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轉眼又到了周一
又到了我們學習的時間啦
本期我們學習内容是
七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彙總
第0章 走近科學
1、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 自然現象 ,并尋找它們 相應答案 的學問。
2、學習科學的方法則 觀察 、 實驗 、 思考 。其中觀察和實驗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①觀察,收集和處理事實依據 ②提出問題 ③作出假設 ④實驗,調查,收集證據 ⑤檢驗假設 ⑥合作交流
4、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長度的國際制單位為 米 ,符号 m ,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單位之間的換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長度測量的步驟:
(1)觀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線 ②最小刻度值 ③量程 ④單位
(2)選:選擇适當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緊貼被測物體。 (4)讀:視線應與刻度尺尺面垂直。
(5)記: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後一位,測量結果=準确值 估計值 單位。
※誤差:誤差是 測量值 與 真實值 之間的差異。誤差不可避免,減小誤差的方
法有:①選擇精密的測量工具 ②改進實驗方法 ③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1)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
(2)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以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然後讓輪子沿着曲線滾動,最後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則曲線長度=輪的周長×圈數。如:測操場周長,環形跑道周長
(3)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度,可用一根沒有彈性的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着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号,最後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如:測理硬币的周長、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4)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直徑。如:硬币的直徑,乒乓球直徑等。
5、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單位是攝氏度,符号℃。測量溫度的常用工具溫度計,測量體溫的溫度計為體溫計,兩者的原理都是液體的熱脹冷縮。
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要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測量時,玻璃泡充分接觸被測液體
③待溫度穩定後讀數,不得拿出讀數。④讀數不需估讀。
※體溫計的構造特點: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測量範圍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積比細管容積大得多。
② 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别細的彎曲玻璃管
6、心率: 心髒或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 。常用的計時工具為 秒表 ,時間的國際制單位為 秒 ,符号 s ,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y),月,天(d),小時(h),分鐘(min),毫秒(ms)。
單位換算: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
1分=60秒 1秒=100毫秒
7、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态、溫度和空間位置無關。質量的國際制單位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
單位換算: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托盤天平
托盤天平的使用步驟:
①調平 ②稱量,左物右碼。③讀數,待測物體的質量=砝碼 遊碼
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①待測物質量不得超過天平的量程。
②砝碼的拿取與遊碼移動必須得使用鑷子,禁止用手。
③放取待測物和砝碼時,應輕拿輕放。
④不能把潮濕的或有腐蝕性的物體直接放在托盤上,必須裝在一定的容器中。
8、能量的存在:①自然界一切活動都需要能量。②周圍的一切物質都具有能量
能量的不同形式:①光能 ②機械能 ③聲能 ④電能 ⑤熱能 ⑥化學能
動能:物體運動所具有的的能量。勢能:由于物體形變或被舉高所具有的能。
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能量可以促使物體發生運動和變化,不同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9、信息的傳播:
①信息傳播主要通過 文字 、 符号 、 圖像 和 聲音 等多種形式進行。
②信息傳播以 廣播 、 電視 、 電話 、 計算機互聯網 為工具。
