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和德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塑料污染物總共有270萬噸,而這些污染物大部分都來自1656條河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其中有90%的污染物僅僅來自10條河流!
科學家統計了全球塑料污染排放規模,截止到2020年,全球總共大約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大約有26.9萬噸的塑料污染漂浮在海洋中。科學家們還設計了一種塑料流入海洋的工具與統計方法,結果發現是驚人的,塑料污染排放最大的幾個國家是:
這第一名菲律賓真是大佬,比大家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在看荷蘭和德國科學家的論文之前,種花家想當然地認為是印度,畢竟印度人連屍體都能丢到恒河裡,還有什麼東西不能丢的?但菲律賓排名第一确實有點出人意料。
菲律賓的哪條河排放塑料污染最多?
種花家已經翻過一次車了,接下來的問題讓各位猜猜,關于菲律賓河流中的塑料污染,是河流比較長的污染多呢還是短的比較多,菲律賓最長的河流是呂宋島最大河流卡加延河,它長度350千米,盡管跟世界長河比起來微不足道,但菲律賓到處都是海島,想長都長不起來!
但排放塑料污染最大的卻并不是卡加延河,而是連接貝湖(Laguna de Bay)與馬尼拉灣(Manila Bay)的帕西格河,全長僅僅25千米,但卻是世界上塑料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而其中的關鍵則是帕西格河流域幾乎都在城市地區,而比較落後的發展地區的亂扔垃圾的行為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帕西格河成了全球塑料排放量最大的河流,簡直可以說是一條塑料河!
塑料對環境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數據,2017年全球總共生産了大約1億噸塑料制品,美國大約生産了3540萬噸塑料,大約占全球産量30%,而自塑料發明以來,全世界總共生産了約83億噸塑料!
從1950年至2015年,人類已經生産出共計83億噸的塑料
塑料都可以回收利用,那麼總共有多少被回收了呢?答案一定是觸目驚心的,因為回收比例不超過16%,也就是說大約有70億噸的廢塑料被丢在了大自然中,有的在填埋場,有的則随風飄揚,還有的則是随着河流沖入大海!
因為塑料這種高分子材料很難在自然界被降解,據資料像礦泉水瓶這種塑料制品,在自然界降解至少需要300年以上,因此自然界降解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人類生産的速度,唯一的結果就是地球上塑料垃圾泛濫,《機器人瓦力》中清理垃圾的場面還真有可能出現。
塑料污染首當其沖的其實不是人類,而是海洋生物和鳥類以及部分陸地動物,比如鲸無法分辨漂浮在海面上的究竟是浮遊生物還是塑料袋或者塑料瓶,會被當成食物濾水吞下,結果造成胃部堵塞,營養不良死亡:
1、2018年6月,泰國海岸附近一頭領航鲸死亡,它的體内發現了超過80件塑料垃圾
2、2019年4月,一頭懷孕的抹香鲸在意大利的一港口死亡,經過解剖發現,它的體内有23千克的塑料制品
......
2019年7月,日本奈良公園9隻鹿因為吞下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死亡,這些鹿中吞食塑料垃圾最多的高達4.3千克,還有死亡鳥類的體内發現大量的被當成食物吞下的瓶蓋與物料制品,實在是觸目驚心!
2021年4月29日,一篇在PHYS.ORG上發表的文章中稱,科學在保留了1907年、1953年與1973年和現代的沙光魚标本,結果發現魚體内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正在大幅上升!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生物學副教授與他的團隊研究發現,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體内的均發現了微塑料。
研究人員發現,随着生态系統中越來越多的塑料被制造和積累,魚類腸道中存在的微塑料的數量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急劇增加。在本世紀中葉以前的魚類樣品中沒有發現微塑料,但1950年後其濃度猛增,而1950年代剛好是塑料工業化的時代。
菲爾德博物館的一部分魚類收藏,包含200萬個标本
鲸和鳥類以及魚吃下塑料制品是因為它們無法區分塑料袋和水母或者食物的區别,但人總不會去塑料袋吧,恰恰相反,我們人類根本無法逃脫這個塑料的魔咒,2018年10月23日,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的科學家聯合發文指出: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8位全部研究對象的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顆粒,這些研究對象來自全球各國,年齡在33~65歲之間,參與實驗期間不限制飲食,不限制活動區域,各種職業都有,但無一例外,糞便中都存在大量微塑料顆粒。
所有實驗對象糞便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這些微塑料來自食物,比如海洋與淡水魚類,還有來自食品包裝以及盛裝食物的各類塑料器皿,我們已經離不開塑料,同樣塑料也以各種方式進入到了我們體内!
實驗對象生活區域如圖,來自日本、芬蘭、意大利、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
有朋友認為,這吃下去變成糞便排走了,我們要擔心什麼?難道擔心屎被塑料污染?事實上各位完全是大意了,因為塑料或者其化工延伸制品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已經深入到了我們體内。
2019年的6月12日的在Hindawi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美國已經有超過98%的人群的血液中已檢測到了PFOA ,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稱,這些物質主要來自食品包裝,家用清潔劑和不粘炊具等,也有防水塗料和水性泡沫滅火劑。
2020年10月19日,《自然-食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含有聚丙烯的嬰兒奶瓶沖泡标準配方奶粉時,奶瓶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數位中國學者和同事在世衛組織推薦的消毒方式和配方奶粉标準操作流程中,測試了10種嬰兒奶瓶的塑料微顆粒在沖泡過程中微塑料的釋放比例,結果發現,無論是哪種品牌的奶瓶,在沖泡過程中會釋放出130萬至1620萬顆粒的微塑料,并且在實驗的21天中會持續釋放,另外沖泡的溫度和微塑料顆粒數量比例有直接關系!
人類已經離不開塑料,令人不安的是它們正在深入我們的體内深處,甚至連剛出生嬰幼兒都無法避免,現代科技體系中塑料的貢獻是不可或缺的,但人類的未來也可能會毀于我們濫用塑料制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