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怎麼養#
養鴨怎麼養,這個命題是很大的,可以寫一本上百萬字的書或者拍攝一部上百集的電視劇,現在先嘗試用三五千字簡單地描述一下吧。
從規模上來講,養鴨分兩種,一種是小規模,稱之為家庭養鴨。一種是大規模,叫着批量養殖。
從養殖方式來講,也分兩種,一種是圈養,一種是散養。
不同的養殖方式有不同的飼養方法,因此要分開說。
先說小規模的家庭養鴨,這個是最普遍的。目前農村家庭散養的養殖戶基本上都是養大了自己吃,規模都比較小,多的也就三五十隻,少的也就十來隻。因為農村人比較忌諱養鴨用藥,覺得用藥後鴨子的品質就不好了,他們仍然保持着最原始的初衷,不吃藥不打針不喂飼料,因為飼料有添加劑,也是他們感覺不爽的。
這樣,小鴨的開食料就是螺絲米,也就是大米下鍋,煮一會兒,大概三五分鐘,等大米外表軟和裡面還是硬芯的時候,撈出來拌在冷水裡面,給小鴨子吃,這種開食料小鴨很喜歡吃的,也長得快。大概一周以後,就直接喂大米了,喂到十來天後開始增加一些青飼料,也就是菜葉子,到二十日齡後基本上就直接用稻谷來喂養了,由于玉米的顆粒比較大,一般要差不多一個月後才可以直接喂玉米,早期也有喂玉米粉的。
家庭養鴨
這種是最傳統的糧食喂養方法,我們小時候在老家就是這麼喂的,那時候還不懂得采用保溫燈,就是每天晚上把小鴨子抓進紙箱子裡面裝起來,天氣寒冷的話,大概是十度以下吧,紙箱裡面還會包裹上被褥,小鴨在裡面很暖和的。這種方式是白天喂,晚上不喂。
小鴨在家庭養殖中全生長期都是自由放養,大約七日齡後早上會趕出家門,到田裡地裡去放,晚上再趕回來,基本上到十日齡左右,鴨子在方圓一公裡,知道自己回家,餓了就回家找吃的,吃完又出去,而且早晚都是自己出門自己回家。
家裡就備好糧食等着他們自己回來,一般都是喂稻谷。夏天的時候,我們會在地裡撿螺蛳,鴨子是非常愛吃螺蛳的,另外就是喜歡吃魚蚌殼,砸開螺蛳和魚蚌殼後給鴨子吃裡面的肉,它們是非常喜歡的。當然成鴨吃螺蛳可以整個一起吃,我想,應該能補鈣吧,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消化掉。
農村家庭養鴨一般都是随機的,公鴨子用來吃肉,母鴨子用來下蛋,各種品種的鴨子都是随行就市,市場上賣什麼就養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養憨寶寶了,就是黑毛的旱鴨子,這種鴨子能自己孵化小鴨,産蛋率還不錯。大家養這種鴨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能自己孵小鴨,而且是旱鴨子,不需要下水也好養活,走起路來笨重得很,個體很大。
蛋鴨
當然,因為是家庭養鴨,對于防疫是較差的,不存在打疫苗這種說法,基本上養活鴨子全靠運氣,小鴨子成活率是很低的,有很多人買二三十隻鴨苗回來,可能養大的隻有那麼三五隻,全部死亡的情況也經常有,這種情況造成家裡的鴨子總是有好幾批,大小不一,有些鴨子都在下蛋了,還有些鴨子剛剛換完初毛。
現在很多農村家庭也都是采用圈養的方法來喂鴨子的,因為這樣明顯好管理得多,吃一部分飼料,然後吃一部分糧食,還有菜葉子殘羹剩飯等等。隻是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環境很差,現場髒亂,鴨糞也沒有系統處理,有點臭氣熏天。
我們小時候在家裡養鴨的時候,對付鴨子生病的辦法有一些,現在想來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反正那時候就是這樣弄的,首選是藿香正氣水,這種東西兌水給鴨子喝,或者給鴨子灌進去,另外就是大蒜水,還有喂青黴素土黴素頭孢等等,當然,現在是不能喂土黴素了,好像藥店也不準賣了,現在的醫療明顯高級得多,有很多粉劑的藥物拌料。
