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的「X」,容易讓人想起當年的 Mac OS X,那是在喬布斯的帶領下,告别過去帶着蘋果走入新篇章的電腦系統。蘋果本可以把今年的旗艦機型命名為 iPhone 8 或者 9,或者張三李四——這隻是個名字而已,但蘋果選擇了「X」,意味着這不是一部例行升級的手機,蘋果想賦予它特殊的意義。
今年蘋果的宣傳策略很意思,在過去他們會規定一個時間點,超過之後,提前拿到測試機的媒體們才能發表對新設備的測評。但是在今年,美國地區僅有三家媒體(全球有十家)提前一周拿到了 iPhone X 測試機,其它科技媒體均在 24 小時前才拿到,另外蘋果還給一些不太知名的、甚至都不是科技相關的 YouTuber 們提供了測試機。這些媒體和 YouTuber 們都面向更年輕的群體,看得出蘋果想要在今年觸及更多的人群,并且也在嘗試不同的宣傳策略。
我拿到手上這部 iPhone X 已經有一個多星期,剛上手時确實充滿了新鮮感,5.8 英寸全面屏用起來怎麼樣?取代了 Touch ID 的 Face ID 體驗如何?沒有了 Home 鍵該怎麼交互?接下來我将一一為你解答。
各個 iPhone 型号的尺寸參數對比
iPhone X 整體尺寸和 iPhone 7 接近,高度多了 5.3mm,寬度則多了 3.8mm。站在小尺寸手機(4.7 英寸)的角度,盡管 iPhone X 變得狹長了,但基本還是保持了單手使用時的可操作性。Plus 尺寸之所以不方便單手操作,不是因為它高,而是因為它寬,握持手另一側的區域很難通過改變手勢來碰到,屏幕頂部則容易通過改變手勢來觸及。喜歡小尺寸手機的人,從 iPhone X 身上也能找到熟悉的感覺。1
iPhone X 和 iPhone 7 的尺寸對比
站在 Plus 尺寸的角度,iPhone X 則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大屏」。最明顯能感受到區别的是,Plus 尺寸獨有的橫屏兩欄設計并沒有運用在 iPhone X 上,比如系統自帶的設置、郵件、備忘錄等應用。盡管我自己不太使用這些功能,但如果你有需求的話,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備忘錄應用橫屏時在 iPhone X 和 8 Plus 上的區别
此外鍵盤輸入區域也能感受到明顯區别,iPhone X 雖然比 4.7 英寸 iPhone 稍微寬一點,但明顯不如 Plus 尺寸來得寬敞。
從實際顯示的内容量上看,iPhone X 和 4.7 英寸 iPhone 在橫向上所能顯示的内容量是一樣的,同樣為 375pt 2 ,Plus 尺寸為 414pt。豎向内容量則增多了不少,達到了 812pt,Plus 尺寸為 736pt。你可以通過下面這張 PaintCode 繪制的圖片來對比其它 iPhone 型号。
PaintCode 繪制的圖片
人們喜歡大屏手機的原因不隻是屏幕更高帶來的,同樣也是因為屏幕更寬,iPhone X 在這一點上可能會讓部分 Plus 手機用戶失望。不過由于全面屏的緣故,iPhone X 的屏幕視野比 Plus 更開闊,直觀感受上彌補了一些。
我們今年并沒有别的選擇,隻有一個尺寸的 iPhone,不過近期也有消息稱,蘋果可能會在明年推出 Plus 尺寸的 iPhone X,也許可以期待一下。
屏幕:去掉「劉海」很容易,留下它才是「勇氣」
全面屏看起來真的很棒,即使它正面有一塊「劉海」。平時我們不太會注意到它,原因很簡單,iPhone X 發售前,我們是通過照片看到的 iPhone X,我們的注意力在整個手機上。而當我們拿到 iPhone X 後,我們是在使用手機,這個時候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屏幕裡面的内容,因此「劉海」不會太容易引起你的注意。再加上使用黑色壁紙的話,會讓它看起來跟屏幕融為一體,因此就更加不顯眼了。
iPhone X 上的「劉海」
「劉海」在剛開始的時候引起了大量不滿,網友們紛紛反饋 iPhone X 醜死了。直到最近少數派介紹了一款去「劉海」的壁紙應用,我注意到有不少人在評論裡面說「去掉劉海反而更醜啦」,還挺有意思的。就我自己而言,我從來不覺得這是一個醜的設計,這隻是一個「怪」的設計。從「使用手機」的角度來說,它并不影響日常使用。
