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的起因要從一則新聞說起——
講的是湖南省一位大爺在壺瓶山救助了一隻世界級瀕危的鳥類。
大爺很V5,但是編輯部衆小編看到後,卻仿佛如鲠在喉般難受啊……
這隻鳥的名字叫做「鳽」。
唉?這字兒不認識……翻了新華字典,沒有。
通過查閱在線的古漢語字典,大家才最終找到了答案。
但是,更讓人難受的事情發生了:
就這屏字你能讀出幾個?
沒想到小學畢業這麼多年,又重新被大面積生字給難倒了。
在新華字典中,僅以“鳥”為偏旁部首的漢字就有超過100個;在古漢語字典中,以“鳥”為偏旁部首的漢字有超過300個;而如果再擴大查詢範圍,在康熙字典中,這一數字将飙升至900 !
負責任地講,絕大部分我們平時都沒見過……
為什麼這些字這麼難讀啊?
這些生僻字都是怎麼來的?
就這樣,小編一顆不服輸的科普心又重新被點燃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生僻到令人勸退的鳥字旁漢字。
萬幸啊!
絕大部分鳥字旁現在都不用了
鳥字旁的漢字基本都和禽類有關。
這些鳥字旁、有時連輸入法都拼不出來的生僻字并非是現在生造出來的,大部分在古時已經存在了。
每當古人們發現了鳥字旁生物,往往會根據它們的體形樣态、顔色花紋、動作習性,乃至鳴叫聲,進行了粗略的分類,并造出不同的字分别命名。
比如說在古漢語中「路」這個字有“大”的含義,古人用「鹭」字也就是指一種大型水鳥。
這麼看本也非常合情合理,但問題就出在,相比牛、馬、犬、豬等與人類關系更密切的動物,古人對鳥的認識并不算深入,有的隻是根據視覺或聽覺特點就簡單進行了命名。
這就造成了鳥字旁漢字出現得越來越多。
在這些古代的鳥名中,有的沿用至今,就比如「鴛鴦」。
另外一些鳥名則不再為人所知曉,在民間多以俗名替代,比如八哥,古名「鸲鹆 qú yù」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于是一大批鳥字旁的漢字就這樣塵封在了古籍裡……
上個世紀初,西方分類思想傳到了我國。
鳥類學家們為了重新給這些鳥确定中文名字,開始着手尋找特定的漢字。
常用字不夠,古書中的鳥字旁就被再次啟用了。
這些所選擇的字除了要兼顧鳥類的特征,還得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常用的,否則便容易和大家既有的認知混淆。
因此這批“考古”而來的鳥名中,自然保留了大量我們可能見都沒見過的生僻字。
此外,也有部分生僻字或來自對外語單詞的音譯,或直接來自日本對鳥類的漢字表達。
以上就是為什麼鳥字旁的漢字又多又難讀的原因所在了。
大家都是鳥字旁的
怎麼差别這麼大?
了解了這些漢字的來源,我們再來一起認識一下它們以及背後的那些鳥字旁生物。
首先我們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快速地略過一些常見字。
咳,那麼就從新聞中的「鳽」正式開始吧↓↓
jiān
鳽
一切都是由上邊這個愣愣的小家夥引發的……
海南鳽,這是我國特有的鳥類,被列全球性極危物種。
由于它主要栖息于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中,又喜歡夜晚活動,白天多隐藏在密林中,是全球被記錄的次數最少的鳥類之一,因此海南鳽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其實把毛捋順了也還是蠻好看的。
qú
鸲
一種體型非常小的鳥類,
但是顔值相當能打啊!
