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古錢占蔔法:
1、是最常用,也是流傳最廣的占蔔方法之一。
起卦前要默念自己所問之事,念完後就可以把三個銅錢合在手心,或放入竹筒中。晃動手掌或竹筒,将銅錢擲在桌子上觀察銅錢的正反。銅錢以正面為陽,反面為陰,取意天清簡虛為陽,地重繁實為陰。
畫爻時要按照從初爻到上爻,即從下向上的順序。還要根據“陽極變陰,陰極變陽”的原則,把老陰要變成陽,老陽要變成陰,少陰和少陽則分别記成陰爻和陽爻就行了。
投擲銅錢後,如銅錢中:
有兩個正一個反,是少陽▅▅▅▅▅
兩個反一個正時,是少陰▅▅ ▅▅
三個都是正面時,是老陽▅▅▅▅▅ X
三個都是反面時,是老陰▅▅ ▅▅ X
這樣連續六次投擲銅錢,就可以由下而上得到一個完整的卦象了。
值得注意的是,搖卦共搖六次。第一次所搖的結果為初爻,記錄在卦的最下端;第二次所搖的結果為第二爻,記錄于初爻之上,其餘依次類推,直至第六次完畢。這才是一個卦的起卦結束。
2、古今錢币具體的排卦标準方式:
選用古币起卦的,明代之前銅錢,一般是一面有字一面沒字,有漢字為“字”,無字為“背”。
清朝銅錢一面漢文一面滿文,漢文為“字”,滿文為“背”。六次抛錢,由下至上記錄,排卦格式如下:
本卦:記錄6次抛得到的卦象;之卦:也叫變卦,是變爻變動之後得到的卦象
==============我的查閱改正:=================
月日 →→(注意是北京時間)
搖 錢 記 錄 本卦排卦标識 之卦排卦标識
第6次抛 (字字 字) (老陽 ▅▅▅▅▅ X ) 變少陰 ▅▅ ▅▅
第5次抛 (字字 背) (少陽 ▅▅▅▅▅ ) 不 變 ▅▅▅▅▅
第4次抛 (字字 字) (老陽 ▅▅▅▅▅ X ) 變少陰 ▅▅ ▅▅
第3次抛 (字背 背) (少陰 ▅▅ ▅▅ ) 不 變 ▅▅ ▅▅
第2次抛 (字字 背) (少陽 ▅▅▅▅▅ ) 不 變 ▅▅▅▅▅
第1次抛 (背背 背) (老陰 ▅▅ ▅▅ X ) 變少陽 ▅▅▅▅▅
=========================================
▅▅▅▅▅X ▅▅ ▅▅
▅▅▅▅▅ ▅▅▅▅▅
▅▅▅▅▅X ▅▅ ▅▅
▅▅ ▅▅ ▅▅ ▅▅
▅▅▅▅▅ ▅▅▅▅▅
▅▅ ▅▅X ▅▅▅▅▅
本卦 之卦(變卦)
3、解卦:本卦代表當前的狀況,之卦代表未來結果
第一種情況:算出來的六爻當中隻有一個爻是變爻,用本卦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第二種情況:有兩個變爻,用蔔問時本卦中出現的第二個爻辭來判斷吉兇。
第三種情況:有三個變爻,用本卦和變卦的卦辭,以本卦的卦辭為主。
第四種情況:有四個變爻,這時就用變卦的兩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第五種情況:有五個變爻,用變卦的那一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第六種情況:有六個變爻,分兩種情況:
一是六爻都是陽爻,即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陰爻,即坤卦。
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辭判斷吉兇。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辭判斷吉兇。
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的其他六爻全變的情況,就用變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兇。
第七種情況:六爻一個都沒變,這時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兇。
朱熹《易學啟蒙》的占斷方法:
六爻皆不變,以本卦卦辭斷;
一爻變,以本卦變爻爻辭斷;
兩爻變,以本卦兩個爻辭斷,但以上者為主;
三爻變,以本卦與變卦卦辭斷;本卦為貞(體),變卦為悔(用);
四爻變,以變卦之兩不變爻爻辭斷,但以下者為主;
五爻變,以變卦之不變爻爻辭斷;
六爻變,以變卦之卦辭斷,乾坤兩卦則以「用」辭斷。
南懷瑾占斷方法:
一爻動者,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
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
「用」辭斷。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以上是南懷瑾先生的斷法
附加:
1、動卦:有動爻的卦即為動卦。
2、主卦:搖卦之後排出的這個卦象即為主卦,也可以稱作'别卦'。主卦可能是靜卦,也可能是動卦。
3、變卦:亦稱'之卦',即因主卦中動爻的變化引起了卦的變化,變化後的卦稱為變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變卦中六親的五行所屬,是按照主卦卦宮的五行所屬來确定的。
4、靜卦:沒有動爻的卦即為靜卦,所以靜卦沒有變卦。
5、獨動卦:隻有一個動爻的卦稱為獨動卦,即卦中隻有一個動爻,其它五個爻是靜爻。
6、獨靜卦:隻有一個靜爻的卦稱為獨靜卦,即卦中隻有一個靜爻,其它五個爻是動爻。
7、多動卦:有兩個至四個動爻的卦稱為多動(爻)卦。
8、盡發卦:主卦中六個爻全部發動的卦稱為盡發卦。
9、實占中,主要還是以爻為主來分析判斷,卦的形式如動卦、靜卦等主要隻是有輔助研判的作用,比如對于某占事來說,得一動卦往往要比得一靜卦的變化要快一些,但也并不是絕對的,還是需要整體綜合地來研判
主卦:
由古币或者報數所得到的卦叫本卦,同時在本卦中存在變爻,變爻的存在導緻之卦的出現,之卦又叫變卦,變爻就是陰變陽,陽變陰,變化之後重新畫卦,得出來的就是之卦。
主卦:挂的下部三條爻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三條爻是客卦,代表客方。别卦的代号是:主卦代号 “:” 客卦代号。爻的順序由下而上。爻的名稱:爻的序号 陰陽屬性。卦爻辭中有“我”,表明别卦代表主客雙方關系,“我”就是指主方。從周文王演易,可知必定有一方代表周文王,另一方代表商纣王,有主方和客方,别卦下部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是客卦,代表客方。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也反映出易的思維方法,主卦代表“己”,客卦代表“彼”。圖中,紅色表示當位,天藍色表示不當位。
看完爻辭看卦象,不能隻看爻辭,還要看卦的結構,就是上X下Y的,用它們判斷再結合爻辭
爻辭是解釋本卦變之卦的含義用的!
附加個百度搜到的例子:
占到剝之觀,按理說看剝的爻辭就夠了,但是如果你還要更加精确,更加形象,或者單靠爻辭你不知道他說什麼(這種事情出現概率很高)就去看變卦
舉個例子,當時我中考報志願不知道哪個好,就占了一卦看報哪所号。請看
剝------上山下地 之 觀---------上風下地
山如果沒有草木了就跟地一樣了,而當山光秃秃的時候就是秋天,這時候觀的風就變成秋風了
剛好在我考慮中的一所學校校長名字就叫 “邱峰” 如此一來我就下定決心去這所中學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