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腳上,都會長出一些又黃又硬,形狀各異的小疙瘩,一碰非常疼,有時甚至會一長好幾個。
有人說是長了雞眼,也有人說這隻是老繭,到底該怎麼分呢?
腳上長的小疙瘩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常見的“腳部疙瘩”基本為以下3種,大家可以根據症狀來進行判斷:
雞眼
雞眼,是足部皮膚長期受到壓迫和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角質增生性損害。
另外,雞眼還分軟硬:
老繭
老繭又叫“胼胝”,是皮膚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角質層增厚,老繭更像是“盾”,為了保護反複受壓的皮膚而形成。
跖疣
跖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 感染引起的腳部皮膚良性增生物。
注意:跖疣會傳染!跖疣患者或者無症狀病毒攜帶者都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傳播HPV病毒。
腳底長這些東西怎麼辦?
長了雞眼、老繭或跖疣,不要在路邊小攤,修腳店、足療店治療。這些地方很容易因操作不當,導緻雞眼反複發作,還可能因用具消毒不到位,引起感染、流膿,甚至還可緻命。
科學安全的處理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雞眼的處理方法
根據雞眼的程度,即初期、中後期,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
雞眼很容易反複發作,所以無論有沒有長或剛治愈時,都要注意:
老繭的處理方法
老繭的處理方法和雞眼初期的處理方法相似,就不啰嗦啦!
平時,隻要避免再壓迫長繭的部位,繭會自行慢慢消失,如果老繭開始有痛感,要及時就醫。
跖疣的處理方法
得了跖疣,要前往醫院的皮膚科,根據醫囑用藥與治療。此外,大家還要注意:
最後,小薇再做個總結:
平時不妨給自己備雙舒适的鞋,站1~2小時就坐下休息會,多關注腳部衛生,睡前泡泡腳,從根源上杜絕這些腳部疾病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