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每到過年
“福”都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1月25日
“福和褔是同一個字嗎”
如約登上微博熱搜
斬獲3.4億閱讀量
不少網友意外迷惑
過年時随處可見的
到底是“福”字?
還是“褔”字?
事實上,沖上熱搜的“福”和“褔”,雖然長相相似,其實是遠親。
兩者偏旁部首不一緻,一個是示字旁,一個是衣字旁;
在讀音上,“福”字讀fú,“褔”字念fù。
兩個字看起來差不多,隻是褔字的偏旁部首比福字多了一筆,不仔細看,不容易看出來。
“福”是老大哥,甲骨文中就有它,随着曆史流變,“福”字越來越多地與過年相關,福氣、祝福、幸福都是好意滿滿的詞彙。
而“褔”字在《新華字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常見工具書中并不會出現,隻在《康熙字典》中收錄。
1月26日,記者查詢《古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面均沒有“褔”字,隻有“福”字。
在《古代漢語詞典》中,“福”字解釋為:“幸福。與“禍”相對。又用作動詞;賜福,保佑。”
而“褔”字在《康熙字典》中有收錄,其解釋為:“【唐韻】【集韻】敷救切,覆去聲。衣一褔。今文作副。”
記者多方查閱發現,“福”字是常用字,古代書籍中,“福”字經常出現,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
在中國著名老書法家陳政的書籍《字源談趣》中,也寫到了“福”字的來源:從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來看,“福”是雙手虔誠地捧着酒壇(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個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備(萬事順遂)的意思。
這個字發展到後面的幾個階段,有不同的形式,并沿用到今天。
(《字源談趣》中寫到“福”字的來源)
陳政的說法,與已故的《咬文嚼字》雜志創始人郝銘鑒不謀而合。
郝銘鑒2018年在曾其微信公衆号
“郝銘鑒語文學堂”中
解釋“福”字起源
⬇️⬇️⬇️
通常是這樣說的:
左邊的‘示’字其實是個祭台,祭祀用的。右邊的一口田,在甲骨文中,是個整體,它描繪的是盛滿酒的酒樽,通俗地說,就是酒壇子的形象。所以這是一個會意字,就是拿酒壇子在祭台的前面倒酒,表示向上天、向神靈、向祖先祈福,這才是‘福’字的本義。‘福’字的甲骨文中,酒壇子下面還有兩隻手,把倒酒的動作,表現得更加到位、更加生動。
來源:紅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