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簡稱“桂”,首府南甯,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廣西得名于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區屬于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縣級憑祥市來說,總人口僅為11萬人,為廣西人口最少的縣和縣級市。憑祥自公元1912年建縣,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憑祥市,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市,由崇左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憑祥市介于東經106°41'—106°59'和北緯21°57'—22°16'之間,市域面積650平方公裡,東西寬約35公裡,南北長約55公裡。憑祥市距離南甯市160公裡,境内有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就縣級憑祥市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派遣大軍南平百越之地。在此基礎上,今廣西憑祥市一帶屬象郡這一建制。象郡,治所在臨塵縣 (今廣西崇左一帶)。公元前111年,也即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該地區屬郁林郡雍雞縣地。
二
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崇左市憑祥市一帶屬東吳的疆域,具體的建制為吳郁林郡臨塵縣。司馬炎建立西晉後,今縣級憑祥市一帶屬晉興郡地。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該地區改屬郁林郡宣化縣地。唐朝時期,今縣級憑祥市一帶屬嶺南西道邕州都督府。在唐朝時期,道是重要的區劃單位,相當于現在的省。在此基礎上,嶺南西道治邕州(今南甯市),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也是廣西“西”字的由來。公元1053年,北宋朝廷設立憑祥峒,從此才有憑祥之名,屬邕州都督府左江道永平寨。
三
最後,元朝這一曆史階段,今縣級憑祥市一帶屬思明路。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為憑祥鎮,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平府。清朝取代明朝後,該地區屬廣西省太平府。到了1912年1月,正式設立憑祥縣。由此,對于該地區來說,建縣曆史已經超過100年了。1956年11月16日,設立縣級憑祥市。2002年12月23日,原南甯地區縣級憑祥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2003年1月,地級崇左市代管憑祥市。截至2018年底,縣級憑祥市總面積達65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11萬人。在廣西的各個縣和縣級市中,縣級憑祥市的人口是最少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