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綠茶,很多人認為,泡綠茶不是很簡單嗎?還需要什麼沖泡技術呀?任何一款茶、一泡茶,都是來之不易的,泡好它,才是尊重這泡茶和制作這泡茶的人,這是一種生活态度。
自然朵狀
我國的綠茶品種最為豐富,我們從幹茶形狀先來說一說,有以下幾種,
1、扁平狀,如西湖龍井、大佛龍井。
2、葉狀,如六安瓜片。
3、針狀,如信陽毛尖、南京雨茶茶。
4、自然朵狀,如黃山毛峰、安吉白茶。
5、卷曲狀,如碧螺春、都勻毛尖。
6、珠狀,如湧溪火青。
7、條狀,如廬山雲霧。
8、紮朵狀,如江山綠牡丹。
9、芽狀,如金寨雀眉等。
扁平狀
而綠茶的沖泡方法是根據幹茶形狀來進行沖泡的,綠茶的沖泡方法有三種,
1、上投法
先注水至茶杯的三成,再注水至茶杯的七成,最後投茶。
2、中投法
先注水至茶杯的三成,再投茶,最後注水至茶杯的七成。關鍵在于最後注水這一步
3、下投法
先投茶,再注水至茶杯的三成,最後注水至茶杯的七成。關鍵在于潤茶這一步。
在中國茶葉博物館直播綠茶課
三種泡法分别适合什麼樣的綠茶茶葉呢?
1、上投法,适合卷曲狀、毫多、身骨重的茶葉。如碧螺春,它卷曲帶毫,用上投法沖泡,湯就會清澈明亮,如果用下投法來沖泡的話,就會引起毫渾,這個現象也不是說茶不好,這是碧螺春的特點,但如果用上投法去沖泡,更能得到一杯好喝的茶湯。
2、中投法,适合自然朵狀、紮朵狀的茶葉,如黃山毛峰。先有水,再投茶,讓茶葉可以充分浸潤的,泡出的茶湯也更加醇厚香甜。
3、下投法,适合扁平狀、針狀、條狀、葉狀、芽狀、珠狀的茶葉,還有卷曲不帶毫的茶葉。幾乎适合大部分的綠茶,這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投茶後就直接沖水的原因。
在濟南教學
我一直認為茶是健康的,喝茶也是為了健康,那泡茶和喝茶就應該符合健康的原則,否則不如喝碳酸飲料來得更爽。那綠茶如何品飲,更為科學呢?
1、綠茶的新茶需要放上15-30天後再喝,這樣新茶的火氣就退了,否則直接喝新茶,很容易上火的噢。
2、綠茶的儲存需要低溫,茶少就放在冷藏,茶多就放在冷凍,不和有味道的東西放在一起,比如魚肉、海鮮、化妝品等。
3、綠茶最适合夏天飲用,防暑降溫,消炎。
4、一天之中,午飯後一小時喝一杯綠茶,最佳,對胃的刺激和睡眠的影響最小。
5、綠茶隻喝三泡,三泡,茶葉中的内質幾乎都溶出來了,三泡後,沒有内質了,隻是喝茶味了。可以繼續換茶。
6、第一泡3分鐘之内喝完,留1/3的茶湯,泡第二泡,不能喝得幹幹淨淨;第二泡3-5分鐘之内喝完,仍然要留1/3的茶湯,再泡第三泡;第三泡5-10分鐘之内喝完,這次可以全部喝完茶湯啦。
7、茶葉有異味時,如陳味、黴味等,就不要喝了,千萬不要不舍得扔掉,這時的茶葉喝下去,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會有害處的。
珠狀
科學地飲茶才會健康,健康地活着才會有無限的可能。
朋友們如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問題相似,那我就以文章的形式回複,如果個性的問題,會一一回複的噢。
往期精彩内容:
每天1分鐘學習茶知識(5)給人安靜力量的綠茶
每天1分鐘學習茶知識(4)泡茶就是倒茶葉沖水,對嗎?
作者介紹:
70後,行走在茶山的女子,做茶文化教育工作已有18年了,最喜歡的兩件事就是讀書與品茶,讀書使人智慧,喝茶有益身心。
喜歡傳統文化,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當你喜愛自己的工作時,生活就覺得無窮妙處。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茶知識、更多書籍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