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莖稈病害防治技術

莖稈病害防治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3:20:45

來源:東方煙草報

春風拂面,陽光明媚。在貴州省畢節市威甯縣秀水鎮朝陽合作社,起壟結束剛剛回到合作社的機耕隊隊長馬永莽,這個皮膚黝黑、身材健碩、四十歲出頭的漢子向筆者講述了他是怎樣從一個沒技術、沒手藝的窮小子成為如今大夥公認的“能人”。

莖稈病害防治技術(小莽莽起壟技術)1

馬永莽起壟完回到合作社。新華網發(王湉 攝)

18年前,年輕氣盛的馬永莽向往外面的世界,不顧家人反對,留下妻子和孩子,收拾行囊前去雲南打工。在外兩年,輾轉多家工地,幹過各種工種,風裡來、雨裡去。

“除去基本的生活開銷,幾乎沒賺到養家的錢。”馬永莽說。

背井離鄉,心中有苦隻能往肚裡咽。偶爾回家看望家人,年邁的父母,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妻子,渴望新玩具的兒子,讓囊中羞澀的他愁緒萬分:“在外打工,不能分擔家中負擔、不能滿足家人物質需要,讓我很傷心。人各有命,或許我并不适合外出,我再也不外出了。”

2005年,馬永莽返回家中,選擇了種烤煙。

起初,受技術、資金、土地限制,馬永莽隻種了兩畝地,每年收入僅9000元左右,雖說不多,但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日子也算過得穩定。

有了幾年的經驗,馬永莽開始進行土地流轉,擴大種植規模。秉持“幹一行,精一行”的精神,他四處尋找學習相關技術知識的機會。

2009年,村裡成立了合作社,第一次機耕技術培訓即将在外地舉辦,積極成為合作社社員的馬永莽為有這樣的機會感到激動。報名在即,他卻猶豫了:“沒有任何基礎,我能學會嗎?妻子一個人,是否能照顧得好四個老人小孩?”

“隻要有幹勁,沒有學不會的!家裡有我,隻管放心去。”妻子清楚他的想法,不斷鼓勵,打消了他的顧慮。

不負自己,不負家人,靠着自己的鑽研,馬永莽成為秀水鎮最先掌握機耕技術的人之一。如今,他帶領的機耕隊,每年服務全鎮4000畝土地的深耕起壟工作。

“小莽莽,是我們鎮起壟的專家能手,他起的壟又深又整齊!對機器操控的精度沒人能趕得上他!”農戶馬軍洪對馬永莽贊不絕口,馬永莽撓了撓頭,腼腆地笑了。

莖稈病害防治技術(小莽莽起壟技術)2

馬永莽起的壟。新華網發(馬永莽提供)

“以前一到起壟季,他就天天坐在拖拉機上,一個起壟季下來,鞋子都要磨破四、五雙,起壟完了他還要擺弄拖拉機,吃飯時候喊十遍都到不了飯桌前。”妻子打趣地說。

提到這些,馬永莽顯得很興奮,連忙解釋道,“以前用的504型拖拉機,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去操控,費鞋是正常的,要為大家把壟起深了,植株才能長得好。”寡言的馬永莽打開了話匣子,“這幾年,合作社引進了先進的804、904和1204型拖拉機,越來越省力,多的時候,一天能起四、五十畝地的壟!”

莖稈病害防治技術(小莽莽起壟技術)3

新居。新華網發(彭小耘 攝)

就這樣,馬永莽帶領自己的小家一步步脫貧緻富,2016年搬進了花費近30萬修建的兩層新房。

2020年,馬永莽種植煙葉30畝,收入10多萬元,這筆錢,讓大兒子大學畢業之際能後顧無憂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小兒子安心在部隊為國獻力,父母得到妥善照顧,一家人沒有經濟困擾,日子越過越紅火。(《東方煙草報》 王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