去掉「劉海」其實是相對容易做出的決定,但蘋果最後選擇留下它,這可能比去掉 3.5mm 耳機孔更需要「勇氣」。Jony Ive 曾将「無邊泳池」的概念與屏幕聯系在一起,他認為屏幕是最主要的,其它東西不能幹擾屏幕。延伸出「劉海」兩側的屏幕可能要比直接去掉更符合「無邊泳池」的概念,也讓屏幕看起來更沒有邊界。
無邊泳池
從前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裡面再畫個小圓圈,我們會知道這是 iPhone。而現在去掉了 Home 鍵的 iPhone X,隻剩「劉海」作為它的标志性設計,也可以預見短時間内「劉海」不會消失。
當我看習慣了全面屏的 iPhone X 之後,再回去看其它 iPhone,會覺得特别不習慣。這種感覺跟 10.5 英寸 iPad Pro 相似,你知道這是設計的趨勢,大邊框和非全面屏看起來就顯得笨重。
iPhone X 和 iPhone 7
今年是蘋果第一次在 iPhone 上采用了 OLED 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 458ppi,這讓界面元素看起來更清晰,邊緣也更鋒利。蘋果在色彩校準方面也控制得很好,你不會看到傳統 OLED 屏幕上常出現的顔色糊成一片的現象。拓展閱讀:為什麼 iPhone X 選擇用 OLED 屏幕?這些信息幫你更好了解
至于 OLED 屏幕可能帶來的「燒屏」風險,由于我們拿到 iPhone X 的時間都不算長,而「燒屏現象」往往需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才會出現,因此得依靠時間去驗證。不過蘋果自己倒是很自信地表示:「我們設計的超視網膜顯示屏可以減少 OLED 的『老化』效應,是業内首屈一指的顯示屏。」
不過 iPhone X 的這塊屏幕可不便宜,易碎而且維修價格高。國内需要 2288 元,其它損壞維修價格為 4588 元,均比 iPhone 8 高出 1000 元左右。便宜一點的保護方案就是帶保護套,但如果你喜歡不帶保護套的手感,平時又比較粗心,那麼這次真的可以考慮一下蘋果推出的手機意外險服務 AppleCare ,具體購買建議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面對近萬元的 iPhone X,你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以前不 Care 的 AppleCare
今年的三款新 iPhone 都用上了 True Tone(原彩顯示)技術,會根據周圍環境的色溫自動調整屏幕的色溫,理論上會讓顯示效果更自然。但我發現自己經常在修圖或者看美劇的時候關掉它,修圖自然不用說,濾鏡分冷暖色調,True Tone 會影響判斷,但後者則需要我們從心理上去接受這種設定,因為影視作品通常都有自己的調色習慣,屏幕色溫可能會影響到所謂的「導演表達」,但這就類似「音頻文件格式和耳機音質是否會影響音樂家的表達」,這些都是所有人都難以控制并且會随着技術發展而産生變化的東西,因此隻要你心理上接受它了,其實也就沒什麼大不了,況且 True Tone 真的會讓你在夜晚對着屏幕時不那麼刺眼。
另外 @CocoaBob 發現目前處于 Beta 階段的 iOS 11.2 會在開啟相冊時自動減弱 True Tone 效果,也許未來蘋果會把這個功能開放給第三方。
Face ID:第一次覺得手機似乎有了靈魂
iPhone X 上另一個大變化就是用 Face ID(面容 ID)取代了 Touch ID。Face ID 設置過程很簡單,隻需要将前置攝像頭對着自己,然後根據指示轉動頭部兩次,就能設置完成,錄入過程很順暢,結束後甚至還會發出「這就完啦?」的疑問。
這讓我想起第一次幫我爸設置 Touch ID 的時候,整個過程很容易出錯,比如手指按壓過久或者沒有覆蓋到中心部位,錄入過程也耗時較長。在初始引導上,Face ID 做得比 Touch ID 好太多了。
錄入 Face ID
Face ID 的原理是利用了「劉海」上新增的兩個傳感器,一個是最右邊的點陣投影器,它可以發射某種有特定結構的光到你臉上,然後通過最左邊的紅外攝像頭(不是前置攝像頭)拍攝你臉部的照片。由于臉部本身就存在凹凸,再加上與發射器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拍到的光會有所變形,與原本的結構一比較,就能計算出人臉的 3D 深度圖。另外它還會拍攝一張紅外照片,這樣 2D 的臉部細節特征也有了。兩個數據一結合,再跟錄入數據做比對,就能知道此時解鎖的是不是你本人了。
