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23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發出了著名的“天問”。屈原的一生,自覺追求真理、不懈追求理想。他的愛國精神、進取精神、探索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之所系。
歲至端午,又念屈原。
指出,今天紀念屈原,是為了尋找古人精神與當下需求的連接點,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與時俱進之路徑,用屈原精神為生民“塑心”,為實踐“立行”。
中華文明綿延千年,曆久彌新。
屈原的求索,是哲人的“終極之問”。如今中國人民的探索,是堅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改革創新,是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懈奮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于變革、勇于創新,風雨無阻、勇敢前進。
2013年5月4日,黨的十八大後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與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勉勵大家:“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為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十年來,“上下求索”在中華大地化為不斷向改革深水區進發、不斷向創新創造進軍、不斷向困難挑戰進擊的生動實踐。“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成為人們前行的姿态,“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砥砺了中華兒女的優良品格。
——面對進入深水區的改革,“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要求大家,“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錯誤。”
——面對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在的帶領下,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栉風沐雨,發揚釘釘子精神,敢于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曆史性成就,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面對科技創新中的“卡脖子”難題,指出,“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2021年的全社會研發費用是2012年的2.7倍,基礎研究費用是2012年的3.4倍。十年來,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國中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迎來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面對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2021年,我國GDP達到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比重由2012年的11.4%提升到18%以上,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得到鞏固提升。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25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
2021年7月6日,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來自16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逾萬名政黨和各界代表相聚雲端。铿锵有力的話語,傳向世界——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