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0:14:30

他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

劉邦贊他:“戰必勝,攻必取”

楚漢時期

人們評價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後人奉為他為“兵仙”、“神帥”……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

他是韓信

他在軍事上為西漢的開國

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

也留下了與之相關的26個成語

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

也展現了他曆經了磨難、屈辱

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一生

韓信落魄時曾對施舍他的老婦說,以後定當厚報。當韓信衣錦還鄉時,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賞賜了她千金。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裆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裆下鑽過去了。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釋義】: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韓信先投項羽,卻不被他們重用,後投靠劉邦。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時說他是國士無雙,如果想要争天下,就必須倚重韓信。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釋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劉邦重用韓信,設壇拜他為大将軍。韓信為劉邦分析天下形勢,評價項羽,說項羽是婦人之仁。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釋義】: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

當年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讓他管理糧倉,韓信提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這樣可以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從而使蜀中糧倉不再有變質浪費的現象。

【出處】: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别緻。”

【釋義】: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後,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鹹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裡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将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出處】: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指劉邦将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  

韓信說劉邦把穿着的衣服脫下給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自己吃,對自己很熱情。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将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釋義】:把穿着的衣服脫下給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别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背水一戰,又稱井陉之戰,發生于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陉交戰,漢軍大将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馀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将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釋義】: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

韓信率漢軍攻打趙軍,即将到達井陉口,先挑選輕騎2000人,人持一紅色旗幟,抄小路埋伏在趙營附近,接着背水列陣引誘趙軍。趙軍傾巢而出,漢軍佯敗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沖進趙軍營中挂上漢軍紅旗,趙軍因此大敗。

【出處】:《史記·淮陰候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釋義】:拔掉别人的旗子,換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劉邦派大将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打趙國,趙王歇和大将陳餘率20萬大軍在井陉口迎戰。陳餘不聽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與韓信硬拼,韓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河邊列陣,士兵們背水一戰,越戰越勇,然後派兵輕取趙軍大營,殺死陳餘,活捉趙王歇。

【出處】:《孫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釋義】: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隻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韓信北上滅趙的時候,說張耳與陳餘兩個人為刎頸之交,後兩人翻臉。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始常山王、成安君為布衣時,相與為刎頸之交……此二人相與,天下至歡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釋義】人心難測解釋為人的内心難以探測,喻指人的心思難以揣測,多用于貶義。亦做“人心莫測”。

張良和劉邦的一次談話中,張良對韓信的評價。能獨當一面的人,往往是很有主見,執行力強的人。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而漢王之将,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釋義】: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4

這是劉邦建立漢朝後對韓信的評價,打仗沒有不取得勝利的。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釋義】: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楚漢相争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後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後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釋義】:設伏兵于十面以圍殲敵軍。

明代學者茅坤《史記鈔》曰:“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罂,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者。予故曰:古今來,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詩仙也;屈原,辭賦仙也;劉阮,酒仙也;而韓信,兵仙也,然哉!”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為祭拜韓信,于漢中拜将台制立“兵仙神帥”詩碑。

韓信在中國曆史上是公認的“兵仙”、“神帥”。

樊哙追随高祖劉邦屢建戰功,漢朝建立後受封為舞陽侯。韓信後為淮陰侯,曾到樊哙處,樊哙事之謹細,跪送迎拜,口稱大王臣下。韓信出門,感慨笑稱,生乃與哙等為伍。

事實上韓信羞與哙伍事出有因:樊哙曆為韓信部将,劉邦僞遊雲夢,詐擒韓信,樊哙助纣為虐親手執縛韓信,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因此也讓韓信瞧不起樊哙。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绛、灌等列。”  

【釋義】:因不平或不滿而常常郁郁不樂。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5

韓信當時幫劉邦打下了整個江山,按理說應該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這個時候他旁邊有一個人很了解劉邦的個性,叫“蒯生”,他跟韓信說“因為劉邦很愛猜疑别人,所以你要很小心,有時候又勇敢又有謀略的人通常不會善終。”可是韓信沒有聽進去,最後劉邦使計誅殺了韓信。

【釋義】: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武涉曾經勸說韓信自立,說道:你和漢王劉邦關系這麼好,但是最終還是被他所擒。

【出處】:《漢書·淮陰侯傳》:“今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釋義】: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  

韓信的功勞很大,天底下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的。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釋義】:謀略高明,世間少有。 

韓信在戰争中的功勞太大,無法封賞。後形容功勞極大。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釋義】:形容功勞極大。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6

三傑指的是蕭何、張良和韓信。意思是說,三傑之中,韓信的功勞最大。

【出處】:《漢書·高帝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饷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釋義】:功勳超過漢朝開國的三大功臣蕭何、張良和韓信。

司馬遷對韓信的評價,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釋義】: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楚漢戰争勝利後,劉邦襲奪韓信兵權,将其徙封為楚王。當劉邦聽說韓信在楚陳兵出入,又采取陳平僞遊雲夢之計,逮捕韓信,貶為淮陰侯。指劉邦僞遊雲夢,詐捕韓信事。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釋義】:指劉邦僞遊雲夢,詐捕韓信事。後以“雲夢遊”代指陰謀詭計。 

楚漢相争,韓信屢建奇功。劉邦稱帝後,封信為淮陰侯。因遭呂後忌,被斬于長樂宮懸鐘之世。

【出處】:《漢書·韓信傳》  

【釋義】:比喻功臣遭忌被殺。  

楚漢相争的時候,韓信協助漢王劉邦同楚兵作戰。韓信為出奇謀襲楚,繞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馬問樵夫路向,韓信聽後,把樵夫斬殺,部将問為什麼,韓信稱恐樵夫洩露他們的行蹤。

