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州博物館老館面積

鄭州博物館老館面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7:06:40

鄭州博物館老館面積(走進鄭州博物館)1

鄭州博物館講解員講解博物館裡的“天地之中”元素

鄭州博物館老館面積(走進鄭州博物館)2

登封觀星台郭紅欣攝影

【開欄的話】

暑期中的孩子,怎樣接觸到更多的科普知識?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青少年創造和動手能力,拓展青少年知識面,大河報·豫視頻聯合鄭州博物館開展“大河帶你玩轉科普”系列科普類直播活動,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更生動的、更接地氣的科普知識。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劉瑞朝 黃婷 文圖

河南人經常挂在嘴邊的“中”有什麼深刻内涵?鄭州又為什麼具有“天地之中”的名号?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為什麼要跋山涉水北上,以問鼎中原?鄭州的“中”,在曆史上和文物遺存上,又有哪些體現?

“大河帶你玩轉科普”第一期,我們走進鄭州博物館“天地之中”展廳,一起來找尋鄭州天地之中的奧秘以及鄭州為什麼“中”的答案。

科技

登封觀星台測出的曆法比現行公曆早了300多年

夏至正午,日影最短,白晝最短;冬至正午,日影最長,黑夜最長。通過日影的變化,以确定不同的節氣,應用于農業生産中,這早在三千多年前的鄭州,就已經有了實踐。

鄭州博物館講解員周鶴婷介紹說,位于登封市告成鎮的周公測景台,是西周初年周公為營建東都洛陽尋求天文依據而設立的。

周公在此立木表、壘土圭,以測日影、求地中、驗證四時季節的變化,傳說周公認為此處是天地之中。到了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太史監南宮說仿周公舊制,将木表土圭改換成石表石圭。圭表之法的原理,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立杆測影”,測出兩次冬至時刻,就能得到一個回歸年的長度。到了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為進行“四海測驗”,主持建造了27座觀測點,登封觀星台就是其中的一座。

鄭州博物館内,就有一座微縮版的登封觀星台模型。在石圭上,還能看到清晰的“景符”,可以精确測量出太陽光在每個節氣投射到石圭面上的影長刻度。

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時刻精确了某一天某一時,由此測定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4天5小時49分12秒,和今年高科技測量結果相比僅差26秒。

而郭守敬等人編寫的《授時曆》,是我國古代科學史上的一大成就。其精度與如今全球通用的公曆相差無幾,但它的出現卻比現行公曆早了300多年。

建築

嵩山“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濃縮在鄭州博物館内

鄭州博物館内的天地之中展廳,可謂是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的濃縮版。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作為我國當年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該曆史建築群建築種類多,是中國古代禮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築類型的傑出代表,更是我國古代建築技術和藝術發展的濫觞,是東方古代建築藝術殿堂和不可替代的人類世界文化遺産。

嵩山是儒釋道共存的聖地之一。天地之中展廳,将儒釋道三教的代表性建築,呈現在廣大遊客面前。

周鶴婷說,鄭州目前擁有國内僅有的三座廟阙,即中嶽漢三阙之太室阙、少室阙和啟母阙。它們都建于東漢安帝時期,代表了中國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築的典範。

漢三阙上,除镌有阙銘外,其餘均以石塊為單位雕刻畫像,雕刻了馬戲、蹴鞠、大禹化熊、啟母化石、玉兔搗藥、象和駱駝圖、鬥雞等,是漢代藝術風格和思想生活的集中反映。

聖地

嵩嶽寺塔給了“大玉米樓”靈感是東亞地區同類建築的典範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嵩山是聖山,也是佛教的“天中聖山”。鄭州是佛教文化的初興之地,中嶽嵩山以其天地之中的位置,以及緊鄰汴、洛兩京的優勢,逐漸成為曆史上中國佛教的傳播中心。

以嵩嶽寺塔、淨藏禅師塔、法王寺大唐塔為代表的嵩山佛塔遺存,是不同時期的重要佛教遺産。提起嵩山,就想起少林寺。但是少林寺,其名何來?周鶴婷說,這在鄭州博物館内能找到答案。原來,少林寺是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而得名的。

而創建于北魏年間的嵩嶽寺塔,卻和鄭東新區的“大玉米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根據介紹,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體建築。嵩嶽寺塔代表了東亞地區同類建築的初創與典範,在世界建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塔平面呈十二邊形,為15層密檐式筒體結構磚塔,密檐之間矮壁上砌各式門窗492個。密檐自下而上逐層内收,輪廓呈優美的抛物線形。而“大玉米樓”的靈感,便來自于嵩嶽寺塔。

史實

《資治通鑒》其中一部分是在嵩陽書院完成的

國内最古老的古樹,竟然位于鄭州,這件事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登封嵩陽書院内的兩棵将軍柏,迄今已有4500年的曆史,是目前國内年歲最長的古樹。

嵩陽書院是我國創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其原為寺院,五代時改為書院,到了宋代,便成為當時全國四大書院之一。後來,這裡成為程朱理學的策源地和傳播中心。

大學者,非有大樓也。而嵩陽書院在曆史上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有多位響當當的人物在這裡講學布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在此講學,宋代洛派理學家程颢、程頤兄弟也在這裡講過學。

還有一個人,也在這裡待過,周鶴婷說,他就是司馬光。《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實際上是在嵩陽書院完成的。

嵩陽書院不僅有古樹,有古物,有名人,有名迹,其建築規劃布局和實物留存也頗具特色,對研究我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