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

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0:36:25

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9月14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再一次爆發激烈沖突,兩年前由普京親自操刀,令雙方簽訂的“停火協議”成為一張廢紙,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阿利耶夫把國家開成)1

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外交關系

9月14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再一次爆發激烈沖突,兩年前由普京親自操刀,令雙方簽訂的“停火協議”成為一張廢紙。

因為俄烏沖突已經焦頭爛額的普京,聽到這個消息,恐怕隻會更加頭疼。

亞美尼亞是俄羅斯“集安組織”的小弟,俄羅斯不能坐視不管;可是完全幫助亞美尼亞徹底打趴阿塞拜疆也是難上加難,否則普京早就這麼幹了。

一個小小的阿塞拜疆,為什麼讓普京這麼頭疼呢?身為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從“父子共治”到“夫妻共治”

阿利耶夫出生的時候,阿塞拜疆還是蘇聯内部的一個小共和國。雖然他的父親已經是蘇共中央委員會成員了,但是他卻對兒子的人生選擇沒有過多的安排,因此阿利耶夫也一直沒有踏入政壇。

1985年,成績優異的阿利耶夫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碩士畢業以後,就選擇留校任教,教書育人。

蘇聯解體以後,父親退出蘇共中央委員會,阿利耶夫也離開莫斯科,下海經商。

1993年,阿利耶夫的父親重返政壇,擔任阿塞拜疆的總統,此時的老阿利耶夫才開始對這唯一的兒子有了期望,他想要在他離開後,讓阿利耶夫接自己的班。

阿利耶夫被父親叫回阿塞拜疆,跟着父親參加所有的正式訪問,并且擔任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的副總裁,主管着整個國家的戰略性能源企業工作。

面對父親的安排,阿利耶夫十分認真,他經常奔走于國外各個大企業之間,遊說外國資本投資阿塞拜疆的石油産業。

可以說,阿塞拜疆的石油領域能夠擁有足夠的外國資本确保自身的快速發展,阿利耶夫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5年,阿利耶夫進入政壇,之後就步步高升。2003年,他被父親任命為政府總理,同年他還和父親一起競選總統。不幸的是,當年老阿利耶夫就因為病情惡化退出了競選。

由于父子倆在自己的職位上,為國家的發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當老阿利耶夫退出後,選民就把支持父親的選票,全部投給了兒子。

于是,阿利耶夫于2003年當選阿塞拜疆總統,成為了獨聯體國家中唯一一個“子承父業”的國家元首。

當選總統以後,阿利耶夫延長了總統任期,還将自己的妻子梅赫麗班直接任命為第一副總統,将整個國家變成了“夫妻共治”。

可是,阿塞拜疆的民衆卻毫不反對,一方面是因為梅赫麗班本身就十分優秀,不僅才華出衆,在醫學方面十分有建樹,而且也十分關注公衆事業,她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親善大使。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阿利耶夫在任期間,能夠兢兢業業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大力推動阿塞拜疆的經濟發展。他經常深入民間,了解民衆心聲,所以民衆對他十分支持。

但是阿利耶夫的野心遠遠不限于此,随着國力的不斷增強,他開始不把俄羅斯放在眼裡。

“親兄弟”變對手

阿塞拜疆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國,可随着蘇聯解體,阿塞拜疆卻和俄羅斯越走越遠。

阿塞拜疆遠離俄羅斯的第一個原因,還是和亞美尼亞有關。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多年以來,就因為曆史、宗教、現實等等原因,沖突不斷。

小國的命運從來不由自己完全掌握,小國的戰場往往更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場。所以,每一次沖突的背後,總有各個大國在選邊站隊。

而俄羅斯,就選擇站在了亞美尼亞一邊。

俄羅斯也是沒辦法,因為亞美尼亞的地理位置确實是太重要了。亞美尼亞西靠土耳其、北鄰俄國、南接伊朗,是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重要支點。

有了這塊地方,俄羅斯既可以圖謀自己的中東大計,也可以保護南部邊疆,若沒有這裡,普京數年來的謀劃也就付之東流了。

可阿利耶夫才不會這麼善解人意,體會普京的無奈。對他來說,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

況且,阿塞拜疆也不是孤軍奮戰,他的背後,還有别的國家,這也讓他有了和俄羅斯對抗的勇氣。

納卡沖突中,最旗幟鮮明地站隊阿塞拜疆的就是土耳其了。

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在民族、語言、宗教和文化上一脈相承,高度的民族認同感,本就促使土耳其支持阿塞拜疆。

