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歸期
首發:家庭雜志(ID:jiatingzazhi)
前段時間,林志穎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己48歲慶生照,同時紀念出道30周年。
照片上的他,雖然清瘦單薄,但依舊眉目清秀、五官俊朗、行動自如,和他遭遇車禍前的狀态相差無幾。
距離那場重大車禍僅僅過去3個月,林志穎就從傳言中的毀容重新變回“不老男神”,除了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外,更離不開家人的悉心照料。
生死一線時,他的妻子陳若儀日夜不離地守在他身邊,三個兒子也時刻期盼着他蘇醒。
死裡逃生後,陳若儀不禁潸然淚下,她說:“終于等到這一刻,看到三個孩子陪伴在他身邊,自己可以安心許多。”
能讓妻子發出這樣的感慨,想必林志穎在生活中一定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出道30年,林志穎給觀衆留下了太多經典角色:《絕代雙驕》裡的小魚兒、《天龍八部》裡的段譽、《放羊的星星》裡的仲天骐......
在熒幕上,他是一人千面的實力派演員,在生活中,他是鐘情妻子的好丈夫,孩子們眼中的好爸爸。
身處魚龍混雜,心浮氣躁的娛樂圈,林志穎卻自始至終活得像一股清流。
憂郁的美少年
林志穎對童年“遺忘”得很幹淨。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每每被别人問及童年,他總是毫不在意地說:“我忘記了,不知道為什麼,那段記憶就是不在了。”
起初,旁人隻猜測是因為他不想暴露過多的隐私,後來才發現,原來他是刻意地選擇遺忘,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過得快樂一些。
林志穎的童年是不快樂的,這種感覺源于父母長期的争吵不休。
小時候,他經常聽見父母在隔壁房間吵架,唇槍舌戰的敵對,劍拔弩張的氣氛,吓得他和哥哥蜷縮在角落裡,心裡的無力感與日俱增。
後來,林父林母的婚姻還是以破裂告終,他們的三個兒子不得不面對母親離家的事實。那一年,林志穎隻有11歲。
父親要外出謀生,哥哥又隻比他大兩歲,從那時起,他就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
沒有母親在身邊,林志穎和他的兄弟經常吃不上一頓可口的飯菜,他們隻能靠一些沒有營養的便當果腹。因為長期的營養失衡,林志穎的身高隻長到172cm便戛然而止。
小時候親眼目睹父母的争吵,稍大一些後,他又缺乏母親的陪伴,可以說整個童年林志穎都沒有感受過和睦家庭的氛圍,所以他才會選擇性地“遺忘”童年,忘掉那段讓他不怎麼高興的過往。
不過幸好,父親給了林志穎足夠多的關懷,讓他能在充盈的父愛裡找到些許缺失的母愛。
在林志穎的記憶裡,父親雖然很忙,但他會盡量抽時間送孩子們上學,輔導監督他們寫作業,經常操勞到很晚才能休息,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忙碌,可父親從未抱怨過,總是笑盈盈地面對他們。
其實,林父後來再婚,對方也帶着孩子,這樣一來,養活7口人的重擔就壓在了他的肩上,壓力之大,絕非旁人能體會一二。
可即便如此,林父也從未把煩惱帶給家人,盡管他上一秒還在為工作的事情發愁,但回到家裡,他也不會把不開心展露在家人面前,時刻維護着這個重組家庭的和睦氛圍。
出道以來,林志穎給觀衆的印象都是“如沐春風的小志”。在經曆過那些不美好的童年往事後,依舊笑容和煦,着實離不開父親的關愛和影響。
父親的陪伴,滋養了他對抗磨難的底氣,父親的呵護,也讓他淡忘童年的傷痛。
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林志穎也把這份良好的家風,傳承到自己的家庭裡。
護妻寵夫
