借口,流放到羽山失去性命。
從一個有能力,有威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治水英雄,變成了舜懾服天下的墊腳石。
翻開曆史的畫卷,粉墨登場的舜隻是一個平民百姓,父親是愚昧的瞎子,後媽頑固弟弟傲慢,隻有德行出衆。而鲧則受人尊崇的部落首領,堯帝讓四嶽舉薦能人治理洪水的時候,所有人都說鲧可以勝任。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堯之時,鴻水滔天。堯求能治水的人,群臣四嶽都說鲧可以。堯說:“鲧為人太自負了,不行。”四嶽說:“沒有比鲧還賢良的人,希望您試一試。”于是堯聽四嶽,用鲧治水。
鯀是一個耿直的人,為了堅持自己的主張,甚至會頂撞堯帝,不會像别人一樣唯命是從。在堯帝眼裡鯀就是一個違背命令,危害族群的隐患。
君主不喜歡被反對,普通人也一樣。人生來就是一種很主觀的生物,會本能的接近跟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排斥跟自己不一樣的。求同存異說起來容易,但大多數情況下都隻是在求同排異。
堯帝根本不願意啟用鯀去治理洪水,隻是在迫于洪水滔天的形勢,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勉強答應四嶽的舉薦。堯帝妥協了,鯀卻危險了。
站在堯帝的立場,鯀不是一個治理洪水的賢臣。不管主觀意願如何,體制内任何凝聚力強大的人,都會遭到領導猜忌,埋下禍根。團結對外是好事兒,發展内部小團體是大忌。
鯀身為部落諸侯,因為善于治水在群臣中有很高的威望。看似一片光明,實則已經進了死胡同。
幾千年前人類的生存能力還很弱,必需靠着水源才能發展,河水一旦泛濫就會嚴重威脅先民文明的繁衍。即便是科技水平相對發達的今天,仍無法徹底解決水患問題。幾十年一遇的常規性洪水,一旦爆發很容易就會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堯舜禹時期,鲧的先夏部落生活在華北平原域,雖然因為臨近水源經常泛濫成洪,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鲧很耿直的發揮自己的看家本領,為了治水而治水。全身心的投入治水大業,以填埋,圍堵之法,與洪水對抗。九年時間四處奔波,不僅沒有得到認可,反而招來了禍患。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鲧治水九年而水沒有平息,沒什麼用。舜看鲧治水沒啥用,在羽山殺死了鲧。
在沒有鐵質工具情況下,與洪水對抗困難重重,是一場任重而道遠的持久戰,鲧九年沒能徹底解決水患也屬正常。鲧因為治水無功獲罪的根本原因是他闖進了權力更替的漩渦。
據《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記載,堯想要傳天下于舜 , 鲧勸谏說: “這是不詳啊 ! 哪有把天下傳給匹夫的 ! ”堯不聽 , 舉兵在羽山之郊殺死了鲧。共工又勸谏說: “哪有把天下傳給匹夫的 ! ”堯不聽 , 又舉兵在幽州之都殺了共工。于是天下沒有敢說不要傳位給舜的人了。
同史記的記載比起來,韓非子的說法似乎更加可信。堯舜時代還沒有集權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程度,想要流放鲧這種部落諸侯,必需得靠武力鎮壓才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九年治水無功不過是一個師出有名的借口。
一步錯步步錯,鲧因為太過耿直,在堯帝眼裡成了負命毀族的惡人。受到排擠,與帝位越走越遠。因為太過耿直,為了治水而治水,像遊擊隊一樣緊跟着洪水去戰鬥,沒有借機發展部落勢力。
在鲧四處奔波治理洪水的時候,舜在嶽父堯帝的扶持下,遍入百官,治理百官事宜樹立威信。賓于四門,與諸侯牽線搭橋。短短幾年時間,從一介平民成了炙手可熱的繼承者。鲧不認可這件事,直接與堯帝反抗,成了舜殺雞儆猴,威懾天下的墊腳石。
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君主如大腦,諸侯似手腳。
對大腦來說手腳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助力,手腳不聽使喚的話,這個人多半是病了,得治。
耿直是一個很好的品質,但是得注意分寸。
在沒有最高決策權的時候,迂回性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達到目的才是根本。直接跟大腦對着幹,那是在作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