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楚國有一貴族,祭祀完祖先之後,準備把祭祀用的一壺酒,獎給幫忙辦事的人喝。幫忙辦事的人很多,若這壺酒大家都喝,則每個人都喝不盡興,若是隻讓一個人喝,那就能喝個痛快。那麼這一壺酒到底該怎麼分呢?
這時候有個幫忙辦事的人建議說: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這壺酒就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方法好,都同意這樣做。于是,大家都在地上畫起蛇來。

其中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就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看看别人,還都沒有畫好呢。 他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隻腳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壺,右手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給蛇畫腳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馬上把酒壺從他手裡奪過去,說:"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地把酒喝下去了。
出處:《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畫蛇添足比喻一個人做了一件多餘的事,不但無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多此一舉。
畫蛇添足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不要自作聰明,多此一舉,否則會弄巧成拙,不但無益,還會出盡洋相。
品味故事,品味生活,謝謝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