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體檢日了。不過現在很多女生對體檢不夠重視,不過這也不能怪妹子們:報告上一堆堆的數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根本沒時間聽清楚;該做的檢查拖一拖就會忘掉;注意事項也不知道,沒等檢查就忙活半天,很多還被醫生說不!能!檢!
so,阿噗今天就給妹子們整理了一篇婦科體檢的小知識,教你迅速看懂報告單~
秒懂這些名詞!
盆腔觸痛結節 VS 手檢
婦科醫生查體是最基本的檢查項目。若手檢發現有子宮異常增大,附件有包塊存在,往往需要進一步通過超聲來明确問題。如果發現盆腔内的一些觸痛結節,也不用過分擔心,這往往是子宮内膜異位症或者炎症的一些表現,需要醫生根據病史來做出診斷。
滴蟲/BV/黴菌 VS 白帶
白帶裡面若是發現有滴蟲、黴菌(念珠菌)或者BV(細菌性陰道病), 提示白帶裡面白細胞過多,需要尋找醫生做進一步的對症治療,某些宮頸的問題需要進行物理治療。
癌變 VS 宮頸TCT刮片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篩查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當結果提示有“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低度上皮内瘤變”、“高度上皮内瘤變”、“不典型腺細胞”、“可疑癌細胞”這些情況的時候,需要值得注意,通常要進一步到門診進行檢查,宮頸刮片上10個人有8到9個人會提示宮頸有慢性炎症,這種炎症若是沒有症狀不需要特殊治療。
HPV陽性 VS HPV檢查
HPV是導緻宮頸癌的原因,但是HPV感染并非一定會得宮頸癌,HPV陽性,隻是需要随訪,一般人在免疫力良好的情況下,身體會清除HPV。隻有持續超過2年以上同一種高危亞型的HPV感染才會有危險。
實質性包塊 VS 卵巢檢查
卵巢上發現有囊腫,不少情況下是生理性的囊腫,往往是濾泡或者黃體,随訪3個月若是持續存在才會考慮是病理性囊腫。但是若是發現有實質性的包塊則通常是腫瘤性問題,需要手術進行探查。
子宮低回聲 VS 子宮肌瘤
子宮上低回聲是子宮肌瘤的問題。子宮肌瘤是一個常見的疾病,有30%左右的女性會發現。一般情況下絕經後會萎縮,所以若是沒有症狀,往往不需要處理,若是有生育要求,需要醫生評估以後決定。
宮頸囊腫 VS 宮頸檢查
這在婦科體檢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這往往是宮頸那氏囊腫的表現,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宮頸的腺體開口被堵住的問題,對身體不會有什麼傷害,也不需要進一步的處理。
盆腔積液
超聲上發現盆腔積液,通常不需要進行任何幹預,導緻盆腔積液有可能是生理性的情況,所以不用擔心,隻有大量的盆腔積液才需尋找病因進行治療。
CA125 VS 癌症标志
CA125升高通常并不能說明是有癌症,很多良性的疾病譬如子宮内膜異位症、卵巢良性腫瘤、子宮肌腺症、盆腔炎、結核都會導緻CA125增高,通常200u/ml以下的情況是屬于良性的情況。過高的情況需要通過門診進一步的檢查,但是也未必是惡性腫瘤。
哪些不能随便做?
▼X線檢查
如果你計劃三個月内要BB或者已經懷孕,不要做射線檢查。做X線檢查前要除去項鍊、待鋼托的BRA等,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B超檢查
心髒、血管、甲狀腺、乳腺等B超檢查通常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但是陰道B超隻适合已婚或者已經開始性生活的女性。如果你處于經期或者患有陰道炎症等婦科疾病,則不建議做陰道B超。
哪些加項值得花?
▼HPV病毒檢測
HPV病毒是導緻宮頸癌的元兇。常規套餐中通常隻包括TCT,額外付200元左右,可以同時檢測HPV病毒。麻煩一次,獲得兩項結果。很有意義。建議所有已經有性生活的女性常規體檢中為自己增加此項檢查。
▼钼靶 MRI核磁檢查
常規套餐中乳腺檢查通常隻有B超一種,建議B超發現異常的女性應該加做钼靶檢查,有必要的話還需增做MRI檢查,以便發現問題提早幹預。
别穿成這樣去體檢
最好不要穿背帶褲等複雜的衣服,也不要穿戴金屬扣子的内衣以及金屬托的BRA,避免影響X線片等影像學檢查項目。檢查當天也最好不帶隐形眼鏡,以免影響眼鏡檢查的進行。不建議戴過多的首飾,因為金屬可能會影響影像學的檢查結果。
阿噗有話說,加我uphealth22
小tip:盡量在月經結束後再去體檢哦~
文 趙真采訪 趙真雅楠
新媒體編輯 樂樂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衆号,關愛女性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