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案例
今天,某學校來我們醫院體檢。體檢人員王老師,體育老師,48歲,身高188厘米,體重90公斤,當輪到他采血時,他面露難色。護士小宋看他體格健壯也沒多想,簡單問過是否空腹等注意事項就為王老師采血。當血馬上采完之際,王老師訴頭暈、眼黑、四肢無力。這時候小宋一看王老師,面色發黃,滿頭虛汗,急忙聯系值班大夫為他查體,當時測脈搏60次/分,血壓89/55毫米汞柱,急測血糖7.0毫摩爾/升。大夫說這是暈針、暈血了,給予補液對症處理後好轉。事後,小宋心有餘悸,心想這麼健壯的人也會暈血、暈針?真是被這健壯的外表給迷惑了。
什麼是暈血暈針呢?
暈針、暈血,即患者對出血、接受穿刺注射或受到損傷感到極度恐懼,出現全身不适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暈厥。
暈血、暈針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是患者發生緊張恐懼、疼痛過度敏感等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暈針、暈血的主要原因為患者過度恐懼與緊張造成的。由于心理恐懼、情緒緊張,使迷走神經興奮及亢進,内髒器官血管擴張,引起心率緩慢、心肌收縮無力,緻使大腦供血不足,導緻血管性暈厥。
2、機體狀态:一般情況下靜脈采血都是在上午空腹進行,在陌生的環境中經過排隊、挂号後,患者或體檢者大多已經饑餓、體力不支,血糖下降,這樣就使得機體處于應急狀态,引起短暫的血管擴張,外周阻力降低,腦血流量減少,出現頭暈、眼前發黑、全身冷汗等暈針、暈血的現象。
3、年齡:相對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更易發生暈針、暈血。中青年群體的心理反應性較敏感,對疼痛的感覺也更加敏銳,從而産生緊張、焦慮情緒,導緻痛阈降低。
4、體位因素:靜脈采血患者一般為坐位,使下肢肌肉及靜脈張力低,血液蓄積于下肢,回心血量減少,導緻心輸出量減少,收縮壓下降,影響腦部供血,引起腦組織缺氧,發生暈針、暈血。
5、環境因素:醫院環境嘈雜擁擠,人員多、室内空氣流動差,及在氣壓較低的悶熱季節或狹小擁擠的空間,更容易發生暈針、暈血。
暈血、暈針的主要臨床表現
前兆症狀:頭暈眼花、心慌惡心、四肢無力、出虛汗等,如果有這些感覺,就要意識有暈血、暈針的可能。
發作的時的症狀:瞬間昏倒,可短時間内出現不省人事、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降低、心率減慢、脈搏細弱等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抽搐、大小便失禁。
一般情況下,暈針或暈血會持續 3~5 分鐘,之後慢慢恢複意識,四肢變暖,臉色紅潤,心率、血壓恢複正常,隻是仍會感覺全身沒勁兒。
暈針、暈血的預防
1、營造和諧舒适的就診環境,保持室内整潔,空氣流通。
2、提前告知,空腹8-12小時即可,不要過度在饑餓、疲累、緊張的時候進行采血和穿刺治療。
3、正确評估,接受治療前,評估患者是否有暈針、暈血的曆史,是否有直立型低血壓史或神經官能症。
4、在采血及治療過程中,分散注意力、用聊天等方式使其放松,有先兆的時候可以通過深呼吸來調節。
5、打針或抽血之前,可以選擇半躺或直接躺下,這樣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也可以在發生暈針或暈血時及時躺下。
6、打完針或抽完血以後不要立馬起身,以免暈倒摔傷,靜坐或躺着休息一會兒,可以喝點溫開水或糖水。
7、有暈血、暈針史的随身帶溫水或糖水,有先兆或者不舒服的時随時飲用。體檢部門常規備糖塊及溫水。
發生暈針、暈血怎麼辦?
1、應立即停止操作,拔針并密切觀察,必要時測量血糖,以鑒别和緊急治療低血糖綜合征。
2、患者一旦發生暈厥應立即将患者采取平卧、頭偏一側,将頭部位置放低,以增加腦部血流灌注;給予氧吸入,增加腦部的供血、供氧;
3、暈厥後,松解衣扣、腰帶以利于保持呼吸通暢,同時要保證室内通風,必要時注意保暖;進行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迅速建立靜脈通路。
,參考文獻
1、李豔紅.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的原因與護理幹預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 2017 年第 4 卷第 87 期
2、徐婷婷. 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幹預. 醫療裝備.2017年4月第30卷第8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