現在農村市場上想買到這種純糧食喂養的放養鴨子是很難很難的了,因為現在都是老人在家,他們的糧食大部分都是買來的,糧食比飼料貴得多,而且這種傳統的方法都是喂出來給自己吃,糧食蛋是很金貴的,因為說實話,糧食蛋來之不易,産蛋率也很低。
所以現在農村市場上賣的仍然主要是飼料鴨和飼料蛋。
家庭圈養
然後我們再說一下大規模的批量養殖,我們現在用的是魚塘養鴨模式,目前有五個鴨場,年出欄肉鴨二十萬以上,蛋鴨固定在三萬隻左右。
規模化養殖第一就是鴨病防治,都是采用正規的疫苗預防措施,在小鴨15日齡以前打三針,預防至少九種以上的常規鴨病,這是确保鴨子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要有基本的成活率才能産生商業價值。
九種常規鴨病是:禽流感、脾壞死、黃病毒疫苗、安卡拉(心包積液綜合症)、漿膜炎(分類很多種,具體要根據區域發病特性)、肝炎、副黏病毒、小鵝瘟、花肝。
然後我們有專用的育雛棚用于小鴨的日常管理,小鴨入場就有保溫設備,提供足夠舒适的環境溫度,即便是脫溫後,早晚仍然喂養在育雛棚裡面的。
鴨苗前三天的适宜溫度是30℃-32℃,到7日齡的時候維持到25℃。10日齡後維持到20℃,15日齡後隻要環境溫度不低于15℃就可以在室外自由放養。
在魚塘養鴨的規模化養殖中,我們對環境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鴨場地面普遍都是硬化的地面,或者鋪磚頭或者是水泥地,當鴨糞厚度超過三公分就要進行清掃,裝袋運走做有機肥,平時下雨期間出現泥濘時還要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雨季過後進行環境全面消殺。
消殺鴨場的方式:1、生石灰撒播。2、高壓水槍沖洗。3、日光照曬一周以上。
每養殖一批就按照上述步驟做一遍,然後再養殖第二批。
在日常管理中,分成有鴨棚和無鴨棚兩種模式。
有鴨棚的管理相對無鴨棚來說要容易點,鴨棚内可以增設很多東西,比如區域分割,增加産蛋窩,增加保溫燈,增加墊料等。
無鴨棚的管理要複雜很多,因為是露天放養,鴨子無依無靠,全靠體能和大自然抗争。在寒冷的冬季,夜間的鴨子偎依在一起看起來是很可憐的,養殖員怎麼樣每天晚上要起來趕兩三次,要通過鴨子的運動來提高體溫,以免受涼得病。要是雨季的話,養殖員更加辛苦,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要密切觀察鴨群動态,隻要鴨子被泥漿糊住毛發就得趕下水,很多糊滿泥漿的鴨子根本趕不動,它們就偎依在一起死活不動,但是仍然要強制趕下水,不然它們就隻能被凍死,或者因為傷寒病死。隻有趕下水洗幹淨泥濘,才能保證毛發是舒展的,舒展的毛發才具有良好的保溫功能。
批量養殖白鴨
其它就是飼料喂養,飼料喂養分成兩個系列,一種是市場上普遍進行的全價顆粒飼料喂養,一種是自制顆粒飼料 全價顆粒飼料喂養。
我們常常覺得全價顆粒飼料喂養是萬能的,也是最簡單的,每天拆開袋子,給鴨子喂,鴨子吃完了接着添加繼續喂,其實真實的場景不是這樣的。
首先是開食料,我們鴨場是用小雞料做開食料,一千隻鴨子吃一包開食料,能維持到第三天。然後開始吃小鴨料,一千隻鴨子要吃10包小鴨料,能維持到第13或者14天,然後是成鴨料。
肉鴨的喂養方法和蛋鴨的喂養方法是不同的,肉鴨是白天晚上自由采食,基本上是吃多少就給它喂多少,但是蛋鴨不一樣,蛋鴨是白天喂,晚上不喂。
到三十日齡後,蛋鴨開始控料,每天按照每隻鴨最高0.25斤進行控料,一直到下第一個蛋。
肉鴨全程不需控料,但是每一周必須要至少餓一個晚上,在餓之前要确保它白天的料是在晚上日落前剛好吃完,然後在這種情況下挨餓,這種方法是有效刺激鴨子的食欲,防止鴨子得厭食症同時通過它們第二天早上的狂吃猛吃達到迅速增重的目的。除了這種方法以外,我們還要采用趕鴨下水的方法來刺激吃料。比如泥鴨每天趕下水三五次到七八次,因為每一次趕下水後上岸它們就會狂吃一頓。如果不趕下水,可能有些鴨子蹲在原地半天不吃不喝,就在那兒蹲着,因為沒有吃,所以長肉慢。