The Verge 用紅外相機拍攝的 Face ID 識别時的照片
所有 Face ID 數據都儲存在 A11 仿生芯片的安全隔區中,并且會進行本地加密。當第三方應用需要調用 Face ID 進行解鎖時,它隻能知道認證的結果是否成功,并沒有權限獲得 Face ID 的數據,因此你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臉部照片會被上傳到服務器上。
關于 Face ID 最大的疑問是,它能否替代 Touch ID。在我這一周的體驗過程中,Face ID 絕大部分情況都運行得很好。成功率和解鎖速度都不錯,雖然沒有第二代 Touch ID 那麼精準和快,但真的一點都不差,比起第一代的 Touch ID 要好非常多。
但有一種情況确實會令 Face ID 有些尴尬,就是當我們把手機平放在桌面的時候,Face ID 失敗率很高。其實前面有提到,Face ID 在進行驗證時需要調用紅外攝像頭,因此它需要「看」得到你的臉,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三者缺一都不可。紅外攝像頭的視野範圍跟前置攝像頭相似,你可以嘗試打開前置攝像頭觀察一下什麼時候能看得到你的五官,以後就知道 Face ID 的有效解鎖視角是多少了。
除了視角,Face ID 還要求你與手機的距離保持在 20–55cm 之間(蘋果官方建議的距離是 25–50cm),掌握這兩個數據,相信你能更熟練地使用 Face ID。
另外也有人提到雙胞胎的問題,雖然蘋果自己也提到了,如果是雙胞胎,目前的确會大大減弱 Face ID 的安全性。但還是有幾家媒體找來了雙胞胎進行測試,具體過程我就不在這兒詳述了,大家可以 點此 查看測試的詳情,簡單說結論就是同卵雙胞胎确實很容易就騙過 Face ID,目前蘋果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如果你擔心這個問題的話隻能使用密碼進行解鎖。
抛開成功率和解鎖速度,Face ID 最大的優點是自然,比如當我們熟練使用 iPhone X 後,直接拿起手機就往上輕掃,在手指滑動過程中 Face ID 也會跟着驗證,手機自然也就解鎖了,以至于很多時候我都沒感覺到有「Face ID 驗證」這一步。類似的情況還有 Safari 自動填充密碼的時候。
用 Face ID 進行解鎖
當然你可能會擔心安全性的問題,其實該有确認過程的時候還是會有的。比如 Apple Pay 需要你先按兩下側邊按鈕,然後再進行 Face ID 驗證,驗證成功後,手機會處于可刷卡的狀态,直接拿到 POS 機前刷一下即可,不需要一直把臉對着手機。類似的線上 Apple Pay 支付和應用内購支付也是需要你先按兩下側邊按鈕再進行驗證,由于這個行為是主動執行的,所以說 Apple Pay 和應用内購不存在一不小心就把錢給付了的狀況。
使用 iPhone X 進行 Apple Pay
不過你可能得警惕一下其它的支付或轉賬場景,比如使用微信進行轉賬,整個過程中唯一的确認步驟就是一個綠色的「确認」按鈕,當你按下「确認」後,就會立即進行 Face ID 驗證。由于不同的應用會采用風格各異的設計,所以當你在進行涉及到财産相關的操作前,一定要看清步驟,不要把安裝應用時猛按下一步的習慣帶到這裡來。
微信轉賬前會提示「确認」按鈕
Face ID 第一次讓我感覺到電子設備似乎有了靈魂,最典型的場景就是,當鎖屏界面有通知消息時,隻有機主本人注視屏幕,通知消息才會展開詳細内容,其他人隻能看到一條未知消息。需要注視屏幕這個設定确實非常有意思,你似乎在跟屏幕進行對話:「嘿,老夥計,讓我看看今天有什麼消息。」
交互:有一些學習成本,但很好用
随着 Touch ID 離去的還有 Home 鍵,這是 iPhone 曾經的标志性設計,并且也是易用性的代表。喬布斯曾說:Home 鍵它總能帶你回家。
On the front, there’s only one button. We call it the Home button. It takes you home from wherever you are. And that’s it. — Steve Jobs
