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揮别“神獸”的開學季,爸爸媽媽别提有多開心了,畢竟在他們眼中自己終于能安心工作,每天固定上演的“河東獅吼”也即将告一段落。
不過,雖然家長将家裡的“小霸王”送回了老師手裡,但該操心的事情卻一樣沒少,就比如分座位這件事,就讓許多父母頭痛不已。
在網上一直流傳着一個段子,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師在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慢悠悠的推了推眼鏡說:“麻煩前面玩手機的同學,告訴一下中間唠嗑的同學,别吵到後面睡覺的同學。”這聽起來像是個笑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孩子開學以後的座位是有講究的。
“學霸區”是否真的存在?資深老師解密“學霸區”的秘密每個老師都有屬于自己的教學習慣,當然每個“學霸”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學霸區”或許真的存在,但大部分都是不固定的,那麼開學孩子坐哪才好呢?
現在都提倡陽光分班,陽光排座,孩子們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特征,而大部分老師在分作為的時候都會遵循這幾點:
▶孩子的性格:
每個同學的成長環境不同,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有些“學霸”性格外向,不管坐在哪裡都能跟周圍人聊到一起,雖然閑話聊得挺多,但關于學業上的事情也沒少溝通,這會間接帶動内向的同學一起參加到課業讨論中,相互提升。
但如果孩子過于外向,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孩子很可能會被老師直接放在講台旁邊,成為“哼哈二将”之一哦!
有些“學霸”性格内向,遇到什麼問題也不好意思說,開學之初跟同學都有一定的距離感,如果旁邊坐了一個外向又自來熟的孩子,一定能很好的幫助他們融入集體。
▶個子高矮
大部分的老師都是按照這個标準來排座位的,老師會考慮到個子太高的同學坐在前面會阻礙後面同學的視線。
但學霸的身高不是老師能決定的,這就導緻班級裡的“學霸”是坐的分散還是集中都聽天由命。
▶互幫互助學習小組
同學之間相互促進是有利于學業進步的,有一部分老師基于這樣的觀點,在分座位的時候會讓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摻着坐。
比如讓嚴重偏理科的孩子身邊坐一個文科學的非常好的同學,在一個“全能學霸”旁邊放一個啥也不懂的“學渣”等等,如此這般安排,班級裡的學霸可能就都分散開了,壓根湊不到一起去。
班級裡的“C位”在哪呢?在大家的普遍認知裡,班級中間的前一兩排應該是“中心位”,畢竟離老師近、離黑闆近,将孩子放到這個位置,說明老師器重自己的寶寶。
可事實上,班級中3-5排才是整個教室裡最好的位置,而這個C位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1)不需要仰着脖子看黑闆
有過坐一二排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位置由于離黑闆太近了,看東西十分不方便,上課想抄錄點知識點總要仰着脖子,時間長了脖頸會覺得特别疼,但三四排的同學卻全然沒有這種煩惱。
2)有什麼小動作老師一眼就能發現
家長會覺得隻有坐在老師眼皮子底下,孩子才能乖乖上課不搞小動作,這種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坐在講台下面,反而是老師的視線盲區,孩子隻要低着頭,做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模樣,老師反而不會察覺到什麼異常。
相反,坐在三四排的同學老師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他們的小動作。
寫在最後:你家娃開學後坐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