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荟有哪些病蟲害應如何防治?蘆荟褐斑病——危害症狀:蘆荟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産生墨綠色的水漬狀病斑,随着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凹陷,呈灰褐色或紅褐色,邊緣有水漬狀壞死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會産生成堆的黑色顆粒,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發生嚴重時病斑密布,導緻葉片腐爛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田間發病較嚴重的病株、病葉,将其深埋,并對發病區土壤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苗期噴灑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5-20天噴1次,1年内噴3-4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蘆荟有哪些病蟲害應如何防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蘆荟褐斑病——危害症狀:蘆荟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産生墨綠色的水漬狀病斑,随着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凹陷,呈灰褐色或紅褐色,邊緣有水漬狀壞死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會産生成堆的黑色顆粒,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發生嚴重時病斑密布,導緻葉片腐爛。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田間發病較嚴重的病株、病葉,将其深埋,并對發病區土壤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苗期噴灑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5-20天噴1次,1年内噴3-4次。
蘆荟葉枯病——危害症狀:主要危害蘆荟葉片。多從葉尖或葉緣産生褐色小斑點,後擴展為半圓形幹枯,病斑皺縮,中央灰褐色,邊緣具水漬狀暗褐色的環帶,後期病斑上生小黑點排列呈同心輪紋狀。防治方法:嚴格檢疫,防止該病向無病區擴散。抗病品種栽植。采用組織快繁技術,提供無病優質種苗。忌濕怕冷,注意科學用水,合理施肥,注意磷鉀配合使用,增強抗病力。
細菌性軟腐病——危害症狀:主要危害蘆荟近地面的肉質莖基部或上部莖節。生黃綠色至黃褐色水漬狀斑塊,造成病部軟腐或濕腐。防治方法:選用抗病的蘆荟品種。精心養護,盡量減少傷口。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間通風透光良好,雨後及時排積水。發病初期,噴灑68%農用硫酸鍊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蘆荟炭疽病——危害症狀:葉尖、葉緣多先呈現病斑,病斑半圓形,黑褐色;葉面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3~6mm,黑褐色,并很快擴展成大斑,中部微下陷,邊緣略隆起,其上散生小黑點。多發生于老齡及有傷口的葉片上,可導緻葉片折彎、幹縮,影響生長。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常發地或重病地避免連作,注意加強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适當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做到高畦深溝,清污排漬,改善植地通透性。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蘆荟繡病——危害症狀:肉質葉上産生黃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裸露後呈紅褐色,粉狀。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後呈黑褐色。防治方法:嚴格檢疫,防止病區擴大。加強田間管理,根據蘆荟生長需求及時澆水、施肥。發現病殘體,及時清除并集中燒毀。
發病初期,噴灑波美度0.2~0.3度的石硫合劑,45%結晶石硫合劑300~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進行防治。
蘆荟根腐病——危害症狀:發生時,幼苗、成株的根部初現水漬狀病變,後呈褐色腐爛。病情擴展迅速并可延及莖部,緻植株萎蔫、失綠乃至死亡。防治方法: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避免肥料帶菌傳播病害。及時發現并拔除病株,集中田外深埋或燒毀,病穴應馬上撒些生石灰滅菌。發病初期用20%二氯異氰脲酸鈉(菜菌清)可溶性粉劑300~4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可濕性粉劑9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200mL。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