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徽菜系圖?中新社合肥9月4日電 題:“聯名款”徽菜蘊鄉愁 文化一脈兩岸“同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正宗的徽菜系圖?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新社合肥9月4日電 題:“聯名款”徽菜蘊鄉愁 文化一脈兩岸“同味”
作者 趙強 儲玮玮
“肉肥魚鮮燒豕鱿,瓊林答客待群俦。”當安徽的土豬肉與台灣的墨魚發生“碰撞”,墨魚的鮮美沁入豬肉中,豬肉的油脂滋潤着墨魚,二者相輔相成。這一刻,兩岸之味在味蕾“相彙”,鮮香同時溢滿唇齒。
在長期研究兩岸美食文化的胡建東看來,精心烹饪是廚師講述故事的最好方式。
兩厘米見方的五花肉煸炒出香,合着蔥段、姜片、八角、香葉,繼續煸炒出油,烹入花雕與老抽提味染色,倒入開水小火煨炖,美味交給時間。90分鐘後,焯過水的“緊緻”墨魚入鍋“亮相”,在翻動中裹滿肉汁,最後撒上一把蔥花,烘托出“醬紅叢中一點綠”的氛圍之感。
“這是劉銘傳家宴中的一道菜,名為‘墨魚紅燒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省飯店業協會副會長、安徽天鵝湖大酒店副總經理兼行政總廚胡建東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劉銘傳“知天命”年,台灣保衛戰初獲勝利,法國殖民者敗退,島内各界前來軍營賀喜,劉銘傳用家鄉紅燒肉和寶島特産墨魚組合待客。
劉銘傳作為台灣省首任巡撫,為台灣的現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礎,備受兩岸尊崇。如今,在他的家鄉安徽省,以劉銘傳名字命名的美食流傳至今,惠澤兩岸,曆史與文化,一并裝點着杯盤碗盞。
2018年4月,“第八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高峰論壇’暨首屆海峽兩岸餐飲文化美食節”在安徽合肥舉行,胡建東帶領團隊深入發掘研究并設計打造了“劉銘傳家宴”系列菜肴及擺台。“當時得到了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陳鎮湘先生的高度贊譽和海峽兩岸業界同行的廣泛認可。”胡建東說。
“劉銘傳家宴的食材多為其家鄉原料,菜肴的背後也蘊含着一份鄉愁。”胡建東介紹道,創作初衷就是為了深切緬懷這位民族先賢,銘記傳承其愛國情懷。通過讓更多人感受劉銘傳豐富的鄉愁、品嘗地方特色的佳肴,促進兩岸的飲食文化交流。
當劉銘傳家宴喚起鄉愁的同時,傳承與創新也正拓寬着徽菜飄香之路。“繼承是徽菜發展之基,創新是徽菜發展之翼。”胡建東介紹,多年來,自己與團隊在繼承挖掘徽菜傳統工藝基礎之上,将菜肴與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養生文化相結合,創新出“安徽名茶宴”“新安養生宴”等新品牌。
“希望讓食客在品味佳肴的同時,增強對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對生态文明的重視以及宣傳健康養生的意義。”胡建東說,今後,将繼續做好徽菜這篇大文章,歡迎台胞來安徽作客,品嘗安徽菜肴,追尋故鄉口味,通過美食架起兩岸舌尖文化之“橋”。
劉銘傳五世嫡孫、安徽省劉銘傳研究會會長劉學宣告訴記者,所謂“劉銘傳家宴”,即以劉銘傳及劉銘傳家族在接待貴賓時的常備菜肴,其中最受歡迎和必備的幾道菜有“墨魚紅燒肉”“蓮藕炖蹄膀”“肉沫炒皮蛋”“蘿蔔糕”等。
“劉銘傳家宴主要特點為食材樸素,就地取材,多是家常菜。劉巡撫一生體恤百姓,很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劉學宣說,劉銘傳作為深受海峽兩岸民衆敬仰的民族英雄,也是皖台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打好“銘傳牌”,用“銘傳宴”來接待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銘傳“味”已深入台灣方方面面。台灣民衆為紀念劉銘傳,設立了銘傳路、銘傳大學、銘傳中學、銘傳小學,公園裡有劉銘傳的塑像等。(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