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一般是春季開花,每簇花有2-6朵,花杜鵑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适宜的生長溫度是12℃至25℃。杜鵑花作為一種觀賞性非常的植物,修剪是基本的步驟,通過合理的修剪能調節植物的平衡,利于植物生長,修剪對了,對于第二年開花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那麼杜鵑花在開花之後應該怎麼修剪呢?
第一是及時修剪殘花,修剪殘花是把開敗的花朵帶着花托剪掉就可以了,因為開花後的敗花還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對殘花來說并沒有意義,剪掉之後還可以保持植物的美觀性。修剪整枝是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生長發育,從而使長勢旺盛。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豔。
殘花修剪之後,就需要修剪枝條,修剪掉徒長的病枝、弱枝。杜鵑花的株型要圓潤傘狀最好,所以超出範圍的枝條可以全部剪掉,杜鵑花修剪适合輕剪,不适合重剪,所以不能剪得太厲害。結合樹冠形态删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于植株生長,如果發現有枯枝、病枝,就要及時清除,這樣可以防止或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
杜鵑開花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養分,所以修剪完成之後,我們需要及時補充肥料,在土表淺埋控釋肥。也可以在澆水的時候施加豆餅水,杜鵑正處于花期時,最好不施加肥料,否則花期會變短。杜鵑花的花期一般是在4---5月份,但是施肥的時間最好要在3---4月份,要用稀薄的腐熟肥料,也可用豆餅水澆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