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71)
特别說明,文中中藥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經考古人員考證,漢代中藥半斤為120克,一兩為15.625克,我們實際運用時,可根據患者病情緩急輕重,按一兩=3~16克進行換算。
半表半裡?這個戰場在哪?
所謂半表半裡證,也被稱為少陽證。
什麼是少陽證?有的醫家認為傷寒論第263條是總綱: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但是,口苦,咽幹,目眩隻是少陽病的表象,不能體現正邪相争,互有進退這一特點,所以不能反映少陽病的本質。
少陽病的總綱,其實應該是傷寒論第97條,第97條把少陽證的病位,主症都講清楚了。
這97條的大意是,表邪侵犯人體後,随之而來的便是一番激烈的鬥争。體内的元氣源源不斷地被鼓舞到了人的外殼,比如皮膚,肌肉和外邪抗争。
戰術上的三個禁忌!
理解了這個半表半裡,我們就能理解打赢這場戰役的三個禁忌!
首先是禁吐,不能用吐法,要知道“見肝之病,治肝傳脾,當先實脾”,你要打赢斯大林格勒戰役,大後方,生産基地不能出問題啊,坦克得一輛接一輛地生産出來啊!而湧吐劑作用迅猛,易傷胃氣,不可用也。
其次是禁下,瀉下劑多苦寒之物,如大黃,厚樸,芒硝,它們也會耗傷胃氣。
最後是禁汗,這兒的汗,應該是大汗的意思,大汗之後,門戶大開,病邪長驅直入,這一招簡直是助纣為虐,為敵人當先鋒隊。
其實在對付半表半裡證的“小柴胡湯”中,柴胡也有發汗解表,疏散退熱的力量,但是,若“去渣再煎”,或用醋炙後,或久煎後,柴胡身上的揮發油就會蒸發,發汗力量就減弱了。
“小柴胡湯”中的生姜,亦是同理,去渣再煎後,其力直抵脾胃,不再四處亂冒。
當然,當出現了太陽少陽并病,少陽陽明并病這些複雜的情況時,依然可以表裡雙解,或少陽陽明兩解,解表劑,或瀉下劑和小柴胡湯合用,這是完全可以的,關鍵還是要辯證準确,知犯何逆,随證治之。
要打赢躲半表半裡的病邪,不可不知道它的克星,小柴胡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接着看下面這篇文章:
小柴胡湯是治感冒,肝病,胸脅脹悶的好方,關鍵要抓住它本質!
歡迎關注醫師黃繼斌 一個堅持手工、慢速、思考中醫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