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氣虛血虛,很多人都隻是聽個名,總之中醫就是這個虛那個虛,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那麼,到底什麼是氣虛和血虛?氣虛和血虛有什麼區别?老人氣虛血虛了又該如何調理呢?一起來跟着彩虹在線小編學習一下吧!
什麼是氣虛和血虛?
簡單來說,人體經絡裡有氣和血2種物質,氣推動血運行全身,血産生氣幫助自己的完成滋養全身的任務。
氣虛,則血流動緩慢甚至停滞;血虛,則氣不足,動力欠缺,兩者相輔相成。
氣虛和血虛有什麼區别?
氣虛體質是指氣力不足,做什麼都容易覺得累,沒有精神,全身乏力,總感覺像沒睡醒似的,稍微動一動就累得不行。一般舌苔比較淡,舌體較胖有齒痕。
而血虛的人除了氣虛的症狀外,還會出現頭暈、臉色蒼白、口唇指甲發白沒血色、失眠等表現,女性還會出現月經量少、色淡等症狀。
老人氣虛血虛了該如何調理?
其實現代人大多處于亞健康狀态,氣虛血虛的症狀是非常常見的,特别是40歲後,會明顯感覺到老的很快,面色晦暗,容易疲勞,還特别容易感冒……如果你也有這些症狀,那就說明是身體在提示你,要補了!
那麼,氣虛血虛了該如何調理?老中醫告訴你,要從精、氣、血來調節~
黃芪補虛益氣
黃芪,又名黃耆,是一味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藥,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之功效。
精力不充足,就是典型的虛的表現。黃芪對補氣效果非常好,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黃芪還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髒、調節血糖、抗衰老、抗腫瘤的作用,可用來治療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小編提醒:
黃芪最适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松軟,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軟,如果身體十分幹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吃黃芪。感冒和經期都也不能吃黃芪。
當歸養血活血
當歸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作用,能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諸症。
當歸最主要的功效是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當歸還可以美容養顔,具有護發、祛皺、除斑的功效。
黨參益氣健脾
說到補氣,大家都想到人參,卻很少有人知道,黨參其實也是一味補氣佳品。
中醫認為,黨參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止渴生津、健脾益肺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虛喘咳,氣短懶言,自汗,血虛萎黃,口渴等症。
氣血三寶湯
黃芪補虛,當歸養血,黨參益氣,如果把這三者合一,就可以把精氣血一次補齊!
材料:黃芪、當歸、黨參、排骨、蓮藕、姜片、鹽
做法:
1.将黃芪、當歸、黨參洗淨,用清水泡半個小時以上,姜切片;
2.蓮藕切成滾刀狀,排骨洗淨焯水。記得冷水下鍋,放适量姜去腥。焯水時除去浮沫,後用溫水将排骨沖淨。
3.取炖鍋,放适量清水,放入姜片,然後将泡好的藥方連藥帶湯一起倒入炖鍋内;
4.大火燒開,放入焯好的排骨,再次燒開後轉小火,半小時内放入蓮藕。小火煲2個小時,放适量鹽起鍋。
小編提醒:最好不要放雞精,湯也同樣的鮮美。每周喝一次,補回健康好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