身在聚光燈下,林志穎得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名利,也失去了尋常人觸手可及的幸福。
這種反噬在他的婚姻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緻。
比如,他很愛妻子陳若儀,但他們交往之初,考慮到事業會受到影響,所以一直處在躲躲藏藏的狀态。
普通情侶牽手逛街,他們出門必須間隔十米,别人隆重舉辦結婚典禮,他們隐婚到誰也不知。
林志穎高調官宣之前,陳若儀為了他的事業甘願默默陪在他身邊。隐蔽的關系,得不到大家的祝福。
這種狀态一直持續到兒子kimi出生,林志穎全程陪産,見證生命誕生的奇妙,也目睹了妻子遭受的疼痛和不易,他終于放下偶像包袱,大聲公布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以求給足妻子安全感。
不料,這樣的做法竟直接将陳若儀推上風口浪尖。
作為“不老男神”身邊的女人,不管她願不願意,都必須承受外界或公正或苛刻的評價。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經常胡亂造謠她和林志穎的婚姻狀态,更有甚者大肆攻擊她的長相,說她配不上林志穎。
從林志穎公布感情生活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婚姻就被唱衰不斷,可為了維系他們的感情,陳若儀隻能獨自消化這些委屈。
看到妻子因為那些謠言而傷心難過,林志穎果斷在節目上澄清,并多次高調表白妻子陳若儀,感謝她這些年對家庭的付出,用事實打破婚變謠傳。
他說:“感謝若儀一直以來的犧牲和付出,是她讓我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
網上很多謠傳是陳若儀對林志穎死纏爛打,林志穎才和她在一起的。
而真實的情況是,在一次車展上,30歲的林志穎對20歲的陳若儀一見鐘情。
但演慣偶像劇的他,并沒有上演俗套的愛情戲碼,而是細水長流地和陳若儀相處。慢慢深入了解後,他們才終于認定對方是可以終身相伴的那個人。
這樣的感情雖然沒有轟轟烈烈來得精彩,但細水長流的相伴,亦是曆久彌香,絲絲入扣。
林志穎護妻并不僅僅表現在節目上,在生活中,他也将婆媳關系處理得比較妥當。
因為年代不同,林母的生活習慣和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和陳若儀有些出入。
在年輕人看來,夏天穿牛仔短褲既清涼又時尚,可在老人家眼中,衣不蔽體多少有點不得體。
所以林母會要求陳若儀不能穿暴露的衣物,并要求兒媳遵循封建禮教的“标準”來孝順她這個婆婆。
因為陳若儀很愛林志穎,不想讓他夾在中間難做人,所以婆婆的要求,陳若儀哪怕不太情願,但基本上還是會照做。
可林志穎不願看到妻子在家裡都過得那麼小心翼翼,但又不好當衆拂了母親的面子,因此他經常背着妻子,和母親講時代變遷的道理,讓母親不要過多幹涉他們。
母親雖然有些老頑固,但也聽兒子勸,慢慢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後來甚至給兒媳買牛仔短褲,告訴她隻要别在見長輩的時候穿就好。
在這段關系中,因為丈夫的事業和家庭關系,陳若儀時刻需要忍耐,而林志穎看到了妻子的付出,不管在言語上還是實際行動中,也都不吝向對方表示感謝,并潔身自好,出道多年從不和别的女明星搞绯聞。
陳若儀的寬容大度,林志穎的用情專一,雙向奔赴的愛情,是圓滿婚姻的幸福底色。
而相互包容,彼此諒解的相處模式,也讓他們在激情褪去後,依舊能長相厮守地走下去。
貼心奶爸
林志穎不僅是愛護妻子的模範丈夫,也是經驗豐富的貼心奶爸。
大兒子kimi出生前,他就向專業人士請教了新生兒的襁褓包法,以及懷抱嬰兒的正确手法。
妻子分娩時,林志穎全程陪同在側,感受到生産之苦,也見證了生命誕生的奇迹。
盡管之前他練習過很多次,但當他真正将剛出生的兒子抱在懷裡時,依然會緊張得滿頭大汗。
用力太輕,他怕抱不穩孩子,使勁太多,又怕勒着小小的kimi.