③信息傳播以 書籍 、 廣告 、 報紙 為載體。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栖息地: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叫生境。
陸生植物離不開土壤,土壤可以為植物提供 養分 , 水分 和 空氣 。
(1)陸生植物的葉:大多呈綠色扁平狀,能夠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2) 陸生植物的莖:大多屬于直立莖,但也有植物不是直立的莖。
①匍匐莖:草莓,西瓜等。②纏繞莖:牽牛花等。③攀援莖:葡萄,黃瓜等。
(3)陸生植物的花和果實:利用昆蟲進行傳粉的,叫做蟲媒花,利用風力傳播花粉的,叫做風媒花,如小麥,水稻,蒲公英等。
2、陸生動物:起源于水生動物,一般具有發達的附肢支撐身體,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體表。這些特點都是陸生動物對陸地環境的一種适應。
3、水生植物、水生動物:見下一章。
4、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都能進行繁殖。②生物都有生長和發育的現象。
③生物具有應激性。 ④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第2章 生物的主要類群
1、動物的主要類群
脊椎動物
魚類:①體表有鱗片和黏液 ②用鰓呼吸,用鳍遊泳;側線感知水流,測定方向 ③體溫不恒定 ④卵生(體外受精)
兩栖類:①皮膚濕潤,裸露 ②幼體鰓呼吸,成體肺(兼皮膚)呼吸③體溫不恒定 ④卵生(體外受精)。
爬行類:①表皮幹燥(有角質鱗片或甲) ②肺呼吸 ③體溫不恒定 ④卵生(體内受精)。
鳥類: ①體表有羽毛 ②肺呼吸 ③體溫恒定 ④卵生(體内受精)。
哺乳類:①體表一般有皮毛 ②肺呼吸 ③體溫恒定 ④胎生、哺乳。
※哺乳類的分類:食肉類、有蹄類、齧齒類、靈長類、有翼類、鲸類。
兩栖類第一次出現了肺的呼吸,魚類則用腮呼吸
爬行類第一次出現了體内受精,魚類、兩栖類則為體外受精
鳥類第一次出現了體溫恒定,魚類、兩栖類和爬行類的體溫不恒定
哺乳類第一次出現了胎生,魚類、兩栖類和爬行以及鳥類則為卵生
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單細胞動物,代表動物:草履蟲,變形蟲
腔腸動物:身體輻射對稱,開始出現組織的分化,代表動物:海蜇、水螅、珊瑚蟲
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逐漸出現了頭部,渦蟲、血吸蟲、縧蟲
線形動物:身體細長不分節,攝食和排洩兩個開口,代表動物:蛔蟲、絲蟲、鈎蟲
環節動物:身體呈圓柱形,有許多體節,高等無脊椎動物的開始,代表動物:蚯蚓、水蛭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可區分頭、足、内髒團三個部分,代表動物:蝸牛、蚌、烏賊
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分節,體表有外骨骼,種類最多,分布最廣,又分為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和昆蟲綱,代表動物:蚱蜢、蝦、蟹、蜘蛛、蜈蚣等
棘皮動物:五輻射對稱,體表有棘皮,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代表動物:海星、海膽、海百合
2、植物的主要類群
3、細菌與真菌(1)細菌:單細胞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約2000多種,分布極其廣泛。根據形狀分,可以分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大部分細菌對人體是有益的。
(2)真菌:有單細胞的(酵母菌,黴菌),也有多細胞的(蘑菇、銀耳),有成型的細胞核,種類比較多,約有十幾萬種。
食物腐敗是由于食物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緻,避免食物變質主要方法有:
巴斯德消毒法:對于某些食物,我們可快速将它們加熱到一定溫度(一般為80攝氏度),持續半小時,然後迅速冷卻。這樣既能殺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4、生物分類的方法
以生物的形态、結構、功能、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為依據。
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檢索表是采用特征對比的方法鑒定植物的工具。
第3章 生物多樣性
1、物種:性狀相像,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可育後代的同種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隔離,使生物在外形、行為等方面發生顯著變化,因而成為新的物種。
2、物種多樣性:物種和物種間的差異,包括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生态系統的多樣性。物種最豐富的自然環境是熱帶雨林、熱帶湖泊、珊瑚礁。
3、保護生物多樣性:
①就地保護:設立自然保護區
②遷地保護:野生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
第4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細胞: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木栓切片時,發現了細胞。細胞直徑一般隻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最小的細胞為支原體。根據細胞内有無細胞核,可以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細菌、支原體、藍藻)。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細胞壁:支持和保護細胞的作用。(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
細胞膜: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