當我們不知道怎麼操作的時候,按一下 Home 鍵總會回到主屏幕,非常簡單易懂。但實際上 Home 鍵後來衍生出的其它功能還是需要一些學習成本的,隻不過它們都被分布在更新叠代的歲月裡,用戶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經驗積累,已經習慣了這套操作。
iPhone X 改變的是一大堆操作習慣,相信大家都得依靠一段時間來适應。具體改變的操作可以看《取消了 Home 鍵的 iPhone X,交互方式都有哪些變化?》這篇文章,裡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了 iPhone X 的各種交互手勢,這裡我隻說一下自己的使用感受。
iPhone X 用橫線替代了 Home 鍵
大部分底部操作的手勢都很好用,包括直接上滑返回主屏幕、左右滑動切換應用,不過觸發多任務界面的手勢則一般。這裡有一個小技巧,你不需要像發布會那樣上滑到屏幕中央停頓,或者畫個倒 L 型,你隻需要從底部往上短滑,稍微停留(非常短暫的)一小會兒後松手,就能觸發多任務界面。
切換多任務的手勢
屏幕頂部的手勢操作則沒那麼好用了,以我自己為例子,控制中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一下子從一個極易喚出的位置挪到一個需要改變手勢才能喚出的位置,這讓我非常不習慣,甚至到現在一個多星期了,也還沒有适應過來。通知中心就更加不方便了,以前可以從右上角區域喚出,現在得左移了。我認為把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都堆到一起是一個不合理的設計,希望蘋果能在明年的新系統上進行優化。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手勢操作是鎖屏界面的閃光燈按鈕和相機按鈕。這兩個按鈕跟普通的按鈕不太一樣,它們是 iOS 上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模拟的是現實中開關的觸感。這兩個按鈕你不能 3D Touch 它們,你需要稍微用力按下後,再擡起手指,就像現實中你按下開關後也要擡起手,過程中會有兩次震動反饋,跟現實裡體驗也非常像。當年 iOS 7 從形狀上抛棄了開關的樣子,不少用戶怨聲連連,現在反而從觸感上找回來了,說不定以後會更大範圍地利用。
鎖屏界面的兩個開關
除了 iPhone X,我日常使用的還有一部 iPad Pro,很快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它倆的交互邏輯不統一。令我最不習慣的一個地方就是 iPad 的控制中心在底部,而 iPhone X 則跑到右上角去了。另外我也時不時會誤以為 iPad 也能從底部往上輕掃返回桌面。這可能得忍好長一段時間了,也許明年的 WWDC 會讓這些情況有所改善吧。
相機:小尺寸手機終于有了雙攝像頭和人像模式
iPhone X 的攝像頭參數大體與 8 Plus 相同,@nerd_du 這篇 iPhone 8 體驗裡提到的「人像光效」部分在 iPhone X 上也基本适用:
目前(人像光效)這個功能和去年的「人像模式」一樣,也處于 Beta 階段,所以實際拍照效果是否能做到發布會樣片那樣驚豔,完全取決于周圍環境,如果在本身光線環境充足,光源不複雜的情況下,「人像光效」的效果還算可以,尤其是「攝影室燈光」模式,能在提亮面部亮度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自然的效果。
但是一旦切換到「輪廓光」「舞台光」和「單色舞台光」模式就瞬間破功,後期效果非常明顯,「舞台光」和「單色舞台光」的效果甚至看起來有些吓人,像是摳圖失敗的照片,基本上是不可用的。
考慮到去年「人像模式」Beta 版時的情況,我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明年去掉 Beta 之後的「人像光效」應該會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效果。
iPhone X 攝像頭有提升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長焦鏡頭和前置人像模式。
長焦鏡頭從 ƒ/2.8 光圈增大到 ƒ/2.4 光圈,并且新增了光學防抖(此前隻有廣角鏡頭有光學防抖),當你想要放大兩倍進行拍攝時,終于不用太擔心犧牲畫質了。
左 iPhone X,右 iPhone 8 Plus,長焦鏡頭,圖片經壓縮