就這樣,初為人父的林志穎,在反反複複試了十幾次之後,終于摸索到合适的力道。
兒子出生後,他為了讓妻子擁有更好的休息,經常把哄娃睡覺、換尿布、幫娃洗澡、拍奶嗝這些瑣事包攬在自己身上。
以林志穎的經濟實力,他請得起育兒經驗足夠豐富的金牌保姆,可他卻選擇親曆親為地照顧兒子。
或許經曆過童年缺乏至親陪伴的煎熬,所以林志穎不願自己的兒子再遭受那種無助感,因此不管工作再忙,他都會抽出盡量多的時間來陪伴妻兒。
在林志穎日複一日的練習下,他終于練就了一手帶娃的好功夫。
2013年,林志穎父子受邀參加《爸爸去哪兒》真人秀節目。
在鏡頭前,kimi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和父親有疏離感,反而一個勁粘着爸爸。
小孩子的舉動是不會騙人的,看得出來,林志穎平時一定沒少陪伴在兒子身邊。
而他為3歲半兒子穿衣服,喂飯,吹頭發的動作,每一個都娴熟自然,毫無違和感。
從林志穎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中,觀衆真的可以體會到,他生活中就是一個貼心的奶爸。
娛樂圈中的人設也許會造假,但小志的育兒動作就像刻在骨子裡的基因,不用刻意表演,卻在不經意間自然流露。
他說:“因為我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所以特别渴望擁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我小時候沒有的,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擁有。”
因此,帶着童年的缺憾以及對美滿家庭的渴望,林志穎總是用心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時光,讓家庭氛圍始終處于和睦狀态。
在kimi的雙胞胎弟弟出生前,林志穎就擔心他會心理不平衡,覺得弟弟們分走了父母的關心和寵愛。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林志穎特意翻了很多有關親子關系的書籍,終于找到一個合适的方法。
那段時間,他會時不時送kimi一些小禮物,并告訴兒子是未出生的弟弟們送給哥哥的禮物,讓kimi知道弟弟是和父母一樣愛他的家人,而不是來分走父母疼愛的。
在愛的教育下,不管是二胎雙胞胎出生前還是出生後,他們三兄弟的關系始終非常友愛。
但再和諧的家庭,也終會出現小矛盾,每每此時,林志穎都不會一味去要求哥哥就要讓着弟弟,而是心平氣和地調節着小家夥們的關系。
他家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太一樣,林志穎對他們的教育方法也會相應調整。
小兒子喜靜,林志穎就和他一起看書;
二兒子好動,林志穎便陪他一起玩遊戲;
而正處于叛逆期的kimi,林志穎就采用柔性戰術,在體諒兒子身心變化的同時,瞅準時機和兒子拉近距離。
這樣的細膩貼心,不僅讓他體會到撫育孩子的艱辛和快樂,也讓他獲得了兒子們發自内心地尊敬和愛護。
如今,林志穎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可有一件憾事,即便過去很多年,他也依舊難以釋懷。
2011年4月18日,林志穎的父親突然病故,而他當時還在上海會友,匆匆趕飛機回家,還是沒能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
回想起這些年,他總是忙于工作而疏于對父親的陪伴,林志穎經常責怪自己不是個好兒子。
在往後的許多年裡,父親都是林志穎不肯輕易觸碰的話題,每每提及,他都會哽咽落淚,甚至需要中斷節目錄制來平複心情。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你事業高升、家庭幸福,以為所有的事情都會向好發展時,那個最親近的人卻驟然離世。
他再也分享不了你的喜悅、悲傷和痛苦,你甚至不願相信陪伴你數十年的他會永遠離開,此生不複相見。
可就在你習慣性地喊出兩三聲“爸爸”,回應你的隻是無聲靜默時,才會真正懂得失去的痛楚。
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就得經曆無數離别,有的離别可以重逢相伴,有的離别卻是永遠不見。
人生常态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珍惜每一次的陪伴,這樣才不會在失去之後悔恨終生。
我們都以為來日方長,卻不曾想過“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或許才是人間真實。
所以,珍惜當下,未來才能不留遺憾。
資料來源:
《魯豫有約》
《爸爸去哪兒》
《誰是不動菜》
《快樂大本營》
《味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