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辟謠平台後台收到不少留言,希望求證“臭氧細菌”的真僞,因為有傳言稱:“今年夏天全國各地氣溫異常悶熱,空氣指數臭氧細菌感染加劇。臭氧感染會導緻多種疾病爆發,心髒病,中暑,呼吸道疾病等。為防止臭氧感染,高溫天氣不易(宜)出門,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不要打開門窗通風,因為這期間臭氧細菌病毒會随空氣傳入室内,也會感染人群。特别是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堅決無事不出門。”
該傳言還表示,以上内容來自“新聞聯播”報道。
上海辟謠平台核查發現,傳言所稱的“臭氧細菌”并不存在,屬于生造詞。在近期的新聞聯播中,也沒有與“臭氧細菌”有關的内容。從傳言整體表述看,語句不通順,錯别字不少,可判斷為謠言。
不過,也有人提出,沒有“臭氧細菌”,但在天氣預報中會提到“臭氧污染”,這又是怎麼回事?夏季持續高溫是否會産生臭氧污染?人們是否需要采取防範措施?
對此,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邬銳博士解釋說,臭氧(O₃)是氧氣(O₂)的一種同素異形體,低濃度下無味。對于臭氧,人們更熟悉的可能是距離地面20公裡至25公裡的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防止大氣層臭氧空洞的擴大是保護人類健康的重要舉措。但一旦進入近地面,臭氧就馬上會由“地球衛士”變成“健康殺手”。
按照我國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标準》,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每立方米160微克,就形成了臭氧污染;如果超過每立方米215微克就達到了中度污染。
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來自直接的污染源排放,其生成主要與兩類污染物有關——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這兩類物質可以在高溫強日照的情況下加速發生光化學反應。在5月到9月的午後,溫度越高,光照時間越長,反應程度就越充分,臭氧濃度也就越高。邬銳表示,汽車尾氣在光化學反應中産生臭氧,是城市中最常見的污染源。
臭氧自身的強氧化性會刺激人體心血管和黏膜組織。刺激呼吸道引發咳嗽及炎症;刺激眼睛出現發紅、發癢、流淚等症狀;讓人頭痛、胸悶、疲倦并對神經行為功能産生有害影響;還會使過敏和哮喘症狀加重。
邬銳建議,想要避免臭氧污染,最好的辦法是遠離大馬路、高架橋等車流密集的區域。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領域首席科學家柴發合建議,一些敏感人群,如老年人和小朋友,特别是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在下午兩點到三點前後這段時間,最好減少戶外活動。
至于謠言所稱“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不要打開門窗通風”的做法,在防止臭氧污染上沒有科學依據,因為臭氧在夜間依然可以保持較高的濃度水平。而網傳“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無事不出門”“佩戴口罩”等方式,其實是防止紫外線直射皮膚,以及阻擋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措施,并不能阻止吸入臭氧,因為臭氧不是顆粒物而是氣體。
邬銳表示,市民若關心臭氧濃度,可通過上海市生态環境局和上海市氣象局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衆号查詢。上海市生态環境局和市氣象局每日都會對包括臭氧在内的污染物進行監測,并通過以上平台發布。
比如,7月8日下午,@上海環境 發布了一條微博:“上海市空氣污染提醒:7月9-11日氣溫較高,光照較強,預計臭氧良至輕度污染。”
來源: 上海網絡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