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年高考,物理都被稱之為最難得學科,一度使很多同學想要放棄。調查發現:物理選擇題的得分是拉開物理成績的差距。理綜卷中,物理8道選擇題占48分,有考生可以得滿分,有很多考生隻能得十幾分,這之間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正所謂會了不難,物理選擇題的解答也是方法可循的,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訴一下高考物理5種類型的選擇題。
1.定性判斷型
考查考生對物理概念、基本規律的掌握、理解和應用而設定。同學們要從物理規律的表達方式、規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規律的成立或适用條件、與規律有關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規律、概念、模型串聯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并将物理規律之間作橫向比較,形成合理、最優的解題模式。這就需要同學們對基本概念、規律等熟練掌握并靈活應用喽。
2.函數圖象型
以函數圖象的形式給出物理信息處理物理問題的試題。物理圖象選擇題是以解析幾何中的坐标為基礎,借助數和行的結合,來表現兩個相關物理量之間的依存關系,從而直觀、形象、動态地表達各種現象的物理過程和規律。圖象法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答物理問題(特别是選擇題)的有效方法。在圖象類選擇題中使用排除法的頻次較高。
例如:如圖甲所示,導體框架abcd放置于水平面内,ab平行于cd,導體棒MN與兩導軌垂直并與導軌接觸良好,整個裝置置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随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MN始終保持靜止。規定豎直向上為磁場正方向,沿導體棒由M到N為感應電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為導體棒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水平向左為導體棒所受摩擦力f的正方向,下列選項正确的是( )
解析:分析0~t1時間内可知磁通量無變化,導體棒不受安培力,可排除C選項;A、B選項中肯定有一個是錯誤的,分析t2~t3時間内可知電流方向為正,可排除A選項;然後多選題可輕松判斷B、D正确。
3.定量計算型
考查考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規律的掌握和思維敏捷性而設置,對考生來說一方面要有堅實的基礎,更主要的是考生的悟性、平時積累的速解方法加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來迅速解題。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夯實基礎,總結和掌握解題方法、歸納物理推論,這樣才能在考場内得心應手。
其中一些量化明顯的題,往往不是簡單機械計算,而蘊涵了對概念、原理、性質和法則的考查,有些則隻需估值就可做出判斷。當然,如果計算時遇到困難,請不要忘記圖象法,圖象法是解定量計算型選擇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4.信息應用型
從信息角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提供新概念、新知識、新情景、新模型、新科技的"新知型",要求以此信息來解決題目中給定的問題;另一類是在考生已學的物理知識基礎上,以日常生活、生産及現代科技為背景的信息給予“生活型”題。
解答信息給予題的過程分三步:(1)在審題中進行信息處理。排除與問題無關的幹擾信息,提取對問題有關的有效信息,抽去生活、生産背景,建立相應的物理過程;這一步是關鍵,也是難點,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2)是解析所建物理過程,确定解題方法或建立解題模型;(3)求解。
例如: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并非隻發生一次衰變就達到穩定狀态,而是要發生一系列連續的衰變,最終達到穩定狀态.某些原子核的衰變情況如圖所示(N表示中子數,Z表示質子數),則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由到的衰變是α衰變
B.已知的半衰期是T,則8個原子核經過2T時間後還剩2個
C.從到共發生5次α衰變和2次β衰變
D.圖中發生的α衰變和β衰變分别隻能産生α和β射線
注意:本題關鍵是要從圖像中提取有用信息,除去與選項相關的元素,直擊目标并将所學知識應用于本題的選項判斷中。
解析:由到放出電子,則此衰變是β衰變,選項A錯誤;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變的統計規律,對少數的原子核不遵循,選項B錯誤;變為,質量數少20,則發生了5次α衰變,根據5×2-n=8得n=2,知發生了2次β衰變,選項C正确;圖中發生α衰變和β衰變時,往往伴随γ射線産生,選項D錯誤。
5.類比推理型
将兩個相似的物理模型、物理性質、物理過程、作用效果、物理圖象或物理結論等進行類比,給出似是而非的相關選項,增強了選項的隐蔽性,着重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
解類比推理選擇題首先要看清題幹的叙述,分析、理解題給兩個類比對象間的相似關系,從相同中找不同或者将不同類比對象統一到同一個物理模型中,從中尋找選項中的對立矛盾和相同特征,排除幹擾因素。
當然,對于既有單選又有多選的物理選擇題,要想多得分,就需要同學們在答題時有很好的策略:
1.對于多項選擇來說,一定要認真分析每一個選項,對于不确定的選項甯願少選也不可錯選;
2.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在修改選項時,必須确定所改的選項100%正确才動手修改。
1.論述性選擇題
[例題1](2016年全國卷1)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長頸漏鬥分離出乙酸與乙醇反應的産物
B.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銅粉與稀硝酸反應産生的NO
C.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将氯化鐵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
D.将Cl2與HCl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得到純淨的Cl2
解析:長頸漏鬥不能用來分液,A項錯誤;NO能與O2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O,B項錯誤;配制FeCl3溶液時,為防止Fe3+的水解,應将FeCl3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C項正确;将Cl2和HCl的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除去其中的HCl氣體,但引入了水蒸氣,D項錯誤。
答案:C
[例題2](2018年全國卷3)下列實驗操作不當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
B.用标準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酞為指示劑