細胞質:凝膠态,許多生命活動在這裡進行。
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遺傳。
葉綠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内有細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質)。
※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學說:
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産生的。
2.細胞分裂→數目增多;細胞分化→體積增大;細胞分化→不同種類的細胞
3.顯微鏡的結構以及各部位作用
①鏡座:穩定鏡身 ②鏡臂:提握鏡身 ③載物台:放玻片
④壓片夾:固定玻片 ⑤遮光器:上有光圈、調節通光量
⑥反光鏡:采集光線、反射光線 ⑦鏡筒:連接目鏡和物鏡
⑧物鏡轉換器:調換物鏡 ⑨粗準焦螺旋:大幅升降鏡筒
⑩細準焦螺旋:小幅精準升降鏡筒⑪目鏡、物鏡:放大物像
(1)物鏡與目鏡的比較:
(2)視野明亮程度的調節:
(3)玻片移動方向與物象移動方向:相反
(4)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①安放(輕拿輕放)②對光(找到明亮視野)③放片(對準通光孔)
④調焦(先調粗準焦螺旋,再調細準焦螺旋,直到出現清晰物象)
⑤觀察記錄(左眼觀察,右眼睜開繪圖)⑥收鏡整理
※低倍鏡轉高倍鏡觀察:
①移動裝片:将對象移到視野中央
②轉動物鏡轉換器,把高倍鏡對準通光孔。
③調節光圈或反光鏡:增加視野亮度。
④調節細準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4.組織、器官和系統
(1)組織:形态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
單細胞生物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多細胞生物: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個體
植物六大組織:
保護組織:位于表皮,起保護作用
營養組織:位于葉肉果肉,貯存營養物質
輸導組織:位于導管和篩管,起運輸水分和養分的作用
機械組織: 位于纖維,起支持作用
分生組織:位于根莖的頂端,起到分裂增生的作用
分泌組織:位于蜜腺,分泌物質
動物四大組織:
上皮組織:細胞排列緊密,分布在體表、内髒表面,具有保護作用和分泌、吸收物質的功能。
結締組織:由血液、軟骨、肌腱等間隙較大的細胞構成,具有運輸、支持等功能。
肌肉組織:分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有收縮和舒張的作用。
神經組織:主要分布在腦、脊髓和神經中,具有接受刺激、産生和傳導興奮的作用。
(2)器官:由多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裸子植物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
孢子植物中的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苔藓植物沒有真正的根。
動物體的器官:感覺器官、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環器官、生殖器官、排洩器官
(3)系統:能夠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系統。
人體的八大系統:
運動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内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第五章 地球
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地球是是個球體的證據:
①遠去的帆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後消失
②站的高看得遠
③月食(日食不可以)
④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⑤麥哲倫環球航海
2、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軸、球面構成。
3、經緯線:
4、經度和緯度
0°經線是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0°緯線就是赤道。
5.地球内部的結構特點:
6、地圖和平面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2)比例尺是表示實際距離在地圖上的縮小程度,有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三種形式。
比例尺越大(即分母越小),表示範圍越小,表示内容越詳細。
(3)方向:經緯網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六章 變化的地形
1、火山和地震
2、海陸變遷
闆塊構造學說:
(1)全球由亞歐闆塊闆塊、太平洋闆塊、印度洋闆塊、非洲闆塊、美洲闆塊、南極洲闆塊六大闆塊組成,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
(2)闆塊的碰撞形成了山脈(海溝、島嶼),闆塊張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3、地形和地形圖
(1)地形的類型
丘陵-地面起伏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對高度小。
平原-地面寬大,起伏較小,海拔明顯較低,相對高度小(200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顯,海拔高度較高(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
高原-頂面較大,起伏小,海拔較高(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小(和山地的區别)