随意放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再看看未出生的山藍鸲的蛋↓↓
越看越像提夫尼藍,
透着那麼金貴。
wú
鹀
鹀科是雀形目的一個大科,種類繁多。
這個科類的鳥最大特點是萌萌哒
喙呈圓錐狀而較尖,
且喙緊閉時上下喙間有縫隙。
黃胸鹀俗名“禾花雀”,
它們每年遷徙時落入捕鳥人的網,
被賣給餐館、商販,
近幾年已經開始罕見,
生生由無危變成了瀕危物種……
yù
鹬
乍看上去好像有點陌生,其實組個詞立刻就熟悉了——「鹬蚌相争」
這種鳥類有“三長”的特征:長嘴、長脖子、長腿。
一般我們能在海灘和淺水區域看到它們捕食。
guàn
鹳
這隻長得又瘦又高的鳥就是鹳了,屬于大型水鳥科,廣泛分布于比較溫暖的地帶。
鹳有很多分類↓↓
這種自帶蠻橫眼神一看就不好惹的叫做鲸頭鹳,一般生活在非洲地區。
像是這種生活在我國的白鹳↓↓
看起來就和善了許多。
huán
鹮
這類鳥的最大特征是,有一個細長而向下彎的喙。
我國可以看到白鹮和朱鹮。
在美洲還有一種紅鹮,應該稱得上是鳥字旁生物裡最“當紅”的小生了。
看,多紅。
shī
䴓
這種鳥類廣泛分布于歐洲、亞洲和澳洲。
據說它們喜歡在洞裡築巢,到了秋天還會儲存食物以便過冬。
更神奇的是,它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
méng
鹲
鹲生活在熱帶海洋上,它們常常成群在海島陡崖上築巢,潛到海水裡捕捉魚和烏賊。
最有特色的就是它超長的尾羽,飛行時的姿勢優美級了!
cāng
鸧
gēng
鹒
鸧鹒就是我國常見的黑枕黃鹂,通體金黃色,兩翅和尾黑色。
早在《詩經》中就有對它的記載: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鸧鹒喈喈,采蘩祁祁。
tuǒ
鵎
kōng
鵼
這個名字就是來源于Toucans的音譯了。
鵎鵼生活在南美洲,也叫巨嘴鳥,有一個大嘴巴的鳥。
整個身體有一半是嘴,長相頗為粗犷。
但是幼年時又萌得可愛↓↓
每每看到這個樣子,總覺得與其說它腦袋上長了張嘴,還不如說是頭就長在嘴上……
pì
䴙
tī
䴘
䴙䴘是一種小型水鳥,一般生活在有蘆葦或水草的水域,以吃魚蝦為生。
在北京最常見到的是小䴙䴘和鳳頭䴙䴘,其中鳳頭䴙䴘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兩隻剛從理發店出來的鳳頭䴙䴘親切攀談
chī
鸱
xiū
鸺
額……雖然學名聽起來晦澀生僻,但一看模樣就知道是貓頭鷹了。
以前管貓頭鷹叫夜貓子,因為它們白天在樹洞中休息,夜間出來捕食。
現在管能熬夜的人叫夜貓子,因為我們白天哈欠連天,晚上精神抖擻……
jiāo
鹪
liáo
鹩
鹪鹩是一種小型鳥,長得普普通通,沒事兒還老翹着尾巴~
越是這樣越不能小瞧它啊,因為若是比起鳴唱來,鹪鹩絕對能排進“王者”段位。
就有一個問題,小家夥太活潑了,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這貨可以随時開啟“麥霸”模式……
xiū
鸺
liú
鹠
唉?這不是剛才那個貓頭鷹?
它叫鸺鹠,長得很像貓頭鷹,但是身長隻有十幾厘米,俗稱小貓頭鷹。
你問怎麼能領養這個萌萌的小家夥?
恐怕是養不到了,和鸱鸺不同,鸺鹠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并且人家是真正的猛禽啊!
由于篇幅有限
知道小編在輸入法裡翻了多少頁
才把這些名字打出來嗎T_T
關于鳥字旁的内容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你還認識哪些奇特的鳥類?
評論區裡聊聊呗~
本文部分素材整理自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鳥網、英國那些事兒、烏呀、保東尼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