C.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
D.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
C.用鉑絲蘸取鹽溶液在火焰上灼燒,進行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說明該鹽溶液中一定有Na ,選項C正确。
D.蒸餾時,為保證加熱的過程中液體不會從燒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體的體積不超過燒瓶體積的三分之二,選項D正确。
點睛:本題選項B涉及的是滴定過程中指示劑的選擇。一般來說,應該盡量選擇的變色點與滴定終點相近,高中介紹的指示劑主要是酚酞(變色範圍為pH=8~10)和甲基橙(變色範圍為pH=3.1~4.4)。本題中因為滴定終點的時候溶液一定為酸性(二氧化碳飽和溶液pH約為5.6),所以應該選擇甲基橙為指示劑。對于其他滴定,強酸強堿的滴定,兩種指示劑都可以;強酸滴定弱堿,因為滴定終點為強酸弱堿鹽,溶液顯酸性,所以應該使用甲基橙為指示劑;強堿滴定弱酸,因為滴定終點為強堿弱酸鹽,溶液顯堿性,所以應該使用酚酞為指示劑。
點評: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在進行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常涉及物質的分離提純、氣體的制取、除雜、收集、尾氣處理、溶液的配制等操作。這就需要掌握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常見的儀器的名稱、使用,化學試劑的使用,常見的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操作的先後順序等,這樣才可以得心應手,作出正确的分析與判斷。答題時注意“分離、提純”問題要明确原理,切記不能引入新雜質;“操作”問題,要有效避免遺漏,養成有序思維的習慣;“制備”問題,要從教材類比遷移。明确是考查原理還是考查操作或儀器;“檢驗”問題,要關注“特殊”,如特殊現象、特殊顔色、特殊氣味等。
2.表格型選擇題
[例題3](2017年全國卷2)下列由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确的是( )。
實驗
結論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終變為無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無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與金屬鈉反應産生可燃性氣體
乙醇分子中的氫與水分子中的氫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壺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後的混合氣體能使濕潤的石蕊試紙變紅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點睛:本題考查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本題的難度不大,注意利用反應的實質,有無雜質對實驗的幹擾,進行分析判斷,如本題的D選項,甲烷和氯氣反應是取代反應,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還有HCl的生成,從而得出混合氣體能使濕潤石蕊試紙變紅的原因是産生了HCl,體現考生對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的程度。
[例題4](2018年全國卷2)下列實驗過程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編号
實驗目的
實驗過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
稱取4.0 g固體NaOH于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維生素C的還原性
向盛有2 mL黃色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濃的維生素C溶液,觀察顔色變化
C
制取并純化氫氣
向稀鹽酸中加入鋅粒,将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濃度NaH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2 mL 5%H2O2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解析: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因此溶解後需要冷卻到室溫下再轉移至容量瓶中,A錯誤;
B.氯化鐵具有氧化性,能被維生素C還原為氯化亞鐵,從而使溶液顔色發生變化,所以向盛有2 mL黃色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濃的維生素C溶液,通過觀察顔色變化可以探究維生素C的還原性,B正确;
C.向稀鹽酸中加入鋅粒,生成氫氣,由于生成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因此将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硫酸即可,不需要通過KMnO4溶液, C錯誤;
D.反應的方程式為HSO3- H2O2=SO42- H+ H2O,這說明反應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因此無法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D錯誤。
答案:B
點評:表格實驗題借助實驗考查物質的基本性質,涉及原理、操作、現象、結論等項目的評價,難度不大。答題時注意審清題中每個選項所給實驗目的,分析其實驗原理或化學反應的正确性;分析所選試劑及添加順序能否達到實驗目的;分析儀器的選擇能否達到實驗目的或儀器的操作是否正确;分析實驗現象與結論、原理是否匹配。分析時要和所學的知識相聯系,将不熟悉的内容轉換成已學的知識。
3.裝置型選擇題
[例題5](2018年全國卷1)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在濃硫酸的作用下乙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根據乙酸乙酯的性質、産品中含有的雜質,結合選項解答。
詳解:
A、反應物均是液體,且需要加熱,因此試管口要高于試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注意導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 B正确;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實現分離, C正确;
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不能通過蒸發實現分離,D錯誤。答案選D。
點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備原理是解答的關鍵,難點是裝置的作用分析,注意從乙酸乙酯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特點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斷。