在雨季和寒潮期間的吃料管理和平常天氣也是不一樣的,因為雨季和寒潮期間,鴨子會通過大量進食來提高體溫,但是如果采用不限制的提供飼料的方法,鴨子會被撐死或者腸胃吃壞掉得厭食症甚至會絕食,暴飲暴食也是不可以的,因此,批量養殖喂鴨子還要根據系統設定,科學的逐量增加。
比如說,今天晚上7點給鴨子喂了10包飼料,到第二天早上7點,鴨子全部吃完,然後我們喂料的時候,鴨子饑不擇食地來搶食,這時候得停下來,先喂兩包,看看能不能秒殺,如果能秒殺就再喂一包,直到秒殺結束,這個秒殺的數量就是當天晚上7點需要增加的數量。這種方法每天都得記錄,然後在遇到雨季和寒潮的時候,就成了添加的标準,隻能在标準允許的範圍内給它适量添加而不是盲目添加,防止暴飲暴食帶來的鴨群健康問題。
同樣的道理,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我們白天和晚上的喂料也是有區别的,炎熱的夏季,鴨子是白天不怎麼吃,晚上狂吃。寒冷的冬季,鴨子是白天狂吃,晚上因為要彼此偎依在一起保暖,就要稍微少吃一點。
在大面積放養和小面積圈養的環境裡面,鴨子的吃料也是不一樣的,大面積放養的時候,鴨子早上就開始不斷地往更遠的地方跑,根本就不想回來,造成家裡的飼料桶基本上一整天都沒有怎麼吃,但是這樣絕不代表着他們隻能晚上吃一點白天可以不喂。實際上它們24小時吃料的量完全在标準範圍之内,比如一千隻肉鴨在35日齡要吃8包料,大面積放養的時候,白天可能隻吃一包,不懂标準養殖的朋友可能會認為大不了晚上吃兩包,然後白天喂一包,晚上喂兩包。這種方法導緻的錯誤是鴨子長不大,不長肉。正确的方法是通過每天的計算和累計,知道這時候它們能吃8包了,白天哪怕隻是吃了一包,晚上仍然要上7包料。因為實際上鴨子的狀态是晚上回家守着飼料桶不停地吃,一直吃到大天亮,然後天亮後又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顆粒飼料機與它生産的飼料顆粒
蛋鴨的喂料在生第一個蛋以後就不能喂肥鴨料,要喂專用的蛋鴨料。
蛋也分成兩種,一種是商品蛋也就是菜蛋,另外一種是種蛋。也就是要孵化小鴨子的蛋。
菜蛋喂養也是分成兩種,一種是白蛋,喂養普通蛋鴨料,蛋黃是沒有顔色的,随機。
另外一種是綠殼蛋,又分兩種,一種蛋黃是紅心的,叫着紅心蛋鴨料,另外一種蛋黃是黃心的,叫黃心蛋鴨料,這種黃心蛋鴨料的鴨蛋和糧食蛋的鴨蛋蛋黃顔色是非常相似的,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大家在市場上買的土鴨蛋就是這種,實際上真正說的土鴨蛋就是糧食蛋,黃心的。
種鴨料比上述兩種蛋鴨料都要貴,至少一包貴十塊錢,是專門提供給種鴨的飼料。
再說一下另外一種就是是自制顆粒飼料的事情。
這種顆粒飼料我們早期的時候是通過批量種植牧草來做的,牧草 玉米 米糠麸皮預混來自制顆粒飼料,營養不輸全價顆粒飼料,雖然成本并不低,這是我覺得需要全民推廣的方法,因為能很好的完成綜合立體生态模式,實現種養結合。
這種飼料是用揉絲機将牧草粉碎成絲狀,然後預混玉米麸皮米糠後投入顆粒飼料機内制作顆粒。顆粒金黃飽滿,适口性非常好,鴨子愛吃。隻是唯一的缺點是隻能生鮮投喂,因為如果要烘幹的話,造價就太高了,而且營養損失嚴重。生鮮投喂就意味着保質期很短,不能批量儲存。在天氣條件差的時候比如連綿陰雨天氣,還是隻能依賴全價顆粒飼料。
配方:牧草15% 米糠或者麸皮15% 玉米60% 豆粕10%。
當然,養鴨怎麼養,要說的話還有很多,但是基本上就是這些吧,暫時就寫到這裡了,感謝閱讀,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