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高中生厭學能申請休學麼?
今年高二,有點厭學。能休學幾個月然後複讀一年高二麼
01
管心營答複:
和大多數的意見相反,我們不建議休學。
很多有厭學的家庭或者孩子都來咨詢過我們,有嚴重厭學情緒要不要休學?
我們的建議是最好不好休學。
因為一旦休學狀态其實并不會如自己所願。
厭學的問題本質是家庭問題,回到家庭之後,和父母的摩擦變大,隻會更加厭學。
我們遇到過很多厭學的家庭都是類似的情況,一開始是請假幾天不願意去學校,後面會越來越嚴重。
厭學一般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思維層次。
這個階段的厭學是很正常的,就像成年人一樣,每天都有那麼一小會兒不想上班的念頭,但是這種很快就會過去,可能這一秒不想上班下一秒就在想中午吃什麼好。
有厭學的念頭是比較正常的,通常自己能克服這種念頭,個别需要老師家長開導一下。
第二層次,情緒層次。
這個階段的厭學已經到了情緒層次,經常因為某個念頭或者某種價值觀而感到痛苦,但是無法自己控制這種痛苦。
還有的時候是因為處于某種人際關系中,對某個關系不滿,但是無力改變。
比如,很多叛逆的孩子,其實是對父母的管教方式不滿,但是在這段人際關系中,他處于弱勢地位,無法改變父母的管教方式,所以感覺很痛苦,于是通過玩手機來緩解情緒。
02
第三層次,行為層次。
這個階段的厭學,不僅僅是内心世界的問題,已經外化為行為問題,比如逃課、逃學,甚至休學,都是到了行為上不去上學。
在這點上,很多家長都以為是玩手機、玩電腦的問題,其實不是玩手機的問題,而是因為孩子想要逃避學校的環境,不願意去學習,但是他需要找一個事情來做。
玩手機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手機隻是孩子厭學之後的一個情緒發洩渠道。
所以通常斷掉手機、電腦之後,孩子的厭學的問題隻會越來越嚴重。
一旦手機被沒收,更加嚴重的行為問題就會出來,強迫、厭食、睡眠障礙等等。
第四層次,症狀層面。
到了這個層面的厭學,往往是長期休學在家,矛盾也得不到解決之後發生的。
因為隻要是相處就會有矛盾,而在家長期勢必和父母産生矛盾,進一步破壞親子關系。
而當親子關系被破壞之後,孩子就會陷入更加嚴重的情況,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比如抑郁情緒,甚至發展到抑郁症、青春期精神分裂的情況。
從厭學的角度來理解,是因為厭學情緒已經無法通過外化的行為來緩解了,所以進一步惡化。
比如,反複洗手這個強迫行為,是為了滿足“變得幹淨”這樣的需求,但是當洗手無法滿足“變得幹淨”的需求之後,狀态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而回到家休學,萬一休學無法滿足需求,那麼當家這個避風港消失的時候,狀态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但是回家,勢必會和父母發生沖突,親子關系必然會惡化;在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期待父母的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察,但是這是被動的做法,把狀态變好的機會讓給了父母。
您的所有轉載,都會幫助到厭學症孩子,所以無需特别申請版權許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