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至今,“湖北農民工東莞圖書館留言”火了全網絡!南都記者剛剛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這位留言的農民工吳桂春今年54歲,獨自在東莞打工17年,一直在南城鴻福、新基社區附近的鞋廠做流水線工人,去年的月薪約在3500元到7000元之間。來自東莞人社局的最新消息,明天将帶吳桂春去見工,提供幾個崗位供他選擇。
25日晚,東莞市委宣傳部介紹,吳桂春2003年來莞工作至今。17年來,他工作之餘最喜歡來的地方,就是東莞圖書館。吳桂春說,自己隻有小學文化,剛開始來東莞圖書館看書的時候,經常要借助《新華字典》,經過十幾年的學習已經能夠閱讀較為艱深的大部頭。
由于疫情的影響,吳桂春原本工作的鞋廠停工,無奈之下他打算返鄉。離開之前,他來到東莞圖書館退讀者卡。他說,退卡時心裡特别難受,把卡拿在手裡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原本不想銷掉這張陪伴了自己十幾年的讀者卡,又想着萬一不回東莞,卡拿在手裡也沒用,最終忍不住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對東莞圖書館的眷戀與不舍。
他說,舍不得的不止是一張讀者卡,也不止是一座東莞圖書館,更是對東莞這座城市的萬般眷戀。因為年紀大,不太好找工作,他曾經輾轉過多個城市,最終在東莞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靠着自己的勤勞和努力,用微薄的工資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用在東莞掙到的錢培養孩子研究生畢業,實現了自己年幼時因家貧無法繼續的學業夢想。
吳桂春說,東莞城市環境好,對外來務工人員非常包容,每一個在這裡的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各種免費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點亮了自己的知識人生。
小學文化 愛讀《春秋》、《資治通鑒》
今晚,東莞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媒體上留言稱:在(圖書館的)讀者留言本上,好看的字還真不少,但這位叔叔(吳桂春)的淳樸和真摯及對閱讀的堅持,真把人給看哭了。他說自己隻有小學文化,開始隻懂看報紙、小說,後來開始讀名人文章,覺得都說的不一樣,就開始看曆史書籍,春秋、資治通鑒等,發現曆史不見得就是完全真實的,就開始對照二十四史和野史來讀,他還特别研究了嶽飛的生平和詩詞。打工17年,後來十二年,隻要不上班,都來圖書館。大家感動之餘又覺得這個讀者是一個很上進的人,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
吳桂春的留言填寫在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的“意見及建議”欄,具體内容為:“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産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落款為“湖北農民工吳XX,2020.6.24”。
6月25日下午,東莞圖書館官方微博也轉發了這張留言的照片,表示“感謝,我們一直在,等您再來!”諸多網友被這則離别留言感動。很多網友留言表示:“看哭了……”、“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心志”……
還有部分網友自愧不如:“說實話,這位老哥字雖然不好看,但是全篇看下來條理清晰來龍去脈一目了然,就是這裡很多學生都怕是無法叙述這麼流暢”“哎,大學生自愧不如”“其實他的文采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甚至有網友不知道這位農民工留言最後兩句的意思,并稱“我特意去查了下微博,有人解釋‘識惠東莞’是有出處的,已故哲學家、曆史學家任繼愈曾在2004年給東莞圖書館題字‘知識惠東莞’”。
據了解,東莞圖書館在建設新館過程中,2004年專門請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為東莞圖書館題詞,先生題寫了“知識惠東莞”。這位湖北農民工的離别留言引用了該句題詞,并做了延展。
采寫:南都記者 韓成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