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

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4 06:28:17

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正哥又來了,接着閑話黃芪前兩話正哥說了黃芪加工炮制的淨制和切制,從古代的本草記載到現代藥典的規範,東拉西扯了一番,這一話接着拿黃芪炮制說事,現在黃芪也挑選幹淨并且切好了,那麼就開始進行到下一步炮炙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正哥閑話黃芪第十話)1

黃芪一般是生還是炙

正哥又來了,接着閑話黃芪。

前兩話正哥說了黃芪加工炮制的淨制和切制,從古代的本草記載到現代藥典的規範,東拉西扯了一番,這一話接着拿黃芪炮制說事,現在黃芪也挑選幹淨并且切好了,那麼就開始進行到下一步炮炙了。

肯定有人會問,正哥你一會兒說炮制、一會兒又說炮炙,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别吧?

應當說炮制包括了中藥材到中藥飲片的全過程,炮炙隻是其中的一個過程,至少藥典裡《藥材炮制通則》是這樣的,整體的通則叫炮制,下邊分了淨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四項。

炮在這裡讀二聲,此發音的字最早正哥知道是看《封神榜》中妲己為纣王發明的一種極其殘忍的酷刑,名為炮烙。

在中藥炮制這個詞裡,炮的意思是用火炒或烤的意思,制是制造、制作的意思,這個炮制包括所有的中藥材到飲片的過程,以藥典《炮制通則》的劃分,炮制分四為四大類,1、淨制。2、切制。3、炮炙。4、其他。

今天正哥要說的就是第三類:炮炙。

炙的本意為烤肉,《說文》:炙,從肉,在火上。為什麼從肉呢,因為炙字的上部實際上是個月字旁,月字旁的字一類與月相關,如朔、望、朝等等,另一類則和肉相關,如肘、肥、肚等等,炙字與月無關,自然是與肉相關了。肉在火上,一定是烤肉了。

百度百科對炙字的解釋中有一條為中藥炮制法之一。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内。依據《炮制通則》中的規定,炙法是以液體輔料來炒,但炮炙這個炮制的過程包括炒(清炒、加固體輔料炒,這個固體輔料隻是個傳熱的,炒後要去掉)、炙(加酒、蜜、醋、鹽水、姜汁、油等液體輔料,這個輔料是吸收到藥材中的)、制炭(炒炭或煅炭)、煅(不同于煅炭的煅,煅炭是密封煅,此煅分明煅與煅淬,煅淬是煅後迅速放入液體中)、蒸、煮、炖、煨(以面皮或濕紙包裹或用吸油的紙分層後加熱等)。

現行《中國藥典》中對于黃芪的炮炙隻有一種,炙黃芪,【制 法 】 取 黃 芪 片 ,照 蜜 炙 法 ( 通 則 0213) 炒 至 不 粘 手 。

下圖為藥典炮制通則中蜜制法。

正哥繼續一如以往,再從古醫藥書中看看黃芪的炮炙方法。

首先還是說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論》,此書中說:或蜜炙用,另外唐代的《銀海精微》中說:蜜浸火炙。這兩種說法其實與現行藥典相同,都說的是蜜炙。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提到黃芪炮炙時說:蜜水炙數次以熟為止; 或以鹽湯潤透,盛在器皿中,在湯瓶内蒸熟切片用。 這裡用了兩種炮炙方法,一種為蜜炙(不止一次蜜炙),另一種為鹽制,但沒用炙法,而是用的蒸法。

宋代的《聖濟總錄》中炮炙的方法更多: 蒸過焙幹; 生姜汁煮三十沸焙幹;以鹽少許和水揉,猛火焙幹;半炙半生锉; 去蘆頭锉炒; 塗酥炙锉。 此處用了蒸法、姜汁炙、鹽水炙、清炒、油炙(塗酥是抹上油的意思)幾種。

清陳士铎《本草新編》 :一斤,用防風一兩,先将防風用水十碗煎數沸,漉去防風之渣,泡黃芪二刻,濕透,以火炒之幹,再泡透又炒幹,以汁幹為度,再用北五味三錢煎湯一大碗再泡,半幹半濕複炒之,火焙幹得地氣然後用之。

這個已經是複制了,不是一種制法,而是先用防風後用五味子。

另外黃芪在曆代本草中有米泔水制、酒制、人乳制等等。雖然現行藥典隻收錄了蜜炙黃芪,但各地的地方炮制标準依然有各種輔料制的保留。

今天關于黃芪的炮炙就說到這裡,下一話正哥準備說說黃芪炮制最複雜的九制黃芪。

敬請關注下一話:

正哥閑話黃芪第十一話

黃芪炮炙之九制黃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