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嘉峪關長城曆史變化

嘉峪關長城曆史變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6 19:26:42

原标題:【文化拾萃】

嘉峪關 長城文化的符号

嘉峪關長城曆史變化(長城文化的符号)1

遠眺嘉峪關 王 金

胡楊

嘉峪關,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長城沿線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

走進嘉峪關,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斜照着鐵青色的城牆和雕梁畫棟飛檐淩空的城門樓閣,極為雄渾壯麗。這座明代修建的嘉峪關,北依黑山,南挽祁連山,由關城向南北兩翼伸出長城,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曆來被稱為“邊陲鎖鑰”“河西第一隘口”和“長城主宰”。

《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

但真正修築嘉峪關的原因,卻是這裡獨特的地理位置:“夾以一線之路,孤懸兩千裡,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虜”。

不同民族在這裡興起,走向曆史深處;不同文化在這裡交彙,傳播至中原腹地;不同文明在這裡碰撞交融,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源源不斷供給養分。

嘉峪關何以成為長城重要的符号?

随着長城的修築,随着嘉峪關防禦體系的不斷完善,随着戰争的逐步減少,經濟交往的逐步增加,嘉峪關防線逐步成為各種文明的凝聚線,中華文化的傳播線。

走進嘉峪關,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關并守,盛大而威嚴。

為了防患于未然,嘉峪關的修築,傾注了大明王朝大量的物力、财力。

嘉峪關是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關城僅僅是一個防禦體系鍊條中最突出的一節。嘉峪關南北防禦體系号稱明牆暗壁,南至祁連山下的卯來泉堡,北至十營莊子以遠,縱深百餘公裡,東西從哈密到骟馬城雙井子一線,也要六百多公裡。整個防禦體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像狼群一樣,露出它的牙齒,将來犯者撕個粉碎。

長城作為防禦工程,主要由關隘、城牆、烽火台組成。關隘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點。城牆是聯系雄關、隘口的紐帶。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

如此雄偉壯麗的嘉峪關,它的震懾力已經輻射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河西鎖鑰,雄峙一隅,經無數烽火巋然不動;

絲綢古道,聞名于世,曆興衰變故重新啟程。

馬蹄聲聲,牛羊咩叫,綠草茵茵,綠洲景美,在中華民族壯麗的風景中,我們看見了長城。

在荒涼的戈壁,在無垠的沙漠,在險峻的山嶺,在遼闊的平原,在和平的歌聲中,我們感悟長城。

在中國曆史上,長達萬餘裡長城的出現,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萬衆,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萬裡長城出現的曆史背景和建築特色,在這段記載中,可以說一覽無餘。

自秦始皇修築萬裡長城以來,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金、遼、元、明等朝代都大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修築的長城都超過了一萬裡。曆經歲月的風霜,明代以前的長城,大都破敗不堪,我們現在看見的雄偉壯麗的長城遺址,基本上是明代修築的。

明代是我國萬裡長城修築的最後一個高峰時期,也是萬裡長城的最後完成期。明長城的修築從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開始,前後共修十八次之多,一直到公元1600年後才基本完成。或石壘,或磚砌,或土築,或挖壕……長城,蜿蜒于崇山峻嶺之上,橫穿于戈壁曠野之中,雄偉壯麗,氣勢奪人。

長城是一個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與長城内外的許多防禦設施、兵力布置、通訊交通、指揮中心、後勤保障構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一次次征戰,一場場厮殺,“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長城的故事,寫滿了悲傷,寫滿了征人的血與淚。

明代萬裡長城是我國曆代長城的繼承和發展,但其建築技術、通過路線,都與曆代長城有很大的差異。從建築技術上看,秦漢長城多為夯土建築,而明長城多為磚石建築;從通過的路線上看,明長城已逐步向南縮進。

長城是草原遊牧和定居農耕的分界線和會聚線。長城外,雪山高聳,溪流潺潺,牧歌悠悠;潔白的帳篷,成群的牛羊,奔馳的駿馬,天蒼蒼,野茫茫。長城内,阡陌縱橫,客舍連綿,柳色青青;春天的耕種,秋天的收獲,到處洋溢着豐收的歌聲。大道邊,駝鈴叮當,商賈雲集,驿使飛馳……兩種文化的滲透和融合,促進了長城内外經濟、文化的發展。

雄關如鐵,長城如鑄。今天,經過滄海桑田的曆史變遷,嘉峪關作為軍事防禦工具的實用性功能已經消退,而它的審美特性卻在曆史的演進中不斷積澱、增長。

神秘的雄關,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美麗的城市。熱情好客的嘉峪關人正敞開博大的胸懷,歡迎八方來客、體驗長城文化,沐浴長城精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