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文/柴柴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會遇到老師,也會遇到虛心向自己求教的學生。當辛辛苦苦給學生講完新知識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完之後,學生舉一反三,我們會由衷的說一句:“孺子可教也”,但有時遇到笨學生,怎麼也教不會時,我們會說一句:“孺子不可教也”,可究竟是“孺子可教”還是“孺子不可教”?
孺子可教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随目之。父去裡所,複返,曰:‘孺子可教矣。’”
張良
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名門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為張良。
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張良面前,直接把一隻鞋子丢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撿起來!”
張良很驚訝,想打那老頭。但看到老人年紀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橋把鞋撿了起來,然後又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腳穿好鞋,然後笑着轉身就走了。
張良更吃驚了,盯着老人離開的背影。那老人走了裡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不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好時間卻遲到,怎麼回事啊?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公雞一打鳴,張良就出發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又遲到,怎麼回事啊?五天後再早點來。”
又過了五天,張良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小夥子,你這樣才對!”
老人說着,拿出一本書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後有大成就。十三年後,小子你将再見到我,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啦。” 然後老人就離開不見了。第二天早晨,張良看那本書,乃是《太公兵法》。張良覺得這事很奇特,于是常常用功鑽研此書。
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原來,司馬遷認為,“孺子”是小孩子的意思,指年輕人有培養的前途。
看來“孺子”真的是“可教”,但是“孺子”有沒有“不可教”的呢?
孺子不可教也《論語·公冶長》
《論語》
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③?”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其實“孺子不可教也”本身并無曆史原話,世人常與《論語》裡“朽木不可雕也”搭配,以緻誤認為是孔子說的。大家習慣了用“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恰好孔子又代表了“儒家學派”,所以,孺子不可教盡管名不正言不順,後人也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孺子不可教”現在的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愚頓,不能舉一反三,所以給他講道理也是對牛彈琴。
孺子可教是對的對“孺子可教”這一典故,宋代大文豪蘇轼有一段獨到的見解:“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轲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看來無論是司馬遷還是蘇轼,“孺子可教”确實完全正确的,但是“孺子不可教也”也是可以用的,如果能加上一句“朽木不可雕也”,那就更加合适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常用詞都值得我們去“咬文嚼字”,他們的背後往往蘊藏着深厚的文化知識,也是祖先們給我們炎黃子孫最好的禮物。
尊重原創 欲轉載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