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秋天又快到了,北京傳統,秋天是“養膘”的季節。“養膘”意思是在身上養出點肥油來好過冬。
老北京人“養膘”必定要吃涮羊肉,因為多吃羊肉可以禦寒;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羊肉“苦、甘、大熱、無毒、主治寒勞虛弱、能夠壯陽益腎、壯胃健脾”是一種溫補的食品,适合秋冬季節食用,而秋天更是羊肉最肥美的季節。
有專家考證,認為涮羊肉是元朝蒙古人留下的飲食習慣;将切片的羊肉在滾燙的沸水裡燙熟,沾着佐料食用,不失為牧民們一種方便快速的餐點。
牧民最簡單方的涮羊肉,在北京人一代一代的改進、提升之後,變成一種相當講究的餐飲。不僅要好炭、紫銅錫裡的火鍋,更重要的是好肉,好醬。
過去吃涮羊肉可不像現在,菜牌上沒有“特級羊肉”、“手切羊肉”……這樣粗枝大葉的寫法。講究按羊肉的部位來區分,例如“上腦兒”、“黃瓜條”、“大三岔”、“小三岔”、“磨裆”。
“上腦”是最高級的羊肉,它是從羊脖子往下數第三根肋骨處包裹脊骨的兩條肌肉。肌肉中包含部分脂肪,肉片切出來帶有大理石狀的天然花紋,類似日本的松阪牛肉!“黃瓜條”也不錯,它是包裹股骨的肌肉,因為整條肌肉的樣子與黃瓜的形狀相似而得名;“大三岔”是包裹髋骨的肌肉以及脂肪;“小三岔”則是“上腦”後面一直延伸到髋骨根部的一條形似扁擔,帶着脂肪的肌肉。“磨裆”是和黃瓜條相連,包裹股骨和肌肉。這些不同部位的肉,吃起來口感大不相同。但是這些部位的肉加起來,也不過占一頭羊淨肉的35%~40%而已,可見過去吃涮羊肉的講究。
切肉則是另一種功夫,過去沒有今天切肉的機器,所有的羊肉都得纏上幹淨的白布略為凍一下,然後就靠着切肉師父的巧手,切成薄能透光的肉片。肉雖然略為凍一下,卻不能整個凍硬,而且切好擺在盤子裡的肉,不論過了多久時間,盤子裡都不能見水。
涮羊肉的調料,主要是芝麻醬,除了芝麻醬,還需要加上黃酒、醬豆腐、韭花醬、辣椒油、蝦油、蔥花、香菜末、醬油,才能夠完美呈現羊肉的鮮嫩美味,至于各種調味料的用料多少,完全由食客自行調配。
其薄如紙的羊肉在紫銅火鍋裡翻騰,清、香、鮮、美;沾上精心調配的調料,再來點糖蒜、二鍋頭,那可真是享受!
大約七、八年前,在北京吃涮羊肉,還能夠選擇肉的部位,雖然是機器切的肉,也還差強人意。沒想到就這短短幾年,吃涮羊肉的陣勢全變了,漂亮的碗盤餐具滿滿一桌,可是盤裡的肉卻變成了 “特級”或“高級”羊肉,即使百年老店也不複往日情調。涮羊肉曆史悠久的北京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不必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