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鐵觀音是綠茶,大紅袍是紅茶,在喝茶的時候還很有意思的跟人介紹,可是這鐵觀音可是烏龍茶,大紅袍也是烏龍茶,一個是閩北烏龍的代表,一個是閩南烏龍的代表。
我們所說的烏龍茶,也就是六大茶類中的青茶。
烏龍茶以區域劃分可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
其中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也算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隻是近年來因為當地濫用和過度開發的緣故,讓鐵觀音名聲大損,招緻罵名不少,甚至很多人已經完全不信任鐵觀音這個茶了。
一眼看上去,不管是茶葉還是茶湯,鐵觀音都有點像綠茶,茶葉青綠,茶湯淡黃或者金黃,沒有其他烏龍茶那樣色彩濃郁。
甚至鐵觀音的存放跟綠茶一樣,也是需要冷藏,這樣可以更好的保存鐵觀音的香氣。
但這絲毫不影響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事實。
而大紅袍,就要從曆史說起,是中國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岩茶之王,堪稱國寶,産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藝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岩韻”特征,飲後齒頰留香,被譽為“武夷茶王”。大紅袍茶樹為灌木型,為千年古樹,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6株,産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
當然武夷岩茶不隻是有大紅袍還有:如白瑞香、素心蘭、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腰、白牡丹、金鑰匙、不知春、不見田、雀舌、老枞水仙、以及“十二金钗”(十二個名枞)等等好幾十個優良品種,以這些名枞制成的茶葉, 無論香氣、滋味、湯色,都各具風韻。
但大紅袍是名聲最好,也是最出名的,因為有皇室加持,曆史背書,而且其爛石生好茶的特殊地理環境,确實造就了大紅袍的特殊地位。
我們在選茶的時候,很容易把一些茶類按照名字,或者香氣,湯色來界定一款茶到底是什麼茶。
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在茶湯上整體會更像紅茶的感覺,特别是大紅袍那些,發酵程度不同,湯色更是會顯得更加赤紅。
所以我們要清楚,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都有哪些品類。
閩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根據品種和産地不同,有閩北水仙、閩北烏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種、品種(烏龍、梅占、觀音、雪梨、奇蘭、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條、金鎖匙、千裡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半天腰等)。
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因身骨沉重如鐵,形美似觀音而得名,是福建烏龍茶的種類中的極品。
安溪黃金桂:又名“透天香”,以奇異高香而得名。
永春佛手:主産永春縣,是福建烏龍茶中具有獨特風味的名茶之一。
安溪色種:組成色種的烏龍茶品種主要有本山,水仙,奇蘭,梅占等等。
廣東烏龍茶廣東烏龍茶的加工方法源于福建武夷山,因此,其風格流派與武夷岩茶有些相似,外形呈條形。
鳳凰水仙:産要産區為鳳凰鄉,一般以水仙品種結合地名而稱為“鳳凰水仙”。
鳳凰單枞:是以鳳凰水仙的茶樹品質植株中選育出來的優異單株,其采制比鳳凰水仙精細,是廣東烏龍茶中的極品之一。
浪菜:采摘多為白葉水仙種,葉色淺綠或呈黃綠色。
嶺頭單枞:又稱白葉單枞。
石古坪烏龍:以潮安石古坪采制的品質最優。
台灣烏龍茶産于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宜蘭等地縣市,是台灣最早生産的茶類。
文山包種:又名“清茶”,是台灣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清香型綠色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被譽為台灣烏龍茶中的極品,它屬于發酵極輕的包種茶類,在風格上與文山包種相似。
台灣高山茶:台灣高山茶是指生産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區的茶葉,産地主要分布在阿裡山,玉山,雪山,中央山,台東山等山區。
木栅鐵觀音:産于台灣省台北市木栅區。
白毫烏龍:又名“膨風茶”,“香槟烏龍”“東方美人”,為台灣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
當然,我們一般去買茶也沒必要真的搞的那麼複雜,要把所有茶類,茶種都分清楚,但起碼要知道我們想喝什麼茶,如果是烏龍茶,那麼這樣去選,不至于會讓人覺得小白。
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些烏龍茶,無外乎就是大紅袍、鐵觀音、凍頂烏龍,鳳凰單枞,至于其他當然也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