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看一下營口墜龍事件的前因後果,這件事一共分了三次:
1934年7月初,營口田莊台上遊發現一條活龍,人們用葦席給它搭涼棚、挑水澆,寺廟僧侶每天為它作法超度,數日暴雨後消失。目擊者稱,活龍與圖畫中的龍樣子一緻,有四爪和鱗片,嘴上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十來米。
第二次墜落發生在7月28日,這一次則被日本人創辦的《盛京時報》所記錄: 7月28日,一條龍在營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隻小船,卷壞工廠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車站的火車。
第三次墜龍:8月8日,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裡處的蘆葦叢中,發現一具與傳說中的龍特征一緻的屍體,腥味遠飄,有雙角且是鹿角那樣的杈角,這在動物界罕見,鱗片裝了兩大筐,死亡前聲音如牛叫。
後來當局者将龍骨運到西關碼頭陳列,觀看的人絡繹不絕。再後來,龍骨在戰争時期混亂的社會中下落不明。
歸納一下,這條龍7月從天而降兩次,終于8月死于人間。有照片為證:
這樣的素材又怎能被《走近科學》欄目組放過呢?2004年,《走近科學》播出了《破解七十年謎團》,後來《探索發現》又做了一期《龍影遺骨》。
結論:這隻大型動物其實是須鲸。遺骨之所以這樣,是有人把鲸魚的下颌骨塞進了眼眶。
這是模拟出來的當時照片上的“龍”:
但是!鲸魚下颌骨不分叉啊同學們!1934年的照片固然不太清晰,但那兩隻大角上的分叉可是明明白的:
所以造假的人是上哪找了這麼巨大的兩隻鹿角啊?小編很想知道。
很多當年的目擊者還活得好好的,他們紛紛發言:不止我啊,俺們全村人兒都看到了!
這些目擊者的證詞請大家自動搜索吧,也不是小編偷懶,實在是引用太多,有抄襲之嫌疑哦。而且小編還要跟大家讨論更重要的話題呢,就是龍真的存在嗎?
關于十二生肖,有一個未解之謎。就是其他11種動物,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不但都有實體,而且個個都很接地氣,連奇珍異獸都算不太上。但怎麼就有龍呢?夾在其中實在太違和了。
小編認為,十二生肖中的動物,都是有實體的。先讓我們翻閱故紙堆,看看老祖宗們的記載。像營口墜龍一樣的往事,不但不少,而且非常詳細。
第一次墜龍事件,發生在夏。《史記·夏本紀》和《左傳》中都記載了孔甲養龍的事,養的這龍正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專好鬼神之事,不正宮庭,不務德政,天下諸侯多叛。衆臣谏之不聽。一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落在朝門之外。
東漢時期也有兩次墜龍事件。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 靈帝光和元年,有黑氣堕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十餘丈就是30多米),形貌似龍。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為此建廟立碑。
唐、南宋、明也都有明确的記載墜龍事件。
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内,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鳍,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衆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卧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隻有腹部呈紅色。
比較近的清代《清史稿》有記載,又多又詳細:
康熙七年七月,鹹甯有龍遊于縣署前,雨霁,不能升躍,市人系其頸以遊于市。
六十年六月,金壇學宮前懸一龍,腥氣逆鼻,焚香禱之,騰空而去。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
鹹豐三年十一月,西甯西納川降龍,臭聞數裡。
可見墜龍事件根本就是持續在發生,目擊者也很多。總結一下這些墜龍事件,多伴雷雨天氣,還有的掉下來依然能騰空而去。再看看這些發現墜龍事件的地點:營口、桐城、鹹甯、太湖、赤水、新會都靠近水,就連西甯西納川,那也是在青海湖邊上。
所以可以得出一些結論:龍生活在深水裡,長的樣子跟流傳下來刻在影壁上的差不多,很臭很腥,龍可以借助雲雨騰飛,但沒有雲雨就隻能掉下來(畢竟沒有翅膀),掉下來隻能等着風雨再來才能飛走。龍的飛行速度非常快,拍打騰挪很靈活,參考黃鳝。
小編深信,人類的認知和視線還都有限,而神秘的大自然和曆史依然沒有對我們展露全貌,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否認龍的存在呢?多一點遐想,生活更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