而且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在能源貿易上,也有往來,為了經濟利益,土耳其也要幫助阿塞拜疆。

不僅如此,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在曆史上也存在長久的矛盾,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促使土耳其不遺餘力地對阿塞拜疆提供幫助。

除了口号上大力支持之外,土耳其更是拿出了實際行動,給人力給武器,讓阿塞拜疆在戰争中,終于有力量掌握主動權。

最重要的是,因為土耳其的支持,俄羅斯在兩國沖突中,也不再強硬地幫助亞美尼亞對抗阿塞拜疆了。

因為俄羅斯還不想将土耳其徹底推到他的對立面。

另一方面,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也一直有經濟往來。阿塞拜疆有着豐富的油氣資源,俄羅斯可以從阿塞拜疆低價購買石油,然後運送到歐洲,賺取高額利潤。

阿塞拜疆還一直向俄羅斯購買武器裝備等物資,因此俄羅斯也确實不想徹底失去阿塞拜疆。

所以,再次面對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沖突,普京大帝都是苦口婆心,叫來兩國領導人當面詳談,一次次促成停火協議。可是這兩國的領導人,卻沒有太給普京面子。

2020年9月的沖突中,在俄羅斯的斡旋下,兩國簽訂了3次停火協議都沒有結果,第三次停火協議簽訂不到4分鐘,戰火就再次燃起。

一直到第4次停火協議簽訂,兩國之間才暫時獲得短暫的安甯。

阿塞拜疆讓普京頭疼得還遠遠不止這些,除了想把納卡地區拿回來之外,阿利耶夫還一直有一個最大的心願,那就是擺脫俄羅斯,直接把自己的石油,賣到歐洲去。這也直接觸動了俄羅斯的利益。

抓住機會,推動油氣出口

随着俄烏沖突的不斷升級,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貿易基本已經斷絕了,歐洲國家因此陷入到了嚴重的能源危機,這也讓阿塞拜疆看到了新的機會。

阿塞拜疆的油氣能源十分豐富,開采曆史也十分悠久。目前已經探明,阿塞拜疆的天然氣儲量超過了2.2億立方米,未來十年内,阿塞拜疆都會是國際市場上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國。

從1995年開始,在阿利耶夫父子的努力下,阿塞拜疆吸收的9 7 0

億美元外國投資中,4 2 0億美元都被投入了石油行業。

最近幾年,阿塞拜疆更是大大擴充了天然氣的出口能力。目前,通過巴庫-第比利斯-埃爾祖魯姆管道,阿塞拜疆的天然氣不僅向格魯吉亞和土耳其出口,還向天然氣儲量最大的俄羅斯和伊朗出口。

但是,阿利耶夫還覺得不夠,他們還想把管道鋪設到歐洲各國。

多年來,歐洲國家就一直在努力實現天然氣進口多元化,但是一方面難以找到穩定和足夠的天然氣來源,另一方面歐洲各國也在管道線路上争論不休。

這導緻各大石油公司不能在項目投資上達成一緻,行政當局也很難下定政治決心。

終于,阿塞拜疆的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這條管道以阿塞拜疆的沙赫-傑尼茲氣田二期項目作為起點,橫跨土耳其東西部,一直通往希臘和保加利亞邊境,總長度達到了1700公裡。

對于正在積極實行天然氣進口渠道多元化的歐盟來說,這條管道無異于一針強心劑。

而美國也十分希望歐盟能夠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所以也十分支持安納托利亞管道的建設。

唯一對這件事不願意支持的就是俄羅斯了,因為阿塞拜疆的天然氣如果出現在歐洲,那勢必會和俄羅斯的天然氣産生競争。

另一方面,俄羅斯斷絕能源貿易,也是希望能增加和歐洲國家談判的籌碼,阿塞拜疆這樣做,确實是打亂了俄羅斯的計劃。

阿利耶夫也明白不能徹底得罪俄羅斯,所以在采訪中,他也一再強調,阿塞拜疆并沒有和俄羅斯競争的意圖,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客戶群體。

數年來,俄羅斯和阿塞拜疆之間早已經合不來卻又割不斷,兩國領導人也是盡力去維持表面的和平。

在這紛亂的局勢中,阿塞拜疆在阿利耶夫的領導下,又将去往何方,這還要看他以後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