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0 20:16:50

前言: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十日,南京皇宮西内,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已經氣息奄奄。在彌留之際,老朱依然在問左右之人:"第四子來未?"在遲遲無人敢回答之後,這位農民出身,被稱為曆史上得國最正的草根皇帝終于駕崩,享年71歲。這裡的第四子,指的是當時封國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很快就和他四叔朱棣之間爆發了大明王朝第一次皇室内戰:靖難戰争。

對于朱元璋的臨終遺言,曆來同情建文帝朱允炆,厭惡明成祖朱棣的史學家都認為是朱棣篡位後修改《明太祖實錄》時所編造。之所以要編造這段記錄,目的就是誤導後世之人,讓他們以為明太祖朱元璋臨終前有意傳位于燕王朱棣。問題是朱元璋為了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殺了多少人,鋪了多少路,他會利令智昏到臨終改變自己的主意麼?

那麼《明太祖實錄》中的這段記錄到底是真是假呢?當年皇太孫的冊封儀式,朱棣本人就是見證人,他何苦要自己打臉來給自己臉上做這樣所謂的"貼金"呢?今天筆者就來探究一下朱元璋是否在臨終前召朱棣南下,以及這次召見背後蘊藏着什麼樣的政治算計。

氣氛詭異的大行皇帝葬禮及新皇帝登基

朱元璋的去世時間是閏5月10日(乙酉日),入葬孝陵的時間則是閏5月16日(辛卯日),期間僅僅間隔七天。就在同一天,朱允炆在奉天殿舉辦了登基大典。一邊哭聲震天地送葬,一邊喜氣洋洋地登基,這紅白喜事同一天辦的詭異氣氛,委實令人難以理解。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朱元璋臨終前召見朱棣)1

明孝陵石像路

日後朱棣起兵時,在檄文中曾嚴厲批評朝廷将太祖皇帝死後第二天即斂,七天即葬這樣的大不敬做法。為了有一個直觀的說明,我們将朱元璋原配馬皇後的葬禮流程拿出來做一個比較。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8月10日,朱元璋的結發妻子-皇後馬氏駕崩,享年51歲。由于馬皇後是明朝第一位駕崩的皇後,她的喪禮流程對後世有極強的借鑒作用,因此朱元璋在8月12日要求禮部考定大行皇後喪禮流程。8月20日,上大行皇後谥曰孝慈。8曰26日,當時已經就藩的全部親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回京奔喪。9月1日,制孝慈皇後神主。9月24日,孝慈皇後梓宮發引。10月8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還國。

下面敲小黑闆劃重點:

  1. 馬皇後從去世到入葬,期間耗時近1個半月。
  2. 皇後去世,在外親王需回京奔喪。不但如此,兩年後馬皇後禫祭除服之時,秦王等五位親王還要再赴京祭拜。
  3. 在外親王從接到訃告到抵達南京,共耗時16天,也就意味着單程需要8天左右。這個數據很重要,我們在下文中會用到。

對比馬皇後和朱元璋的喪禮,兩者一個隆重,一個簡單,甚至簡單到令人生疑。所有反常事件背後,必然隐藏着出人意外的事實。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朱元璋臨終前召見朱棣)2

孝慈高皇後馬氏畫像

燕王朱棣到底有沒有南下?

首先我們來确認一下朱棣到底有沒有南下。《明史》在《建文帝本紀》中,記錄了朱元璋的遺诏,裡面對于在外諸王是否需要奔喪是這樣說的:"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在《成祖本紀》中則明确指出朱棣從北平南下奔喪,收到遺诏後才掉頭北返。這裡雖然可以确定朱棣确實有南下的舉動,但和朱元璋的臨終遺言則産生了矛盾。

王自北平入奔喪,聞诏乃止。(《明史卷五·本紀第五》)

而在距離朱元璋去世時間最近的《明太祖實錄》中,朱棣南下之時不是發生在朱元璋死後。

上素少疾,及疾作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時。漸劇乃焚香祝天曰:壽年久近,國祚短長,子孫賢否,惟簡在帝心,為生民福。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注:指朱棣)還京。至淮安,用事者矯诏即還。(《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七》)

此時朱棣并沒有坐實朱允炆即矯诏者,而在朱棣死後,其孫明宣宗朱瞻基修纂的《明太宗實錄》中,則進一步坐實了朱允炆及其黨羽的矯诏者身份。至于為何要這樣說,筆者在後文中會作分析。

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已至淮安,太孫與齊泰等謀,詐令人赍敕符,令上歸國。及太祖大漸,問左右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明太宗實錄卷一》)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朱元璋臨終前召見朱棣)3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畫像

