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又見面了,
這篇公衆号的内容還是跟旅行有關,
沒錯!
我又要出發了......
去哪裡?
漠河?
不,
三亞?
不,
拉薩?
不,
去甯夏!
你沒有聽錯,
就是甯夏回族自治區,
誰會在這個季節去甯夏?
沙坡頭寒風瑟瑟,
黃河也放緩了東去的腳步,
塞外江南已然進入冬眠狀态......
去那喝西北風嗎?
其實這個念頭早就在我心中萌發了,
應該是在從河西走廊回來之後沒多久。
一直關注我的河西走廊《複古之路》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
在今年夏天,我和另外兩個夥伴一同完成了徒步穿越河西走廊的旅行,
并且沿途造訪了幾十處絲路古遺址。
(詳情可參考本公衆号前幾篇遊記或者西瓜視頻旅行片)
然而,
中國這麼達,
曆史這麼悠久,
絲路這麼遙遠,
擁有古遺址的地點又豈止甘肅一省?
于是,
甯夏回族自治區便躍入我的視野。
本想着把甯夏的行程放在明年的夏天去完成,
但距離明年夏天太久,
離春節還有兩個多月,
待在家裡又無事可做,
所以我毅然決然的把這個計劃提前了。
其實還是内心太迫切的想要去探尋這些珍貴而又神秘的遺址罷了,
生怕它們突然在某一天消失不見了,
哪怕寒風凜冽。
(随着時間的流逝,徹底消失是必然的)
說到消失,
坍塌,
毀壞,
還是令人感到無限的遺憾和悲哀,
曾經一座繁華的大都市,
被曆史的塵埃掩埋,
曾經生活在那裡的人們,
一定不願意看到這般景象,
所以每次到訪這些遺址,
我都把它視作是初見,
也是道别。
好了,
言歸正傳,
說一說甯夏的行程吧,
這是繼河西走廊《複古之路》的第二季。
甯夏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附近的地域,
在中國古代曆史當中的地位也是極其重要。
早在3萬年前,
就有原始人類在黃河東岸聚居生活。
因為這裡地勢平坦,
并有賀蘭山和黃河的養育與滋潤,
這裡一直就有羌人和匈奴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在此遊牧狩獵。
而到了秦朝,
秦人開始引黃河水灌溉農田。
漢代時,漢武帝曾兩次出巡這裡,
并在此設定安郡,
繼而進行了大規模移民,
以充實邊塞。
到了唐代“安史之亂”爆發,
太子李亨進入甯夏,
在靈武登基,
憑借朔方軍和回纥等遊牧民族的力量,
迅速壯大自己,
最終平叛成功。
幾百年後,
黨項人李元昊更是在這片富饒的土地大展身手,
李元昊稱帝後建立起了強大的西夏王朝,
并與宋,遼,金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直到當蒙古人的到來,
這個神秘的王朝才徹底的從曆史長河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可以說,
甯夏的曆史幾乎是在戰鼓聲和戰馬嘶鳴聲中書寫的。
甯夏北有陰山和蒙古戈壁,
西有賀蘭山和騰格裡沙漠,
東臨黃河和毛烏素沙地,
南據六盤山與中原隔山相望。
看似封閉保守的地理位置,
實際上卻是曆代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不斷争奪的橋頭堡。
因此,
甯夏及周邊的荒漠中,
河床邊,
高山上......
便有衆多曆史遺存,
曆經千百年,
有的仍在迎風站立,
有的已經難尋蹤迹。
那些曆史上著名的地标城鎮,
如統萬城,
蕭關,
白馬強鎮軍司,
斡羅孩城......
是否還能被我們所輕松找到?
是否已是雜草叢生破敗不堪?
它們到底在哪?
它們現在還車水馬龍嗎?
......
帶着這些疑問,
我将在這個已被寒潮覆蓋的北方大地,
尋覓它們的身影。
這次去甯夏的大緻行程是:
包頭-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烏拉特中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巴彥淖爾-烏海-石嘴山-阿拉善左旗-銀川-鄂托克前旗-靖邊縣-靈武-吳忠-中甯-中衛-固原-泾源縣-岐山縣-西安
總行程約4000公裡,
因為現在是冬季,
已經不适合長途戶外運動,
所以我這次決定以公共交通和自駕以及短途徒步的形式來完成它。
因為這一地區的遺迹分布很分散,
不像河西走廊那樣貫穿東西,
所以就會有很多回頭路要走,
但不管走多遠的回頭路,
想看的東西就在那裡,
我都願意去努力到達。
和河西走廊《複古之路》第一季一樣,
這次對于甯夏周邊的遺址分布和查閱也是花費了很多精力。
有很多遺址至今仍然沒有被史學界所确認,
比如西夏的白馬強鎮軍司到底在阿拉善的什麼位置?
西夏王陵的每座帝陵又分别是哪一位西夏皇帝的陵寝?
新忽熱蘇木古城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斡羅孩城?
所以去實地探訪就變得既神秘又充滿挑戰。
不說了,
等我親自走到這些廢墟時,
再向各位一一描述它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需要準備冬季出行的裝備了,
如果你問我在哪裡可以關注《複古之路》的整個行程,
旅行短片可關注今日頭條:姜野環球之旅
或者是西瓜視頻:姜野環球之旅
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均可實時觀看跟蹤
那麼,
我們回見!
祝我凱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