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打嗝,但少有人記得第一次打嗝是什麼時候。實際上,我們的第一次打嗝,都是在自己母親的子宮裡——還是兩個月胎兒大的時候。有些懷孕的女性自己都可以感覺到一種很特别的胎動:連續、有規律間隔、快速的抖動,如果這個時候給胎兒做超聲就能夠觀察到它們在打嗝。
打嗝是什麼?
打嗝的本質是一種反射。既然是反射,就有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有的反射弧比較簡單,不通過中樞,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直接接觸。打嗝的效應器有兩個,一個是膈肌——就是分隔我們的胸腔和腹腔,負責帶動肺髒呼吸的肌肉器官;另外一個是聲門——在氣管的開口處,平時開放,當吞咽時關閉。打嗝時膈肌快速收縮,帶動肺髒吸氣,同時聲門快速關閉,氣流進入突然受阻,于是産生打嗝特有的聲音。不同的地區對打嗝有不同的叫法,但基本都是模拟打嗝的聲音,比如打嗝的英文hiccup,就是一個拟聲詞。
為什麼打嗝?
打嗝雖然如此常見,但究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困擾了醫學界幾百年,到現在也沒有明确的答案。有一種說法,打嗝可能是從兩栖動物進化過程中殘留的。魚類沒有肺髒,是通過腮來呼吸,兩栖類有腮又有肺,在水裡的時候就要關閉氣道,防止誤吸。還有一種說法打嗝可能和吸吮有關,因為嬰兒吃奶的時候也要同時關閉聲門。但要證明比較困難,至少需要證明打嗝和吃奶時有同樣的神經通路或者大腦區域在放電。
打嗝怎麼辦?
絕大多數的打嗝屬于生理性,大多會在48小時内消失,這種打嗝最常見的誘因是:喝碳酸飲料、過量飲酒、過飽、情緒激動、天氣變化,以及吸入冷空氣等等。如果超過48小時,或者打嗝過于嚴重,影響到吃飯、睡覺甚至說話,才需要到醫院就診檢查。如前所述,打嗝是一個神經反射,牽涉到反射弧,所以這個人反射弧上的任何器官病變,都可能引起打嗝,比如胃腸道疾病、肌肉神經疾病、代謝疾病等等。暫且不說文獻報道和教科書上羅列的打嗝疾病,隻說我本人所親眼所見,以打嗝為主要表現的病人有:肝膿腫、胃癌、食管裂孔疝、消化道出血前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腦出血、主動脈夾層。所以,如果病因不明确,持續時間較長,尤其是外傷後、手術後,年齡比較大,肥胖,長期吸煙飲酒的打嗝病人,到了醫院被安排檢查做胃鏡、頭顱、胸部、腹部CT、血常規、生化、腦電圖、神經電生理等等檢查的時候,可不要感到奇怪,不要懷疑醫生是要開單提成什麼的。
小于48小時,不太嚴重的打嗝大多不需要處理,等待自行消失即可。民間有很多偏方和經驗,有些還出現在專業教材裡,但大多沒有證據。畢竟打嗝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很難說是真管用還是碰巧。有些偏方和經驗可能會存在風險,不建議随便嘗試,比如按壓舌根、催吐、擠壓眼球等等。相對安全的方法有紙袋呼吸,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回去,因為有研究發現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可以抑制打嗝;其他的還有飲冰水和自主閉氣等等。
打嗝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鎮靜、促胃動力和松弛神經,對于頑固的打嗝,也有推薦神經阻滞治療。這些都需要在醫療機構内,由專業醫生評估後謹慎施行。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LCQ_Gastr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