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要培訓什麼?本文發表于《師道》2007年7、8期合刊(封面要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師培訓要培訓什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發表于《師道》2007年7、8期合刊(封面要目)
徐永生
随着文明的突進、科學文化發展的日新月異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知識、豐富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适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訴求,已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基層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于是,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就熱熱鬧鬧的開展起來了,省市級四年一輪的教師培訓、不同層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培訓、通識培訓、新課程培訓、新教材培訓、校本培訓等等,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形式的短訓班也搞得熱火朝天。然而,這樣的培訓效果如何?大多都是不盡人意。正像一些教師所說的:“這樣的培訓參加不參加一個樣——耗時、費力,而收效甚微!”
我們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理論和技術、輕知識和能力的培訓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衆所周知,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應該包括文化素養、能力素養、理論素養和教育技術素養,雖然這四者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我們認為,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其次才是理論素養和教育技術素養,因為,文化素養和能力素養是一個教師開展高質量教育教學活動所必備的基礎素質和基本修養,它最能體現出教師文化學養的深度和廣度,決定着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科研活動的科學性和創造性的高低,這是一個教師之所以為“師”的根本,離開了這一前提,即便是教師掌握了如何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純熟的教育技術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彰顯不出其任何的意義。而我們大多的培訓的内容是什麼呢?請看,在各種形式的培訓中,教師所發的培訓教材就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諸如《走進新課程》《新課程标準》《××學科學習論》《××學科教學設計論》《中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等等,而現代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方面内容的書,幾乎一點也沒有涉足。而且無論培訓任何學科,大都是這樣千篇一律的内容。培訓者認為,教師隻要經過這樣的培訓,更新了觀念,初步掌握了現代信息技術,回到學校,就可以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的能力和品位,在課堂教學中就能“海闊憑魚躍”了。而事實到底怎樣?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沒有得到明顯提升,課堂教學中除了借助一些新理念、新技術,玩一些“花拳繡腿”、演一些“鬧劇”,會制作一些簡單的課件以刺激學生的眼球之外,再也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試問,這樣脫離教師專業實際的培訓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認為,教師的培訓應該結合教師的實際,加強針對性,講究其功效性;絕對不能閉門造車、盲人摸象、無的放矢,搞形式、走過場。就教師的現實情況而言,問題最突出的是,知識的陳舊和知識的斷層、專業能力的嚴重滞後。現今在一線教學的教師,除了少部分新畢業的大學生外,絕大多數是走出大學十年至三十年的中老年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是學校的骨幹。因為長時間在學校繁重地工作,沒有時間進行業務進修和知識的更新,所以,文化專業水平大多滞留于大學畢業時的狀況,對現代的新的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等所知不多,對本學科的演變、發展狀況和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大量新的文化信息掌握甚少,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嚴重陳舊、落後,新知識出現嚴重的斷層,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着思維靈活、文化知識前衛的學生,往往顯得手忙腳亂、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無以應對,甚至,少不小心,還鬧出一些笑話來。筆者聽說這樣的事舉不勝舉。 “老師,您如何看待餘秋雨的散文熱?”,“你不是說周作人是個‘漢奸文人’嗎,為什麼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散文選》中對他的散文贊賞有加,而卻沒有說他是個‘漢奸文人’?”,“我國‘新生代’作家有哪些特征,為什麼叫‘新生代’?”,“荒誕派的作家都很荒唐嗎?”,“‘情商’和‘智商’怎麼區分?”,“‘天體化學’和‘海洋化學’是兩門完全不同的學科嗎?”面對學生提出的這些有趣而頗有挑戰性的質疑,即使是有名望的教師,因為在這方面缺乏必要的積澱,所以,往往是滿面尴尬、無言以對,要麼胡亂應付、含糊其辭,要麼“王顧左右而言他”。無怪乎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喟然長歎:“現在的學生是越來越難教了!”現代專業知識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着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雖然說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受制于教師的專業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等因素,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專業能力的核心應該是文化知識的承載量和文化能力。一個教師即便是掌握了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如果沒有豐富的文化素養和現代專業文化知識做強有力的支撐,将很難開展高質量的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筆者認為,這不是學生難教,而是教師的知識太陳舊,由此帶來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嚴重滞後。由此可見,專業知識的更新,專業能力的提高,已成為教師培訓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重要任務。
我們認為,在教師的專業知識更新和專業能力的提高方面,應該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内容的培訓:
⑴要讓教師在一個較廣闊的學科文化背景上全面地了解本學科近期發展的狀況、發展方向和主要存在的問題;
⑵學習并掌握本學科一些主要的較前沿的研究成果,認真研讀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著作(作品);
⑶在本專業領域内,圍繞當前一些前沿性的問題和焦點問題,開展一些實效性的專題研究和課題研究,力争出一部分研究成果;
⑷着重更新本學科中一些過時、陳舊的觀點、理念和知識;
⑸對本學科傳統的經典理論繼續進行深入細緻的學習,豐富專業理論和文化素養;⑹對相關學科發展狀況、前沿性的問題和最新研究成果要作适當的了解。在培訓形式上,應該靈活多樣,講究實效:堅持集中培訓和自主分散學習相結合,學習知識和理論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對教師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效要進行跟蹤評估和檢查驗收,而且,要常抓不懈。隻有這樣,師訓工作才能做到“訓”而科學,“訓”而有實效。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視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因為這也是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和專業成長所必備的素養。在師訓工作中,我們提倡掌握現代理論和信息技術、更新文化知識和提高專業能力應并舉,而以更新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為主。隻有這樣,才是師訓工作的科學發展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