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聽陳章魚解讀《當下的啟蒙》,又去看了這本書,深有感觸。
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你的感覺呢?是不是越來越差?
上面的問題,你心裡會是什麼樣的答案?
2020年,新冠肆虐、澳洲大火、蝗災、洪澇災害……這個世界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壞?
可是書中卻用客觀詳實的數據表明,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
比如人類的平均壽命,從200年前的平均29歲,到100年前的40歲(非洲35歲),到今天,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1.4歲。
比如财富,經濟學家統計過全世界的生産總值,如果從公元元年算起,大概要過1500年之後,人類的收入才翻了一番,到1820年,人類的收入才增加到3倍,但是之後将近200年的時間裡,人類的收入增長到100倍以上。
在19世紀初,全世界的人均收入相當于今天非洲最貧窮的國家,按今天的标準,當時世界上有将近95%的人都是「極度貧困」。而今天,世界上極度貧困的人口比例已經降到了10%以下。
比如知識。200年前,有80%的人,沒上過學,現在,反過來,有80%以上的都接受過基礎教育。接受基礎教育的人類越多,全人類的平均智商就越高。在最近100年,人類的平均智商以每年0.3的速度在增長。
比如安全。人類曆史上,暴力總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哪怕是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的20世紀,如果放到更大的時間尺度上去觀察,這個趨勢依然沒有變化。
你看,從客觀數據上看,人類變得更健康,更富有,更有知識,也更安全,這個世界确實在變得越來越好。
想想也是,回想自己小時候,也就三四十年前,沒有空調,沒有冰箱,食物匮乏,獲取知識的途徑很少。
我記得直到中考結束,有一道幾何題我都沒找到答案,我心裡一直在忐忑,萬一中考正好考到這道題呢?可是窮盡我所有的能力,最終都沒能找到解題方法。
而今,隻要手機一掃,答案馬上就出來;空調會讓你無論冬夏,都可以待在最舒适的溫度裡;物質極度豐富,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
但是為什麼,我們的感覺總是: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差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可得性偏差”
造指人們由于受記憶力或知識的局限,進行預測和決策時,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夠憑想象構而得到的信息,忽略了其他必須考慮的,對于正确評估同樣有着重要影響其他信息,稱為可得性偏差。
比如我們在浏覽新聞時,常常隻關注不公平引發各種社會事件的新聞,最近高考日公交墜湖原因公布,很多人譴責司機的同時,認為拆遷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要好好調查背後到底有沒有黑幕。
我們的大腦往往對這些信息對給予特别的關注,從而我們接收到的都是社會負面信息,就會自然而然産生“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壞”的結論。
當然,這是人類大腦的保護性機制,它會下意識地收集壞消息,讓我們避免遇到危險,保護我們的安全。
第二個原因是——“忘恩之罪”
遇到事件問題,我們會習慣性地抱怨,都是别人的問題、責任;當一切順利,得到成功時,我們就會忘記背後付出的人,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是自己理所當然的。
每個人都有個“幸福基準線”,無論遇到什麼事,過段時間,都會回到這個基準線上來。
我們很難一直保持感激,保持感恩之心。
第三個是——“樂觀的豁裂”,
是指人對待事物的雙重标準:對自己樂觀,對别人悲觀。
這3種心理機制共同作用,讓我們容易被誤導,隻看到這個世界的負面信息,相信整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糟。
但是,我們要怎麼樣避免這樣的認知錯誤呢?書中給出了幾大武器。
首先就是“理性”。
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理性是人類對抗這個艱難世界的最大武器。站在個人的角度,理性也值得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信仰。
其次是科學。
再次是人文主義和進步。
我想到了前一陣看的另一本書,《理性樂觀派》,這本書中也用詳實可信的數據,記錄了這個世界一路向前的飛速發展曆程。
書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衡量标準:衡量一種東西價值的真正标準,看獲取它所花的時間。
以照明為例,比較一下不同的時代的人們,平均工作時薪所能換取的照明時長:
• 公元前1750年,平均時薪能換回24小時芝麻油照明。
• 1800年,可換回186小時牛脂蠟燭照明。
• 1880年,4400小時煤油燈照明。
• 1950年,53.1萬小時白熾燈照明。
• 現在,840萬小時節能熒光燈照明。
換個角度來理解,現在工作半秒鐘就能夠換回1小時的閱讀燈光。在1800年需要工作6小時以上,而在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倫,你需要工作足足50多個小時。
這一切的獲得,如此輕而易舉。
再來看看資源與技術。1960年的資源和技術不足以維持60億人口,随着技術的進步,資源的提升,現在地球上居住的60億人口,健康、食品安全、預期壽命都大大提高。
這個人類構成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從人類的壽命、健康、經濟、貿易、知識、貧富差距等等各個方面來看,數據極為驚人,很明顯地畫了一個向上發展、越來越好的曲線。
交換帶來繁榮,自給自足意味着貧窮,富裕意味着,高效單一的專業化生産,增強了個體換取多元化産品和服務的能力。
貧窮意味着,低效分散的手工生産,勉強自給自足,限制了個體換取所需産品和服務的能力。
集體大腦實現收益遞增;悲觀是人類的天性;樂觀是理性的選擇。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安全;我們的生命越來越長壽;我們所處的世界,正在飛速向前發展中……
最後,用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這段話來完成今天的文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有着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