盆地-周圍山脈,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對高度較小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3)地形的變化
内力作用:地殼運動、火山、地震。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階段性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堆積。使地表趨于平緩,具有持久性
第七章 地月系
1、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轉,從北極上空看為逆時針旋轉,從南極上空看為順時針旋轉。
(1)自轉周期24小時,自轉中心為地軸,地軸北方指向北極星附近。
(2)自轉現象: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東方的比西方先看到日出。
(3)晨昏線:晝夜半球的分界線
2、地球的公轉:自西向東公轉,公轉軌道面是接近于圓形的橢圓
(1)公轉周期是365.25天(閏年的出現)
(2)公轉現象:四季交替、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太陽高度:陽光與地面的夾角
3、月球與月相
(1)月球概況: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與地球間平均距離為38.44萬千米;月球的半徑為1738千米;月球的質量很小,約為地球的1/81.3;月球本身不發光
②月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27.3天)相同,因此我們隻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2)月相變化規律
上弦月出現在上半個月的上半夜,在西邊天空,月面西邊半個亮;
下弦月出現在下半個月的下半夜,在東邊天空,月面東邊半個亮。
即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
4、月食和日食
(1)月食:出現在月中,地球在太陽和月亮之間,始于月球的東緣結束于月球的西緣。
(2)日食:出現在月初,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開始于太陽的西緣,結束于東緣。分日全食 、日偏食和日環食。
第八章 星空世界
1、星空的變化:
周日式運動:地球自轉造成星體東升西落
周年式運動:地球公轉造成星空随季節交替而變化。
2、恒星與行星的區别: 金木水火土是夜空中肉眼可見的行星
3、星圖和星座:
(1)星圖:根據星星在天空的分布和特征繪制的平面圖,可用其确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
①方位:上北下南,左東右西 ②以天赤道為界,分北天星空和南天星空
(2)星座:為了便于仍是恒星,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即88個星座。
北極星在小熊座,北鬥七星在大熊座,織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鷹座,天狼星在大犬座
①北鬥七星的鬥柄随季節指向不同:東指—春, 南指—夏,西指—秋,北指—冬
②北極星是指北的最好參照物,在中國全年的晴朗夜空都可以觀測到。
③夜空中有6000多顆比較亮的星星肉眼可見(絕大多數是恒星,行星隻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3、太陽:
(1)太陽概況:
直徑140萬千米,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日地距離1.5億千米(一個天文單位)
(2)太陽結構:
※平時看到的太陽是表面的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因亮度低,日全食期間才能看見。
(3)太陽活動
①光球層溫度可達6000℃,局部溫度較低(4000℃)的區域形成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活動的周期為11年,黑子數最多的一年成為峰年,最少的一年為谷年。
②日珥:太陽色球層表面噴發出的高溫氣體形成的拱形結構,高達幾十萬公裡。
③耀斑:色球層表面突然出現的亮斑閃耀,壽命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
④太陽風:從日冕層,向外部空間持續抛射出來的帶電粒子流,往往引起磁暴與強烈的極光。
(4)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幹擾地球無線電通訊
②幹擾地球磁場,使指南針失靈,即“磁暴”現象。
③影響地球上的氣候變化。
④影響人體健康。
4、太陽系
(1)八大行星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質量小,離太陽近,衛星少)
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質量達,離太陽近,衛星少)
離太陽由近及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質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
①水星:無衛星,無大氣,與太陽同升同落,又名辰星
②金星:無衛星,最亮的行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又名啟明星、長庚星、太白星
③木星:質量體積最大,有大紅斑
④土星:衛星最多,有美麗的光環
(2)太陽系小天體
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自轉和公轉。
5.銀河系和河外星系
(1)銀河系:
①由1500-2000億顆恒星和大量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
②由銀盤、銀核、銀暈構成;側看像個大透鏡,俯看像個大漩渦,從中心向外伸出四條漩臂,分别是人馬臂、獵戶臂、英仙臂和天鵝臂
③銀河系的直徑為8萬光年,年齡長達100億年
④人們眼中看到天空中的“銀河”是由銀河系中心稠密的恒星構成的
(2)河外星系:
銀河系以外約有10億個左右和銀河系規模相當的天體系統,統稱河外星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