【出處】:《西漢演義》三十四回問路斬樵夫。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7

劉邦和韓信有一次對話,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多多益善。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臣多多益善耳。”

【釋義】:比喻越多越好。

劉邦當皇帝後為削弱韓信的勢力,把當時是“齊王”的韓信徒封為“楚王”,使其遠離自己的發迹之地,然後又有人适時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又再将他貶為“淮陰侯”,不出幾個月皇後呂雉又以謀反之名将韓信誘至長樂宮殺死。

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韓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異處,這對共過患難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後隻相處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韓信在臨刑之前發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浩歎。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釋義】: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韓信當時背棄項羽投劉邦,心中滿懷抱負。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釋義】: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韓信平定齊國後,劉邦策立韓信為齊王。齊人蒯通勸韓信與項羽劉邦鼎足而立,三分天下。韓信說:“漢王給我的待遇很優厚,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裡要想着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釋義】:趨向勢力,違背正義。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8

齊人蒯通勸韓信三分天下,并說自己願意披肝瀝膽,奉獻計策,為韓信效勞,就怕韓信不采納。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釋義】:比喻以真心相見。

李左軍是趙王的參謀,趙不不聽李左軍之言而被韓信擊敗,韓信俘獲李左軍後,以禮待之。韓信欲讨伐齊國,問策于李左軍。李左軍給出計策,并表示,“我聽人說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的建議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參考吧。”韓信按李左車的建議行事,果然獲得成功。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釋義】: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竿

【出處】:清·沈菊莊《韓淮陰釣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還憶否?”又雲:“漢王嗜殺功高臣,不聞嗜殺釣魚人。”

【釋義】:指韓信微時垂釣淮陰事。

韓信和劉邦讨論天下大勢,他說劉邦對百姓秋毫不犯,廢除秦時苛刻的法政,而受到百姓的愛戴。隻要接着這樣做,那麼,三秦之地用一紙文書就可收服。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釋義】:比喻不待出兵,隻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韓信是由蕭何發現而推薦給劉邦而成就了劉邦霸業,而最後,又是蕭何獻計除掉了韓信,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為大将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釋義】: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這34個成語貫穿了韓信的一生,

試問,還有誰,一生能創造這麼多的成語。

還真有,這個人就是蘇轼。

與韓信的34個成語稍遜一籌,

蘇轼一共貢獻了32個成語,

有很多還是蘇轼的原創哦!

且看: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9

蘇轼《文與可畫禹筜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0

蘇轼寫了《和子由渑池懷舊》詩,内容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岖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為“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迹。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1

蘇轼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2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轼為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鹘落,少縱則逝矣。”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3

蘇東坡寫詩取笑怕老婆的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确立。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4

蘇轼的《赤壁賦》不僅貢獻了不少耳熟能詳成語,也成為後人鐘愛的繪畫題材,此圖為金代畫家武元直所繪《赤壁賦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5

出自蘇轼的《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于真相大白。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6

出自蘇轼的《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形容資源非常豐富。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7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與梅聖俞書》中稱贊蘇詩:“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8

出自蘇轼的《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19

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問侍婢:“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答:“文章”。

一說:“見識。”

蘇東坡搖搖頭,王朝雲笑道:“您肚子裡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0

出自蘇轼《東坡題跋·書摩诘〈藍田煙雨圖〉》:“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1

北宋時期,蘇轼帶他随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随從在一旁高唱蘇轼的歌詞。蘇轼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随從說:柳郎中的詞隻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闆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闆唱“大江東去”。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2

明代仇英 《赤壁圖》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3

出自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轼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4

語出宋·蘇轼《于潛僧綠筠軒》詩:“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比喻人若庸俗,則不可救藥。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5

出自蘇轼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6

出自蘇轼《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迹。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7

蘇轼《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辄下一籌,爾(迩)來吾籌已滿十間屋。’”這本是寓言,講三位老人競相誇耀自己的壽命之高。後用“海屋籌添”指增年益壽,常用作祝壽之詞。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8

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出自蘇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29

用來指随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出自蘇轼《後赤壁賦》:“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0

指16歲的美女。出自蘇轼《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1

烏:虛幻,不存在。變得什麼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蘇轼《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2

燕: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形容女子體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 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出自蘇轼《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态,玉環飛燕誰敢憎。”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3

謂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出自蘇轼《念如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4

隻有一個,再沒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蘇轼《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5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蘇轼《江瑤柱傳》:“方其為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6

張大千的《廬山觀瀑》,引《題西林壁》一詩入畫。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7

出自大家小學都背誦過的蘇轼《題西林壁 》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8

詞義是比喻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非常微小的利潤。出自蘇轼《滿庭芳》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着甚幹忙。”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39

意思是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出自每個人中學時都背誦過的蘇轼《前赤壁賦》:“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40

出自蘇轼《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堅強不屈。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41

指難以做到 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視。出自蘇轼《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42

清風緩緩地吹來,水面不曾泛起一絲波紋。

出自蘇轼的《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關于蘇轼的四字成語故事(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43

玩弄小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蘇轼《東坡續集·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作者寫《洗兒》詩,目的是借洗兒之事發牢騷。當時,作者雖有才華,聰明過人,卻屢遭打擊,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氣。這首詩即是借題發揮,表達對不合理的杜會現實的不滿。

韓信的成語是用生命來“創造”的,

而蘇轼的成語是用文字來“創造”的。

所以,韓信的成語多哲理實用,

而蘇轼的成語多文雅有趣,

你更喜歡哪一款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