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雲上生蓮,為大家回答這道問題。
首先回答:抒發了作者曹操求賢如渴,一統天下雄心壯志的情懷。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的出處《短歌行》
我特别喜歡這首詩,每一句都堪為經典。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既有從“譬如朝露”珍惜光陰的小情懷,到“天下歸心”,心懷天下蒼生統一的大情懷。
更能體系作者曹操一代枭雄,奮發進取的豪情壯志。
曹操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 魏國政權實際掌舵者
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曹操挾天子(漢朝天子劉協的名義)征讨四方。
先後滅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地方割據勢力。
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并實行屯田、興水利、獎農桑、重工業,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曹操曆史與小說完全不同一個人。
從曹操留下的詩句中,看到的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
他為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廣泛地延攬人才。
改變了傳統的以察舉方式選官的制度,提倡唯才是用的原則。
“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也可以啟用為官。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易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這首約寫于赤壁大戰前後的《短歌行》其中心旨意:
急切期盼天下才人前來共輔大業的強烈願望。
周公吐哺典故出自《韓詩外傳》
“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這裡曹操借周公自喻,像周公那樣愛才惜才。寝食不安中還擔心天下之士歸心,體現擔當天下之統一責任的重大。
正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大情懷,才奠定了“唯才是舉”求賢新機制。後人學者對曹操也有着高度的評價。
陳壽《三國志》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内,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曹操馭人之道在當時可謂為翹楚,其玄機就是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大情懷所緻。
我是雲上生蓮,以上問題回答完畢,對本問題感興趣的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