但無論誰是矯诏者,在這兩本實錄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朱元璋在病危之時就已經派人召朱棣回京,臨終前又多次詢問朱棣消息,給人的感覺就是老皇帝要改立朱棣為大明帝國新皇帝。然而,這真的是事實麼?我們從時間線上來做一個推斷。

根據《太祖實錄》記述來看,朱元璋遣人召朱棣來南京的時間是在他"(疾)漸劇"的時候。如果這個時間對應的是《明史》中"閏月癸未,帝疾大漸"的話,那就是閏5月8日。當天派使者去北平,根據此前南京到北平單程需要8天來算,朱棣最早也要到閏5月16日才能動身。朱元璋在閏5月10日去世,他難道不知道此時朱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趕到南京麼?由此筆者有理由相信,朱元璋絕對不是在閏5月8日才派人召朱棣回京。

繼續翻《太祖實錄》,筆者發現早在洪武三十一年5月8日就已經記錄了"上不豫。"換句話說,在朱元璋去世前一個月,他的身體就已經出現了問題。作為一個已經71歲的老人,朱元璋肯定非常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他是否會在臨終前再為孫子做一次保駕護航呢?他召朱棣南下,對于這位燕王來說究竟是福是禍?

朱元璋臨終前的最後布置

5月12日,洪武末年最受朱元璋信任的武臣:左軍都督楊文從南京被派往北平,任務是統率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王、谷王、甯王三府護衛中的精銳馬步軍士,随燕王一起往開平堤備。同一天,任命鎮守遼東的武定侯郭英為總兵官,都督劉真、宋晟為副總兵,統率遼東都司并遼王護衛中精銳馬步軍士,随遼王朱植前往開平迤北屯駐堤備。換句話說,楊文空降北平城,就是來接管兵權的。而大軍到了開平之後,在他們的北面還有虎視眈眈的遼東明軍。燕王朱棣最大的依靠:燕山三護衛已經在朝廷官軍的合圍之中。

5月29日,朱棣接到南京方面發來的敕文,裡面有"朕之諸子,汝獨才智克堪其任。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内,非汝而誰?"這樣表面褒揚,實則意味深長的話。在本年三月份晉王朱棡去世之後,北方諸王的勢力平衡就已經被打破。無人制約的燕王,反而成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朱元璋臨終前召見朱棣)4

明軍騎兵

筆者進一步推測,朱元璋就是在這道敕文中召朱棣回京。從開平到淮安,10天的時間是比較符合常理的。因此才會有朱元璋駕崩時,朱允炆君臣聽說朱棣已經到淮安的驚慌失措。由于茲事體大,相信朱元璋并沒有告訴朱允炆自己的真實意圖。而年輕識淺的朱允炆也并沒有意識到這是祖父最後一次為自己保駕護航。從朱元璋臨終前焦急等待朱棣的心情來看,朱棣一旦進宮,必然兇多吉少。雖然老朱本人未必會虎毒食子,但燕王的兵權肯定會被褫奪。

而從隔壁朝鮮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朱棣對于此行也是心存疑惑。他并沒有孤身南下,而是抽調了部分兵馬跟随。

軍一人自遼東逃來,本國人也,屬東甯衛。以遼東役煩逃還,言:燕王欲祭太祖高皇帝,率師如京,新皇帝許令單騎入城,燕王乃回。還興師,以盡逐君側之惡為名。(《李朝實錄·恭靖王實錄卷第一》)

對于朱棣大軍抵達淮安的消息,建文君臣上下慌作一團,這才有一面為朱元璋送葬,一面匆匆登基的荒唐之舉。而讓朱棣單騎入京的要求,更是讓燕王徹底醒悟,趕緊率軍北返。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朱棣傳位(朱元璋臨終前召見朱棣)5

建文帝朱允炆畫像

結語:事後回想起來,朱棣一定會為這次南下感到脊背發涼。從當時普遍的認知來說,燕王南下這一事實是無法抹去的。而事後回過味來的朱棣隻有模糊處理朱元璋讓他南下的時間,從而造成老皇帝有意改立其為接班人的錯覺。而明宣宗顯然也領會到了祖父的意圖,因此在《太宗實錄》中抛出皇太孫矯诏這樣極具争議性的話題,巧妙地将大衆的視線攪亂,使得朱元璋意圖在臨終前收拾朱棣這段史實被成功掩蓋。此舉既維護了祖父的英名,也彰顯了靖難的合法性。可憐後世史學家被困在朱棣、朱瞻基祖孫所設的"迷局"之中,想當然地以為朱元璋是要傳位朱棣,從而隻顧否定這段記載的真實性,而無視其背後隐藏的信息。

參考資料:《明史》、《明太祖實錄》、《明太宗實錄》、《李朝實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