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被稱為“工業血液”,如果沒有石油,我們的生活将無以為繼。其實在二十世紀之前,石油的重要性遠沒有煤炭那麼高。在蒸汽時代,煤炭才是人類普遍使用的燃料,而石油僅僅是作為一種一般性物資,主要用來照明或者充當潤滑油。
進入二十世紀後,随着燃油汽車的普及和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石油才真正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并在能源地位上超越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
然而,自從石油成為戰略資源的那一刻起,人類對于石油儲量的焦慮就從未停止過。1914年,美國礦務局預測:“本國石油儲量将在10年内耗盡!”
19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卡特表示:“當下一個十年結束時,人類就會将全球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全部用完!”
1973年,斯坦福大學教授保羅·R·埃利希發出警告:“到1990年,全世界将耗盡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
關于石油即将告罄的說法,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于馬裡恩·金·哈伯特提出的石油枯竭理論。上世紀50年代,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畫了一張“全球石油産量”曲線圖,它的形狀是一個鐘形。按照哈伯特的說法,全球石油産量将會在1966年到1972年之間達到峰值,随後就會出現下滑,越來越少,直至枯竭。
該理論剛剛被提出時,由于最初幾年的石油産量和他預估的值非常接近,所以導緻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理論,石油枯竭論的說法開始瘋傳,很多業内人士都将其奉為圭臬。
然而,進入80年代後,全球石油産量不僅沒有下滑,反而大幅提升。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全球石油産量繼續穩步增長,石油枯竭論早已淪為業内笑話,自然也就沒人再提了。
石油枯竭論建立在“石油不可再生”這一重要前提之上,那麼,石油到底是不是不可再生資源呢?如果是不可再生資源,那為什麼石油開采了一個多世紀還沒有采完,反而越采越多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石油是怎麼形成的。一直以來,關于石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生物沉積變油,這種說法認為,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古代海洋和湖泊中生長着大量的動物和藻類。它們死後沉到海底或湖底,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與外界空氣隔絕。在細菌分解、高溫、高壓等作用下,這些生物遺體逐漸分解轉化成為石油(和天然氣)。按照這種說法,石油是不可再生的。
另一種說法是石化變油,這種說法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内本身的碳生成的,與古代生物無關。按照這種說法,石油是可再生的。
事實上,我們如果把時間線拉得足夠長,那麼不管是生物沉積變油還是石化變油,其實都是可再生的,因為石油形成的本質就是地球上碳的循環。
同理,我們如果以人類文明發展軌迹為時間線,那麼不管是生物沉積變油還是石化變油,其實都是不可再生的,因為人類對于石油的需求速度遠遠大于石油的生成速度。
因此,單純地讨論石油的形成原因和可不可再生性是沒有意義的。對于人類來說,盡可能地抑制需求(或者說是貪念),盡快找到傳統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才是根本出路。
至于石油越采越多的原因,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全球石油産量的多寡,從根本上取決于人類對石油開采投入的資源和技術。從資本的角度來講,隻要石油開采有利可圖,那麼“已探明石油儲量”和“可開采石油儲量”就會越來越多。
以前沒有勘探到的沙漠海洋,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增加了,現在就可以勘探到了;以前無法開采的深層石油、頁岩油,由于技術進步了,現在就可以開采了;以前因開采成本過高而被廢棄的油田,由于石油價格猛漲,現在變得有利可圖了,所以又可以重啟開采了。
所以,對于人類來說,人們根本就等不到石油枯竭的那一天,而是隻會等到因油價太高而主動放棄石油這一選項的那一天。到那時,人類早已用上了價格更低的替代能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