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中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

論語中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23:37:43


論語中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論語中對學的描述)1

孔子在《論語》裡對學習可謂倍加推崇,包括了學習的各個方面

1,學習目的

孔子在《論語》裡說了學習的三個目的,一是長知識,二是緻其道,即學有所成,三是從政、當官。

《論語.公冶長篇》5. 28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之所以自己有這麼多知識都是好學的原故,就象孔子自己說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就說明知識是通過學習才能得到的,也就是長知識。

《論語.子張篇》19. 7 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緻其道。

各行各業都是通過自己特定的地點完成他們的工作和事業,隻有君子是通過學習才能得道。這就說明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得道。

《論語.子張篇》19. 13 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學習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學的優秀可以從政、當官,參與治國。

2,學習态度

學習是要講究态度的,所謂态度是指持什麼心态去學習。孔子共說了四種心态,樂觀、莊重、不能厭煩、積極。

《論語.學而篇》1. 1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了就要經常去實踐,并且要有樂觀的心态,即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篇》1. 8 子日: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學習要莊重,不莊重學的就不牢固。

《論語.述而篇》7. 2 子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學習要默默的學,不能有厭煩情緒。其實這裡也包含着一種學習方法。

《論語.泰伯篇》8. 17 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習要積極向上,總擔心趕不上,還怕學過的丢失了。

3,學習方法

在學習方法上,孔子說了四種方法,就有道即跟着有道人學習、學要思考、不恥下問、默而識之。

《論語.學而篇》1. 14 子日: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就有道即跟着有道人學習才是正途啊!

《論語.為政篇》2. 15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要思考。

《論語.公冶長篇》5. 15 子貢問日:張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張文子是衛國的大夫。學習要不恥下問。

《論語.述而篇》7. 2 子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學習要默默的學。

4,學習要從小開始

孔子認為學習要從小開始。

《論語.學而篇》1. 6 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慎而言,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可以學文。

孔子對小孩子學習是有原則的,先讓小孩子學習做人的道理,即先學習孝、弟、語言、仁愛之心,這些都做到了,剩餘的時間才開始學文。

《論語.為政篇》2. 4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孔子是十五歲才開始學習,若以現在的眼光看,有點太晚了。

5,學習要博學

在學習上,孔子要求要博學。

《論語.雍也篇》6. 27 子日: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同叛,君子博學于文,再用禮來約束,就不會反叛了。這就是說君子首先要博學。

《論語.子張篇》19. 6 子夏日: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學還有仁的成份。

6,學習的層次。

孔子把學習分為三種層次,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者。

《論語.季氏篇》16. 9 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而知之者上也,看來孔子比較看重人的先天優勢。

《論語.學而篇》1. 7 子夏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日未學,吾必為之學也。

這裡說的是生而知之者上也。

7,不學習的危害

孔子也說到了不學習的危害,可以說孔子對學習的看法可謂入木三分。

《論語.陽貨篇》17. 8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季氏篇》16. 13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以上是孔子在《論語》裡對學的描述,還有部分未列其中,比如笃信好學,守死善道;可與共學,未可與适道;軍旅之事,未知學也等。(寂語堂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