[例題6](2018年全國卷2)實驗室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的實驗。
光照下反應一段時間後,下列裝置示意圖中能正确反映實驗現象的是( )。
解析:在光照條件下氯氣與甲烷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氯化氫和四種氯代烴,結合有關物質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詳解:在光照條件下氯氣與甲烷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氯化氫和四種氯代烴,氯化氫極易溶于水,所以液面會上升。但氯代烴是不溶于水的氣體或油狀液體,所以最終水不會充滿試管,答案選D。
點睛:明确甲烷發生取代反應的原理和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是解答的關鍵,本題取自教材中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驗,難度不大,體現了依據大綱,回歸教材,考查學科必備知識,體現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基礎性考查要求。
點評:實驗裝置圖的正誤判斷,是化學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更是高考的一大考點。解答策略重在四查:查氣體發生或主要反應發生裝置是否有錯;查所用反應試劑是否符合實驗原理;查氣體收集方法是否有錯;查尾氣吸收裝置、安全裝置是否有錯。解答裝置圖判斷題的原則如下:
4.綜合型選擇題
[例題7](2017年全國卷1)實驗室用H2還原WO3制備金屬W的裝置如圖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雜質,焦性沒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氣),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裝KMnO4溶液、濃H2SO4、焦性沒食子酸溶液
B.管式爐加熱前,用試管在④處收集氣體并點燃,通過聲音判斷氣體純度
C.結束反應時,先關閉活塞K,再停止加熱
D.裝置Q(啟普發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制備氯氣
點睛:該題通過氫氣的制備以及性質檢驗考查學生的化學實驗基本素養,明确實驗原理和相關物質的性質是解答的關鍵,注意化學實驗的考查今後仍然是以常見儀器的選用、實驗基本操作為中心,通過是什麼、為什麼和怎樣做重點考查實驗基本操作的規範性和準确性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考生物選擇題是很多考生比較發愁的題目,因為風險比較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下面學習哥對選擇題的6種類型解題方法進行提煉,幫助同學們提高做選擇題的技巧和方法,決勝高考。
1.直接提問類
例1 鑒别一個真核細胞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應檢查它:( )
A.有無葉綠體 B.有無液泡
C.有無中心體 D.有無細胞壁
解法:分析、比較和對比法,考查動、植細胞的本質區别。
答案:D
例2 葡萄糖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質。将一隻實驗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氣體的容器内,18O2進入細胞後,最先出現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解法:分析、對比法,考查有氧呼吸三個階段的物質變化。
答案:D
2.不完全陳述類
例3 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溫度和充足的C02條件下。如果将環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極低水平,此時葉肉細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變化情況依次是( )。
A.上升 下降 上升 B.下降 上升 下降
C.下降 上升 上升 D.上升 下降 下降
解法:分析、推理法
答案:C
3.是非判斷類
例4 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錯誤的是 ( )。
A.葉綠體離開葉肉細胞便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溫度降到0℃時依然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C.葉綠素吸收的光能要轉移給ADP形成ATP
D.光反應和暗反應都有許多酶參與催化作用
解法:推理法
答案:A
4.因果推斷類
例5 對某植物作如下處理:(甲)持續光照10分鐘;(乙)光照5秒後再黑暗處理5秒,連續交替進行20分鐘。若其他新不變,則在甲、乙兩種情況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機物總量是( )。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無法确定
解法:推理法、是否為因果關系
答案:B
5.文字信息、圖表信息類
例7 有一種藍色的染色劑DCPIP被還原後會成為白色,下面條件能使藍色DCPIP産生最大程度顔色變化的是( )。
A.分離的葉綠體,置于黑暗中
B.分離的葉綠體基粒,置于光下
C.葉綠體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葉綠體基質提取液,置于光下
解法:獲取信息、推理法
答案:B
例8 取生長狀态相同的兩組番茄幼苗,置于表中所列A、B兩種培養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條件下培養,甲組用A培養液,乙組用B培養液。培養一周後甲、乙兩組番茄表現出的症狀( )。
(表中 表示有,-表示無)
A.甲、乙兩組的全部葉片變黃
B.甲組的葉片正常,乙組的全部葉片變黃
C.甲組的葉片正常,乙組的老葉變黃
D.甲組的葉片正常,乙組的幼葉變黃
解法:推理法
答案:C
6.計算類
例9 現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含有适量酵母菌,經測定瓶中放出的CO2體積與吸收的O2的體積之比為5:3,這是因為( )。
A.隻有1/4的酵母在進行有氧呼吸
B.有1/2的酵母在進行有氧呼吸
C.有1/3的酵母在進行無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在進行無氧呼吸
解法:根據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1分子葡萄糖需要6分子氧氣生成6分子二氧化碳,無氧呼吸消耗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二氧化碳;按照比例差可以正确計算出答案D。
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①直選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設反證法)、④比較和對比法(分組對比法)、⑤圖表法(對語言叙述繁瑣的題幹,将語言轉換成為簡潔的圖表)、⑥計算法、⑦綜合解題法(将上述方法綜合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