從上面這兩組樣片來看,使用長焦鏡頭 2 倍模式下,iPhone X 的拍攝效果和 iPhone 8 Plus 比差别并不大,噪點控制稍微好一點點,但如果不放大顯示的話幾乎看不出。
不過考慮到幾乎很少有人是從 iPhone 8/8 Plus 升級到 iPhone X 的,所以我們應該更關注 iPhone X 和前代相機的對比。從下面這組圖片可以看出,同樣作為小尺寸手機,擁有雙攝的 iPhone X 夜間拍攝效果要明顯比 iPhone 7 好很多,包括噪點控制、暗部細節、畫面明亮度等各個方面。
左 iPhone X,右 iPhone 7,圖片經壓縮
另外今年的三部新 iPhone 都使用了新的感光元件,進光量比上一代提升了 83%,因此夜間拍照的效果自然會好很多。
得益于新增的紅外攝像頭(蘋果把它叫做原深感攝像頭),前置相機終于也可以拍攝人像模式了,不過虛化效果一般,邊緣過渡不太自然,還有待蘋果對軟件算法的進一步調校。
光線較好時的前置人像、人像光效、光線較暗時的前置人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用到了紅外攝像頭,前置人像模式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也能正常拍攝,反而後置攝像頭由于進光量不足無法拍攝人像照片。
至此,小尺寸手機終于有了雙攝像頭和人像模式。曾經因為這兩個原因轉移到 Plus 尺寸的人,終于能同時擁有單手握持感和出色的拍照能力了。
其它
Animoji:Animoji 确實很有趣,我自己會經常發到社交網絡上,也寫了一篇如何用 iPhone X 制作 Animoji 卡拉 OK 的教程。不過 Animoji 的問題在于國内環境并不依賴 iMessage,雖說有辦法将 Animoji 發到其它平台上,但終究還是沒有原生内置那麼方便。希望蘋果能盡快将 Animoji 的 API 開放給第三方使用。
120Hz 觸摸采樣率:根據蘋果開發者網站上提供的信息,iPhone X 的觸摸采樣率(Touch Sample Rate)達到了 120Hz。首先你要知道這不是 ProMotion,它不會在滾動、縮放、平移等操作時變得更加流暢,不過它可以讓 iPhone X 對交互做出更快的反應。
續航:由于 OLED 屏幕的省電特性,iPhone X 的待機續航有很大的提升,比 iPhone 7 好很多,不過使用續航則達不到 Plus 的水平。我的日常工作環境是随時都有電充的狀态,所以我個人并不太在意 iPhone 本身的續航時間。
揚聲器:我将 iPhone X 和 iPhone 7 左右擺到一起,分别用揚聲器播放音樂和播客,能明顯感覺的 iPhone X 的音量更大,而且也更有穿透力。這對于常在家裡用手機揚聲器聽播客的我來說很有幫助,我能更容易聽清主播們在說什麼了。
總結
iPhone X 并不便宜,國行 64 GB 售價為 8388 元,256 GB 售價為 9688 元。有不少人問,iPhone X 賣到了這個價格,值得買嗎?價格問題其實非常因人而異,如果一定要我給一個答案的話,我會說值得。因為我們在意的那些功能、期待的那些功能,确實都實現得不錯,比如 Face ID、全面屏、沒有 Home 鍵的交互、攝像頭,都沒有辜負我們對新機型的期待。
從 iPhone X 身上,我們可以窺探到蘋果其它産品未來的樣子。手勢操作、Face ID、全面屏這些特性毫無疑問會運用在将來的 iPad、Mac、甚至 Apple Watch 身上。
我自己在 iPad 上其實已經很少使用 Home 鍵了,基本隻有解鎖或者需要使用 Touch ID 的時候。因為大部分情況下,我的 iPad 都是橫着架在 Smart Keyboard 上使用的,Home 鍵離鍵盤區域有點遠,每次都要往上夠其實不太方便,甚至連返回桌面我都是用五指捏合,或者喚出多任務界面後再點一下空白處的。Home 鍵在未來的 iPad 上會消失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去掉 Home 鍵的 iPad,和翻開蓋才使用的 Mac,用 Face ID 來進行解鎖都是非常自然的。
iPhone X 身上的這些新特性,會影響到千千萬萬用戶們在接下來很多年裡的使用習慣,也許未來會有新的東西出現,但回到此刻,iPhone X 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