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社會人的屬性而言,必然要參與到方方面面的社會活動當中,在社會人情境中要扮演諸多不同的角色。同時,也要面對諸多情境,在各種情境中如何保持自我是困擾我們的重要問題。 從哲學角度而言,人如何認識到自我,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命題: 一、是否意識到自我,即有我? 在人文主義領域而言,人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人的個性,強調人的自我價值。從自身而言,強調對自我的認知,人往往容易評判别人,但往往容易忽視自己,也不能夠完全地了解自己。通過逐漸形成的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從唯心主義而言,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自我價值,有完整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個人能夠稱之為人的基本條件。
你在思考時是否也喜歡手扶着頭 二、自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往往人對自我的認知不是那麼清晰,總是一個相對模糊的形象而存在,表觀上可能表現于對事物的好惡上,沒有完整的自我形象建立,于是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自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是一個變抽象為具體的過程。如何來實現抽象到具體,就是要充分思考,主觀上思考自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建立自我的價值評價體系,不斷追求和維護一個清晰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識和價值準則。 三、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成為自己? 首段有雲,人有社會人的屬性,那麼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自己,取決于人對于外界事物的态度,取決于在外界事物影響下的自我堅持的毅力,成為自己很難,很難做到成為自己心理認知上的自我。因此,人在社會活動中,很大程度上不能成為自己。 四、如何保持自我,堅持做自己? 不能成為自己,脫離自我本身,對外界事物以妥協,這時就會産生煩惱,因為自潛意識裡面,妥協會對心情産生不良的影響,自然不會是歡愉的。那麼如何堅持做自己,成為自己呢?人往往不善于拒絕,不敢于拒絕,不敢于堅持做自己。人有自我保護意識,人總是在擔心拒絕會惹人不開心,對自己不利,因此,甯可傷害自己,也不願意或不敢于開口拒絕,歸根結底是自我意識懦弱的表現。其實恰恰相反,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表達自我,敢于做自己,反倒能夠赢得他人的尊重。 因此,做自己,要比違心地做自己不喜歡的自己更有價值。勇敢地說不,不是簡單事,但這是維護自我獨立性有效方法。做一個自我意識強大的人,在最大程度上成為自己無疑是最幸福的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