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人們稱他為“詩仙”。
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将進酒》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天寶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又重新踏上了雲遊四海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詩時距“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勳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
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天寶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3.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俠客行》
他們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千裡之行,無人可擋。
天寶三年,李白遊齊州。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李白《俠客行》一詩雖在禮贊俠客精神,但由于詩人就是尚任俠,所以此詩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詩人的豪情壯志在詩中表現無遺。
4.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夢遊天姥吟留别 》
豈能卑躬屈膝的去侍奉權貴,讓自己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顔!
天寶三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東魯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曆天姥山的詩,大約作于李白即将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
5.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上李邕》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霄雲外。
李邕在開元七年至九年,曾任渝州刺史。李白遊渝州谒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李白在臨别時寫了這首态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在詩中李白以大鵬自比,表現了詩人此時豪情滿懷、直沖青雲之志向。
6.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宣州謝脁樓餞别校書叔雲》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公元753年,李白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詩中表達了詩人的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
7.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别兒童入京》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着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天寶元年,已經四十二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書。他異常興奮,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别,并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詩中毫不掩飾其喜悅之情。
8.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關山月》
浩蕩長風掠過萬裡關山,來到戍邊将士駐守的邊關。
這首詩是李白在看見征戰的場景後,歎息征戰之士的苦辛和後方思婦的愁苦時所作。李白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萬裡邊塞圖引發這種感情。這隻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
9. 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
但願能夠發揮自己的本領,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
公元743年,李白初入長安,此時供奉翰林,胸中正懷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