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漿草
來源産地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生于荒地、田野、道旁。全年均可采收,尤以夏、秋季為宜,洗淨,鮮用或鮮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别名酸漿草、酸酸草、斑鸠酸、三葉酸。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酸,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感冒發熱,腸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癰腫瘡疖,腳癬,濕疹,燒燙傷。
《中藥大辭典》
酸,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洩瀉,痢疾,黃疸,淋病,赤白帶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癰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湯火傷。
《中華本草》
酸;寒。治濕熱洩瀉;痢疾;黃疸;淋證;帶下;吐血;衄血;尿血;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濕疹;疥癬;痔瘡;麻疹;燙火傷;蛇蟲咬傷
《得配本草》酢漿草
即酸漿草
制砂汞、 礬、砒石。
酸,寒。入手陽明,兼太陽經。治淋帶,解熱毒,洗痔痛脫肛,塗湯火蛇蠍傷。配車前草汁、沙糖,通二便。
《千金翼方》酢漿草
味酸,寒,無毒。主惡瘡 。搗傅之,殺諸小蟲。生道旁。
【歸經】大腸;小腸經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或鮮品絞汁飲。外用:适量,煎水洗、搗爛敷、搗汁塗或煎水漱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